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天进  田波 《特区经济》2006,(5):331-332
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建立的一项制度,是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目前在我国一般都是国家信用对银行进行支持,此种被认为是隐性的存款保险,本文主要是通过借鉴国外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上的经验,对在我们是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有显性保险制度和隐性保险制度.前者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者是没有以法律形式正式规定由保险机构提供保险.我国现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发展趋势是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过渡.由隐性制度到显性制度变迁,应注意建立旨在降低银行道德风险的保险制度;采取减少代理问题的保险制度设计;实行有效的监管协调办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建立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分析我国目前实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种种弊端,借鉴日本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能为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迟迟没有出台存款保险制度的原因何在?长期来,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实行“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还是向银行注资,任何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最终都由政府来“埋单”,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承担退出机构的债务清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存贷款利率的逐步市场化以及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银行业竞争日益剧烈,产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断扩大。我国由政府埋单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尽快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的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已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现状及其趋势的分析,讨论了推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计划经济时代,银行是政府的“出纳”。因此,银行不必承担什么风险,也没必要建立存款保险机构。银行商业化改革开始以来,银行经营风险逐渐显现。虽然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存款保险实际是由我国政府免费提供的。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的最终实现,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作用将逐步弱化,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势在必行。为此,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课题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但要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一些现实困难。  相似文献   

7.
张玉梅  赵勇 《南方经济》2006,(5):104-111
目前我国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存在着对存款人的隐陛保护。本文通过严格的模型证明了当银行特许权价值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可信性高,被保险存款占负债总额的比例高时,从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转变有助于降低银行的道德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论证了合理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降低银行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都由国家买单,有失公平。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村镇银行也必须纳入存款保险体系。本文在对东亚地区相关经济体的存款保险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在防范道德风险上的可行做法,对我国村镇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加以深入分析,并提出我国村镇银行防范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措施,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金融机构状况,对我国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安排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存款保险制度是当今大多数国家金融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公认的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它在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有许多弊端,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因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制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在对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村镇银行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万泉 《改革与战略》2011,27(10):77-79
2007年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成立以来,我国村镇银行至今已发展达上百家,但是在市场准入、信誉度、创新能力、吸收存款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配套机制、降低市场准入标准、加强业务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存款保险公司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实际执行机构,其组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存款保险计划能否得以实现。由于存款保险体制的不同,存款保险公司有着不同的设置模式,并且不论在何种模式下存款保险公司都会受到多种消极因素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寻求优化的设计方案。并且,探讨存款保险公司建构的法律需求有利于公司运行与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博弈分析与我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款保险制度对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文章用一个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防止银行挤兑的机理进行探讨,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选择提出了建议,认为现在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4.
郭韶青  霍学喜  屈小博 《特区经济》2006,211(8):183-18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存款保险制度相关制度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从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金融环境角度,提出相关法律制度的修订、金融监管环境的健全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金融危机下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应对经验入手,结合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进行分析,论证了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若干建议。首先介绍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概况,接着分析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以此提出中国在目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最后就金融危机下国外经验给予的启示和中国特殊国情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国内外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现状入手,基于我国特殊国情,探讨我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意义、难点及途径.提出我国应充分发挥优势,博采众长,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现代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具有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同样的因经营不善或其它原因而导致的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尤其是在金融危机频发的当代。那么,当银行破产倒闭时,储户或者说存款人的存款由谁来负责赔偿就成为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极有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基于上述考虑,存款保险制度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存款保险制度不仅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而且维护了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但任何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两重性。存款保险制度也不例外。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其中尤以各方的道德风险行为最为突出。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问题,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简单的引言;第二部分分别从存款人和投保银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防范道德风险的几个措施,以供参考;最后,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光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12-114
20世纪80到90年代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纷纷引进了存款保险制度。在目前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前,作为一个国家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存款保险制度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但该制度也存在负面效应。我国当前市场化进程尚未完成,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制度风险的特征,存款保险制度在稳定金融、化解风险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是否实行,关键在于能否设计出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