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粮食安全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国际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波动加剧,部分国家发生了粮食危机,粮食问题与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把粮食安全摆上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高度重视粮食流通,确保了全国粮食安全。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粮食市场与世界粮食市场的关联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四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的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难点是发展现代种植业.现代种植业的首要目标、根本任务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围绕这一目标,必须立足我国资源保障条件,实现"一个基本自给,三个基本稳定".一是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千方百计保障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二是力争食用植物油自给、棉糖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蔬菜供应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物资,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该文主要就兵团粮食产、销、储的基本情况以及在粮食生产、销售、储存和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粮食产业化实现“藏粮于企”,保障团场粮食安全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上海农村经济》2009,(9):47-47
中国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问题,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粮食安全政策。中国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0%左右人口的粮食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贯彻新的粮食安全观,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形成了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最低收购价、生产者补贴为核心的支持政策体系,这对于增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本要求,这是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战略定位和基本遵循。过去1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由于需求刚性增长,且相对于供给增长增速更快,粮食供求紧平衡已成为常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一方面必须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千方百计增加产量,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减损节粮。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节粮并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近年来,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粮食  相似文献   

8.
正粮食问题,从经济上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从政治上看是中国生死存亡的命门;从战略上看是国家安全的武器。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只有国家粮食安全了,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才有可靠保证。习近平总书记说:"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的手里,碗里面主要装中国的粮食。"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终究是靠不住的,如果把中国人生存的希望寄托在依  相似文献   

9.
开放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开放条件下,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基本供给,充分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既是我国农业发展现实的必然,也是我国农业理性选择的必然。一、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定位关键在于统筹好国内外两个市场我国农业不仅关系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供给,而且涉及数亿农民生计。我国农业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决定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既要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又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行品种余缺调剂,增加  相似文献   

10.
正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