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人民公社组织管理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城乡之间的利益分化、利益取向和互相摩擦、协调方式以及对社区组织管理的要求作了具体的研究,并对农村社区组织与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的博弈研究——基于行为差异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如政府、村级组织、农民等作为"经济人"通常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其目标取向均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多样性特征,进而决定了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行为差异。农村公共品供给各主体不同的行为取向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博弈是造成农村公共品供给滞后短缺问题的症结所在。政府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强势主体,是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难题的关键。地方政府的局部非理性特征决定了其供给行为的扭曲,中央政府应对其约束与激励并举。农民由于内生合作能力的贫弱较难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需要一个自上而下凭借行政强力的乡村组织介入到村庄秩序的建立中,同时也要健全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构建新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这一制度在目前情况下已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税制是一项重要的资源配置制度,体现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村税费改革并不是单纯的"费改税"或减轻农民经济负担问题,它的实质内容是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关系的调整,是农村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变革和调整.在减轻农民负担和规范农业税收的同时必然会对现行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农村基层政权、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和管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税制是一项重要的资源配置制度,体现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村税费改革并不是单纯的“费改税”或减轻农民经济负担问题,它的实质内容是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关系的调整,是农村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变革和调整。在减轻农民负担和规范农业税收的同时必然会对现行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农村基层政权、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和管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地权属似乎是一个无需争论的问题,但基于7省567个样本农民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职业、教育水平以及不同区域的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知均表现出强烈的非集体化倾向以及高度国家化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这种与法律规定相悖的非集体化认知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土地征收等方面有着显著影响,不同认知方式的农民有着不同的行为反应。因此,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政策制定者和基层工作者必须尊重农民这一基于实践观察而确立的现实认知。  相似文献   

7.
农地权属似乎是一个无需争论的问题,但基于7省567个样本农民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职业、教育水平以及不同区域的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知均表现出强烈的"非集体化"倾向以及高度"国家化"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这种与法律规定相悖的"非集体化"认知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土地征收等方面有着显著影响,不同认知方式的农民有着不同的行为反应。因此,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政策制定者和基层工作者必须尊重农民这一基于实践观察而确立的现实认知。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束缚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再次解脱羁绊,获得解放。但是,面对陌生的市场,许多农民表现出茫然困惑,可以说是既"盼"又"怕",如何把农民尽快引向市场,使他们分散的小生产与广阔的大市场顺利实现对接,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无疑已成为当前乡村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乡村干部目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教育农民转变观念,提高农民认识市场的能力。十四年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农村土地流转总体上表现出流转速度加快、流转类型多样、流转主体多元化、以短期流转为主、由市场决定价格、租金支付方式多样等特点,流转土地表现为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集体统一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并表现出流转组织化水平提高、仍以种粮为主、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政府鼓励等新趋势,土地流转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提升了农业产业素质、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在推进土地规范流转方面应切实落实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引导流转行为长期化、规范化,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参与流转,强化对规模经营以及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对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来,湖南省嘉禾县在农村财务清查审计中发现,农村财务管理存在"三资"监管不力、管理职责不明、财务核算不严、资产处置不公和违反财经纪律等方面问题。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农村财务会计行为,维护村民委员会和农民利益。县委、县政府结合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保障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综合措施,但部分实践忽视了农户的利益导向,造成农民利益受损,违背了政策初衷。本文基于农户利益导向视角,以江西省赣县南塘镇大都村为案例,深度解析其在重构过程中的实施过程、运作模式、治理方式、重构效果,并提炼出农户利益导向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模式的理论特征。研究方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分期分批的实施方式与农民建房需求周期相吻合;自下而上的理事会运行方式体现了农民的自主地位,实现了农村的自主管理;农户利益导向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既包括对其生活、生产、生态等方面的改善,又体现在整个过程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农户利益充分体现在重构目标、运行程序、实施方式、治理结构和实施效果中。研究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农村居民点重构及村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已成为中国政府管理领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微观层面入手,探讨农民和政府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中各自的行动逻辑以及这两种行动逻辑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社会涵义。快速的市场转型使得农民"家庭利益本位"愈加彰显,消解了农民"集体行动"的社会基础;同时,地方政府"代理行为异化"所造成的"官员个人利益本位"不断凸显,最终致使农村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农民的行动逻辑与政府的行动逻辑出现了错位和偏离。实现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路径就是重建"乡村共同体",拓展民间自组织的参与空间,强化村级组织的管理与组织功能,并以此推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在全国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电话会议上指出,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要与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相适应,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管理体制方面,坚持一县一公司并实现县(市)乡(镇)电力一体化管理。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县一级管电机构和供电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由县经贸委(经委、计经委)行使政府管理职能。供电企业要成为独立核算实体,行使企业经营职能。存在多家供电机构的要按出资关系,组建成有限责任公司。改革乡(镇)电管站的现行管理模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宅基地管理在规划计划、审批监管、流程退出等方面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使村镇建设规划与乡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有效衔接,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住房用地专项规划;改进农民住房用地计划管理,采取建设用地置换的方式解决用地计划的不足;调整审批权限,严格审批管理;改进审批办法,夯实产权基础;逐步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宅基地管理政策,激励引导农民腾退多余宅基地;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创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收益分配制度,保障各方利益;改革土地二元化管理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民和乡镇企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略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重在发挥农民和乡镇企业的主体作用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做好 2 0 0 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八条意见 ,强调对农村经济结构作战略性调整 ,并将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认为 ,制度可以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 ,但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和乡镇企业 ,通过自身行为的调整来实现。(一 )市场经济呼唤主体出阁 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特征之一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农民作为生产者应该有权拥有并使用自己的资源 ,他们根据…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对天长市约500个农民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和比较了农民总体及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在择业行为,利益和风险倾向,消费、储蓄或投资倾向,投资方向的选择方式等方面的经济行为,并据此得出了一些政策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同农村信贷资金运动规律,有些地方是相矛盾的。国务院提出要加大农业投入,向农村倾斜,而执行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制度、规定,不仅没体现向农业倾斜,而且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既是农业生产的土地要素配置方式的改变,也是农村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新建构。农地流转必将导致农村出现新的利益关系,形成新的利益相关者集合。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去审视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不同利益关系、利益主体策略行为,以期深化人们对农地流转与农民土地财产收入关系的认识,并有利于农地流转相关公共政策的制订和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9.
农村治理基础的转型与农民再组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峰  李远行 《中国农史》2007,26(1):130-134
当代中国农村治理基础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建国后实行了很长时间的集体化,使国家的治理深入农村基层,是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绑缚一体的结果;改革开放后尚有农业税费将农民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收农民的税就得为他们提供保护;免税后,则是国家对农村的扶持(主要是财政投入)义务和农民自组织(社会团体)共同维持治理的合法性。农民再组织化既是对农村治理基础转型的回应,也是对市场化进程的应对。  相似文献   

20.
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李秉龙乔娟农业教育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教育为农民及其子女离开农业,在非农部门就业创造了条件;二是农民及其子女接受农业教育后,有助于他们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亦即农业教育能增强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