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鱼苗培育池面积1000—1500m^2,水深1—1.2m,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鱼种培育池面积以2000—3335m^2,水深1.5—2m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池埂坚固不漏水,进排水条件良好。且进排水口安装过滤和防逃网。苗种培育池四周有水泥板或红砖护坡的池塘最佳。  相似文献   

2.
一、池塘条件,鱼苗培育池面积1000-1500m^2,水深1—1.2m,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鱼种培育池面积以2000-3500m^2,水深1.5—2m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池埂坚固不漏水,水源条件好。进排水口安装过滤和防逃网。  相似文献   

3.
<正> 1、鱼苗放养前的准备发塘池面积一般为1300—2000m~2;水深1.5m左右,排注水方便,水质良好,池周无杂草,每667m~2用125—150kg 生石灰消毒。鱼苗下塘前一星期先注水50cm,每667m~2施发酵人畜粪250—400kg。一星期后水色呈淡黄色或淡油绿色,表示已是轮虫高峰期,这是鱼苗下塘的适口饵料。如因故鱼苗未到,可用1ppm 敌百虫(晶体)全池泼洒,杀死大型浮游  相似文献   

4.
鱼种并塘越冬,有利于提高越冬成活率,减少损失。其管理要点有以下四点:1、选好鱼池。越冬鱼种池要求背风向阳、不渗不漏、水源充足、水质洁净,水深1.5—2m。放鱼种有10—15天用生石灰清塘。2、适当并塘。一般在11月中下旬水温10℃左右时并塘。并塘前一周左右停饵,选择晴暖天气拉网,根据不同种类、规格筛选分类,分池越冬。操作做到轻快细心。3、合理密养。一般每亩放10cm左右的鱼种3—4万尾,12cm左右的鱼种2—3万尾。鱼种体质强,鱼池淤泥少、水质好,可适当大些;反之应小些。4、加强管理。越冬期间,要做好堵漏、及时加深池水、破冰等工作。冬…  相似文献   

5.
<正> 一、清塘消毒关 在鱼种放养1个月要进行排水曝晒池底,亩施生石灰150千克,然后放水进池,使水深达50—60厘米,放水时要用过滤网过滤,以防有害物质进入鱼池侵染鱼苗(种);在排水有困难的有水鱼池可用生石灰均匀泼洒清池。水深10—30厘米,亩用生石灰60—80千克,水深1米左右的鱼池,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6.
一、池塘条件鱼苗培育池面积1000—1500m2,水深1—1.2m,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鱼种培育池面积以2000—3500m2,水深1.5—2m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池埂坚固不漏水,水源条件好。进排水口安装过滤和防逃网。二、鱼苗培育清池培水鱼苗下池前30d排干池水,清除池塘杂草和过多淤泥,让池底充分曝晒。放苗前10—15d,保持池水深6—10cm,用生石灰100kg/667m2消毒。放养前5—7d,注水深60—70cm,每667m2水面施发酵好的鸡粪、牛粪、猪粪等有机肥300—400kg、过磷酸钙10kg,以培肥水质,为鱼苗提供丰富的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适口饵料。鱼苗放养选择晴天投放,放养密…  相似文献   

7.
<正> 一、鱼池的选择面积适中,一般5—10亩,水深常年可保持在2.5米左右,成鱼池与二龄鱼种池、一龄鱼种池的比例为7∶2∶1,即成鱼池占70%,二龄鱼种池占20%,一龄鱼种池10%。二、套养的品种套养主要是解决吃食性鱼类青、草、鲤、鳊鱼的斤两鱼种为主。吃食鱼解决了,肥水鱼也就上去了。一  相似文献   

8.
<正> 一、试验材料 1、池塘 池塘为水泥砂子石砌池,面积2.3亩,水深1.7m。临近水库灌渠,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每周换水一次;池底淤泥较少;注排水方便;池塘周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2、鱼种 1999年4月21日从湖北省运回早繁苗1万尾,规格3cm左右。为了提纯复壮,提高苗种成活率,先集中在面积250m~2,水深1m的专池中强化培育20多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解决饵料来源,降低成本,于2001年进行蝇蛆养殖土塘角鱼(学名胡子鲶)高产试验,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鱼池条件 鱼池为长方形水泥池,面积每个40m~2,水深60—90cm,鱼池可排可灌,水源为机井水。养鱼池用生石灰250ppm进行全池泼洒消毒。 二、放养技术 4月25日放养第一批鱼苗,放养2.2cm体长的鱼苗2.5万尾,放养密度为625尾/m~2,5月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已是寒冬季节,广大养鱼户商品鱼要销售、鱼种要并塘,怎样使鱼种和明年供产卵的亲鱼渡过这个季节,少受损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越冬池选择 越冬池要选择向阳,注排水方便,堤坝牢固,不渗漏,地底平坦,污泥少,水质肥沃的池塘。用作鱼种池的,选择面积2亩左右水深保持2米左右的小型池塘为宜;用作草鱼、白鲢、花鲢、鲤鱼和鳊鱼的亲鱼池的,面积2—4亩,  相似文献   

