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企业社会责任应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传统原则的修正和补充;SA8000是规范企业劳工社会责任标准的一种崭新的尝试,它比“企业的人性化”确立更为前进了一步,起到了量化的作用。从企业社会责任和SA8000两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意在我国企业劳工社会责任的规范化运作机制找到一条相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契约理论要求在变化了的生存环境与竞争环境中寻求对企业发展有利的社会资源并订立资源交换的契约,最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现今,在“企业社会责任”这样一个目标混乱的口号下,企业被动地承担标准不一的社会责任,管理者面对各种不同的又相互冲突的利益目标变得束手无策,导致企业行为的混乱,最终要通过改变企业治理来适应这种变化,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应承担的维护和增进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是否会损害企业效益一直以来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正当性所进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效益的辩证理解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不是损害企业效益--只要我们正确理解效益的含义和衡量标准,正确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正确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在社会主叉和谐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今天,要充分考量中国企业的现实情况,从多角度来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是保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制度保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可通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充分衡量企业对员工、消费者、债权人、供应商、政府、社区、环境资源、竞争者、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披露的中国奶业黑幕,使公众众哗然、社会震惊。也反映出食品制造企业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无视社会责任。本文尝试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分析食品制造企业的社会责任,认为食品制造企业对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供应商、同业竞争者、政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应披露食品制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7.
车贷保险自2003年8月全面叫停至今仍偃旗息鼓。这不仅是保险的损失,对我国汽车业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加强车贷保险风险管控应该做到:签订保险合同时坚持“最大诚信原则”;保单责任生效前及时签订反担保协议;车贷保险合同、协议条款必须严谨、完善;贷款购车综合保险由强制改为自愿,同时建立保险同业公会信息网;建立车贷利益共同体,形成责任分摊机制;彻底抨弃不计成本盲目抢占市场的思想偏差,坚持效益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起诚实可信的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构成了对传统公司法基本理念,即企业是为其股东利益而存在的营利性组织的挑战.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该兼顾社会效益,承担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不可回避的义务.新<公司法>不仅将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理念列入总则条款,而且在分则中设计了一套充分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活动可以有助于公司适当提升守法成本,减少不经济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庆文 《大众商务》2010,(12):256-256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共同体。本文结合零售企业的特点,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觉,分析了零售企业对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雇员、政府部门、当地社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并指出了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谋取自身及其股东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资本和劳动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利益相关者和谐共赢的内在要求;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企业在追求利润最优化、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同时,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价值更大化”的问题,“价值更大化”应是企业发展的总目标,更应是企业共同的信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共同体.本文结合零售企业的特点,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觉,分析了零售企业对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雇员、政府部门、当地社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并指出了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股份公司是一个由股东、经营者和职工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关系网络。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对资本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体系,具体包括对职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的责任和慈善行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治理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股东至上论”只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个层次;企业是契约的联合体,利益相关者模式是必然选择;最大化股东财富绝不等价于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有两种:一是以董事会为中心,二是以财权配置为中心。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除了是一种共同治理、相机治理外,更是一种动态治理。  相似文献   

15.
二宫尊德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著名的农政改革家、思想家。其报德思想主要包括“一圆融合论”、“天道人道论”、“勤劳、分度、推让论”和“道德经济一元论”。核心思想就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努力回报社会,以实现世间万物的和谐共生。报德思想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内涵,也构成了现代日本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全国商情》2012,(15):14
1"幸福企业经营的是人心。"——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蒋锡培解读:很多老板认为做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管理者利益、企业利润被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而员工幸福、社会责任被抛诸脑后。殊不知,如果忽视了员工幸福和社会责任,企业终将丧失行业竞争力,被员工、客户和顾客  相似文献   

17.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往往会有社会责任成本,影响企业绩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绩效要重新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与效率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同时实施社会责任的企业与不实施社会责任的企业在竞争上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和利益。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企业更应该追求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并实现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追求企业的长期利益和长远绩效。  相似文献   

18.
传统公司法所保护的把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唯一的目标已不符合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重构一部符合中国传统商业伦理精神、商业价值观,使公司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现代商法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伦理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有“古典观”和“社会经济观”两种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可归结为两种模型:所有者模型和利益相关者模型。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和道德责任与慈善责任在内的综合责任,亦可称之为企业责任(Corporate Responsibility)。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道德责任,更明确地说,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在企业道德责任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阳秋林  李冬生 《新智慧》2004,(12A):36-37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创造财富之外,还对全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它一般被分为经济责任、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来评价我国企业,存在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无视其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起的作用,逃避或尽量少承担纳税义务;二是将就业包袱甩向社会;三是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四是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