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媛 《特区经济》2006,(6):34-35
理解财政分权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颇为重要。本文采用1953~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作为度量财政分权的指标,用实证研究的办法考察财政分权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的回归结果显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的并不是财政分权的绝对水平,而是财政分权程度的变动。本文依据这一结果分析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中,中国推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并且各地方政府均以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为首要责任。作为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有其特殊性。因此,研究中国财政分权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财政分权理论及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希望可以对中国财政分权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及其相关数据分析了日本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中引入了财政分权水平、地区收入自主水平、地区相对富裕度、国库支出金与全部财政支出的比值等因素作为重要的解释变量,通过相关系数的计算、拟合误差对比检验,来探究它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分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地区收入自主水平以及国库支出金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值则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汪冲 《山东经济》2011,(4):86-93
转移支付会通过公共支出领域和税收领域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现有体制下激励地方官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治理方式所产生的缺陷,这种修正因不同转移支付类型和不同地区而有所区别。同时,存在边际经济增长收益递减效应的县域转移支付会进一步扩张,使得地区间财力差距愈演愈烈。并且,支出责任、税权划分和转移支付三方格局下的政府间财政资源配置阻碍了县域经济增长,需要从政府间财职关系角度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思维范式,将财政分权这一重要制度变量视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核算方程。通过对比是否将财政分权度引入经济增长核算模型,研究改革开放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相比于其他动力因素如资本、劳动等财政分权的贡献度。实证发现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远远超过其他各要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税制改革以后,税收体系被划分为中央与地方两大部分,正式建立起以分税制为中心的财政分权体制。各地区的财政分权程度不仅对本地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还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间接影响,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我国2005年至201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估计和检验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的财政分权不仅促进本地经济增长,还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财政分权作为调控央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地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计算绿色GDP,再构建系统GM M模型,运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刺激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要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为实现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持续推进财政分权改革,因地制宜地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王磊  郭义民 《北方经济》2009,(18):13-16
本文将物质资本区分为私人资本与公共资本,保留劳动力变量,引入人力资本变量,并考虑产出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一个内生增长的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扩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并推导出测量经济增长率的计量模型,在考虑财政分权通过影响人力资本与公共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构建研究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本文利用1995-2007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结果的现实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的政治激励、财政分权与地方官员经济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一个框架内考虑了政治激励与财政分权,考察了转型期我国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中央强调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加的考核导向,使得地方财政支出过度偏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共品支出不足,同时抑制了其中的官员私人消费支出.在资本不可流动但多期情形下,地方官员通过降低税率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来积累资本.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方官员为了吸引资本.有额外的激励降低征税力度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区初始发展水平差距意味着地区吸引资本能力的差异,这可能导致地区发展差距比资本不可流动情形下更大.由于资本有更好的流动性,地方倾向干将财政压力施加到劳动所得上,从而导致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份额偏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遵循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建立相应的经验模型对中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了定义和介绍,然后采用中国30个省份从1978年到2004年的数据对其进行估计,并得出了几个重要的结果。上述对财政分权措施的分析只是从一个静态的角度着眼,仅是一种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但事实上,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能是一种偶然的结果或者说存在某种中间传导机制。因此,对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必须要首先分析其因果关系,否则我们的分析结论可能会夸大政策变量的作用效果。基于上述分析的两个缺陷,我们对财政分权措施又做出了进一步的因果检验与时滞效应分析,结果不能拒绝财政分权外生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遵循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建立相应的经验模型对中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了定义和介绍,然后采用中国30个省份从1978年到2004年的数据对其进行估计,并得出了几个重要的结果.上述对财政分权措施的分析只是从一个静态的角度着眼,仅是一种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但事实上,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能是一种偶然的结果或者说存在某种中间传导机制.因此,对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必须要首先分析其因果关系,否则我们的分析结论可能会夸大政策变量的作用效果.基于上述分析的两个缺陷,我们对财政分权措施又做出了进一步的因果检验与时滞效应分析,结果不能拒绝财政分权外生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13.
财政科研支出与经济增长——论我国科研支出的最优规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拴友 《新疆财经》2001,9(5):28-30
一、引言 关于科研或R&D支出的作用,已有许多人进行过研究.例如Coe和Helpman(1995)利用以色列和21个OECD国家197l-1990年的数据,发现国内外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都具有重要影响,国外R&D资本在进口比重大的国家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更大,而国内R&D资本存量在工业大国比较重要.Lichtenberg(1987)显示公共研究对私人R&D具有重要影响.Leyden和Link(1991)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发现,联邦的R&D支出是私人R&D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中央和辖区政府之间公共品投入成本信息不对称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以GDP为指标考核和任命辖区政府政治家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并解释了在财政分权体制下,辖区之间的财政竞争将促使辖区政府过多投资于生产性公共品,但同时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各辖区政府政治家考核任命的选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当前我国实际国情,政府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职能部门和管理部门,更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来源。所以不段加强完善财政分权制度,确保配置制度和分权方式适合我国当前发展的需求,对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财政分权,建立更加高效的转移支付体系"之后,我国政府更要通过优化权利结构,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监督,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我国政府更好的服务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高速发展,在30多年市场化经济改革的进程中,财政体制改革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我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改革进程、发展状况、今后的进展方向进行了探讨,重点探究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以及分税制改革前后的变化。在以上基础上,本文对今后我国财政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对外贸依存度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长期内,财政分权会推进外贸依存度的提高,而短期内财政分权对外贸依存度的作用不显著;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可提高外贸依存度水平,而在长期中却会降低外贸依存度。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引致的地方政府为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对FDI和出口的激励,以及贸易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内需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是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外贸依存度之间动态关系产生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首先回顾了经典文献中对于财政分权体制的优势和弊端的论述。继而联系现实经济,在比较分析中、印两国财政体制的构架及现实分权状况之后,对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特殊性进行了剖析。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相结合的财政分权使中国的经济改革在过去20多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弊端也日益凸现。如何降低分权成本,更好地发挥分权优势已成为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分权理论大多强调分权对经济转型的激励作用,却很少提及其负面效应,尤其是无法清晰地解释分权程度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间的关系。本文结合Dewatripont and Maskin(1995)提出的DM模型和Zhuravskaya(2000)的模型,构造了符合中国这样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型大国的理论模型,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认为:1)经济发达地区分权程度增加对公共品投资及经济增长有正向的激励;2)经济落后地区,分权程度增加很难激励有效的公共品投资和经济增长,政府职务消费反而会增加;3)分权程度的增加很可能会导致地区经济差距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