11.
<正> 秋末冬初,随着温度逐渐下降,各种水产养殖品种逐渐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直至进入冬眠阶段。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一方面要及时做好已达商品规格的养殖品种起捕上市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未上市养殖对象的管理,保证它们安全越冬。现将鱼、虾、蟹、蛙等常见养殖品种越冬管理技术综述如下: 鱼种:鱼池面积以2—6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池面背风向阳,亩放鱼种2万尾。在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大规格鳜鱼种的培育: 1.池塘条件: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选择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 2.池塘准备和饲料鱼的培育: (1)在4月5日用生石灰清塘,在4月10日前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m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13.
<正>一、鱼苗鱼种池选择1、面积:鱼苗池1-2亩,鱼种池3-5亩。2、选址与水源:交通便利近水源,注排容易,水质清新,不受工农业废水污染。3、土质与水深:壤土为好,保水性强,鱼  相似文献   

14.
<正> 1、团头鲂鱼种池要具备什么条件?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团头鲂的鱼种池要求进出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20cm,池埂不漏水,四周设有遮风和阻挡阳光的障碍物,面积比鱼苗池要大些,一般以3—6亩为好,池形以东西长的长方形为好,深度2.5—3米,有效水深2—2.5米。 放苗前首先要清池,可在4月底进行,方法同鱼苗池,注意及时清除蛙、虾等敌害生物及其虫卵。清池后7天左右加水,下底肥,每亩施500—700Kg。新挖鱼种池,肥量可适当增加15%左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夏花培育:将鱼苗(4—5分)养成1寸以上的夏花鱼种。1、选择面积1—5亩的鱼种池,清塘消毒,培肥水质,如养常规家鱼,透明度需在30cm 左右,不能太肥。亩放乌仔5—10万尾。2、鱼苗下塘后前10天主要喂豆浆,每天用黄  相似文献   

16.
渔业生产者常将体长3厘米左右的鱼苗称作寸片鱼苗,即小规格鱼种。鲇鱼苗培育池有精养池和粗养池两种。一般精养池面积以20~100平方米、水深0.8~1米的长方形水泥池为好.粗养池面积以667平方米左右、水深1.5~2米的普通育苗池即可。池底淤泥厚度均不超过10厘米,并要求进水、排水和防逃、防敌害设施完善。放苗前15天左右按每10平方  相似文献   

17.
<正> 鱼苗、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是生命周期中死亡率较高的阶段。所以,放养前做好清整池塘、培育水质等改良环境条件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创造最适合苗种生活的场所,是提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鱼苗池的要求 (一)池形整齐,面积适中,水深适度:鱼苗池的形状,最好是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1—3亩,池深1—1.5米为宜。这样的鱼池光照充足,易调节水质肥度,便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面积过大,水过深,则水质不易培肥,饲养管理不便,风浪对幼小鱼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培育池选择 培育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3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池底淤泥少,以砂壤土为好,注排水方便。另外,要配备足够的饵料鱼培育池。鳜鱼池与饵料鱼培育池之比为1:1—2,饵料鱼培育池的条件与常规鱼种池相同。  相似文献   

19.
<正> 鱼苗池中几种水生动物和藻类对鱼苗危害严重,应根据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鱼苗的正常生长。一、龙虾系一种分布广、繁殖快的杂食性虾类,在鱼苗(种)池中大量繁殖时危害极大,既伤害鱼苗又大量吞食鱼苗,其防治方法是:1、生石灰清池:以水深1m 计每667m~2水面撒施生石灰75—100kg;2、速灭杀丁杀灭:以水深1m 计每667m~2水面用20%速灭杀丁2支溶水,再加少许洗  相似文献   

20.
<正> 养鱼实践证明,要为成鱼池提供数量多、规格大、种类全的鱼种,单依靠1、2龄鱼种池远远不能满足成鱼池放养的需要。如果成鱼池的鱼种全部依靠鱼种池解决,那么约需鱼池总数的1/2饲养鱼种,这在生产上是无法接受的。而采用成鱼池套养的方法,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大、中、小3档或大、小2档)鱼种按比例混养,随着鱼类生长,各档规格鱼种逐年提升,供翌年成鱼池放养用。成鱼池套养鱼种有以下优点: (1)挖掘了成鱼池的生产潜力,培育了大批大规格鱼种。一般成鱼池产量中约有80%上市,还余20%左右为来年成鱼池放养的大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