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为人们的支付带来了便利,继而使人们的宝贵时间得到了有效节省。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却给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客源、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带来了影响,继而使传统银行的发展遭受了威胁。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及对策问题展开了分析,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在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在逐渐普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就随之兴起。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基本价值概念和功能特征的介绍分析来阐述其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模式虽然在短期时间内对银行传统业务的经营模式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模式还是会动摇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刊点评     
正直销银行吹响集结号,银行打响互网联金融反击战本刊记者/梁春丽互联网金融的滚滚浪潮正在逐步改变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最近,多家银行都推出了直销银行模式,加紧布局互联网金融。继民生银行、北京银行之后,兴业银行、珠海华润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直销银行也都于近期上线。据了解,与传统网上银行不同,直销银行更便捷,但暂只提供基金、理财、存款和缴纳水电费等简单服务。这一年来,互联网对普通百姓心目中的金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互联网金融正以旋风般的速度冲击和蚕食传统金融业的领地。直销银行,应该算是今年银行在金融创新上,打向互联网的一记重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类新型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也给传统的金融模式带来了冲击。其中,银行业在在这次的互联网浪潮中受到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其发展历史、规模等不如国有银行,受到的冲击也更为巨大。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并且研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经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会对银行的盈利模式和传统服务模式产生影响。通过整理归纳,我们认为银行的转型刻不容缓,主要从经营模式、金融产品和营销渠道三方面进行转型。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倒逼银行的改革,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韩晓宇  邓宇 《银行家》2020,(3):21-22
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银行发展,从起初的竞争到融合,新金融理念深入传统银行转型,成为数字金融变革的重要驱动。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银行模式逐渐成熟,百信银行、招东银行等纷纷成立,传统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走向实质性阶段。相较于传统银行,独立法人资格的银行完全依赖于互联网渠道和线上化运作,数字银行成为独立法人资格直销银行的核心理念。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银行的服务边界和业务形态,在服务效率、业务流程、客户营销上更加垂直、高效。同时,也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对传统银行造成极大冲击。本文总结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模式,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繁荣的原因。同时,对互联网金融对中美两国银行业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银行业的战略转型进行了深入探索,认为银行在实现业务网络化,加强网络理财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健全的征信体系和投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获得了不断地提升,就金融行业而言,互联网金融领域亦朝着不断发展的方向前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对我国传统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显著。本文就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展开论述,深入分析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给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日益侵蚀着传统商业银行的领地。2015年3月两会提出的"互联网+"计划,指明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产业调整发展方向。本文在综合梳理互联网金融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银行"的创新探索模式,全面评估新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冲击影响,分析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现实差距,并给出传统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传统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实现变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互联网金融。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有效拓展资金需求的渠道。互联网金融,打破传统金融垄断市场模式,全面提升了资金融通效率,开创了全新的金融服务工作模式。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发现,许多小微企业难以在银行方面贷款,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企业信用不足,导致银行风险加大,不能在正常下放贷款,所以对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新的信用建设模式为小微企业增信,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成功率。本文首先阐述传统金融服务影响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之后对传统银行以及各种小微企业自身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互联网金融优势等,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角度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它以创新性的服务方式与理念,迅速占领了一定的金融市场份额。余额宝、P2P等为市场熟知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长足发展,引起了传统银行界的担忧,它们一致呼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主要表现模式,对传统银行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臧建 《时代金融》2014,(6X):114-114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它以创新性的服务方式与理念,迅速占领了一定的金融市场份额。余额宝、P2P等为市场熟知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长足发展,引起了传统银行界的担忧,它们一致呼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主要表现模式,对传统银行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金融已悄然在中国兴起。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传统银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现状,对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及如何应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优势与短板;最后指出商业银行如何通过抢占移动支付端、大数据的运用及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寻找出传统银行转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邱峰 《金融会计》2013,(11):45-49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中介功能提出了巨大挑战,银行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鉴于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缺陷以及商业银行所处的特殊地位,目前互联网金融尚无法撼动、取代商业银行,二者之间应是互相合作,优势互补。商业银行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冲击。本文通过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进行比较,对互联网金融的利弊做出了分析,并结合传统银行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银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了,对我国传统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业务形态,然后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借贷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影响,以及分析了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现状,最后针对互联网金融在便捷性、普惠性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传统银行在网点布局、风控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加强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互联网金融实现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探讨银行的金融创新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其对银行造成的冲击,之后分析了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即互联网金融创新。最后提出,在各类创新模式中,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模式是相对最有效的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互联网金融在短短几年内异军突起。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比如支付宝以其可操作性强,操作方式简单便捷等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服务,在这样一个时代发展的潮流下,传统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必将会向互联网金融模式靠拢。文本将分析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相比较之下的缺陷与不足,以及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之中,传统银行应如何应对采取怎样的互联网革新措施,做到"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互联网企业已成为传统银行必须重视的强大对手。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企业及银行同业创新发展情况的分析比较,提出了银行信用卡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前景的一些思考。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支付、收单和消费信贷产品线。  相似文献   

19.
以腾讯系微众银行、阿里系网商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诞生后,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战略思维与发展业务上的挑战。本文通过梳理互联网银行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主要模式,对比国内两家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思路,结合传统金融机构战略转型的现实需要,为传统金融"互联网+"战略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银行网点是最基层的物理经营单位,网点的数量和质量能够体现银行的竞争力。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传统网点柜面业务量减少、优质客户被分流、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效益走下坡路。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网点经营现状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比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网点的优劣发现: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等优势,但不具备银行传统网点的体验感、区域性和可靠性;而银行传统网点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智能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商业银行应在发挥传统物理网点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在网点布局、客户结构、服务模式、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转型力度,从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给传统网点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