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水草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河蟹蜕壳附着隐蔽,避免鳜鱼残食软壳蟹;其二是进水时带进的野杂鱼繁殖时产卵附着,繁殖的野杂鱼供鳜鱼食用。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摸索河蟹鳜鱼池塘混养技术,加快名优水产养殖发展步伐,我们在湖州市的南浔区和菱湖区进行了池塘河蟹鳜鱼混养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苗种放养 1.清塘消毒 3月中旬用生石灰50—100kg干塘消毒,清除野杂鱼和致病菌。 2.水草种植 3月下旬南浔区的试验塘种植了竹节草(伊乐藻),而菱湖区的试验塘则任其自然生长水草。 3.苗种放养 4月上旬放养隔年扣蟹和当年广东鳜鱼苗(见表1)。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吴江市松陵镇是我市老养鱼地区,传统养殖品种以春季繁殖鲤、鳊、鲫鱼,夏季发塘鲢、鳙、草、青四大家鱼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常规品市场价格低弥,广大养殖户纷纷转向养殖特种品鳜鱼。该镇2003年主养鳜鱼面积4500亩,同时带动了饲料鱼养殖面积近2万亩。在养殖鳜鱼中通常是在外荡池塘养殖,或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苗,以生态养殖方式清除池塘内的野杂鱼,增另养殖收益。随着需求鳜鱼苗不断增加,市镇渔业技术部门积极因势利导,做好产前技术培训,产中病害防治,产后销售服务。今年上半年(前茬)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引进鳜鱼鱼苗,…  相似文献   

4.
<正> 鳜鱼是一种娇贵鱼类,大规模成片养殖不易成功。笔者从1993年开始参与鳜鱼养殖技术攻关,在118亩主养池塘中连续四年单产突破150公斤,亩平主值突破7000元,其中1996年45亩连片精养池,产标鳜8617.5斤,单产191.5公斤,总产值48.258万元,亩平产值10742元;在456亩套养池,产标鳜25764公斤,亩产标鳜56.5公斤。此模式适宜于有翘嘴鳜苗种资源的地区推广,现将技术措施与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大中型水库很难像池塘那样,每年进行一次彻底性地清塘除杂,如何利用取之不尽的野杂鱼来养殖鳜鱼,是多年来大家关心和探讨的话题本文试就野杂鱼养鳜向大家介绍一种新方法,那就是利用网箱灯诱杂鱼养鳜,效果很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螃蟹池塘套养鳜鱼已经成为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大规格鳜鱼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笔者就优质大规格鳜鱼种的规模化池塘培育技术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期盼抛砖引玉。本文大规格鳜鱼种指全长达4cm以上的翘嘴鳜夏花鱼种,出池时间一般在5月6日至6月10日之间。螃蟹池塘每亩套养15-25尾大规格鳜鱼种,在不增加饲料成本的前提下,摄食池塘中  相似文献   

7.
河蟹池塘套养当年鳜鱼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河蟹池塘套养当年繁殖的小鳜鱼,既可减少野杂鱼对主养河蟹争食争氧的危害,实现低质鱼的转化,又可不影响河蟹的生长,提高养殖效果,达到水中资源的良性循环。我县从去年开始在部分科技入户示范户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当年鳜鱼,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鳜鱼是一种以鱼虾类为食的肉食性优质鱼类,大面积精养需要大批量的饵料鱼配备,在我地精养这一点较难做到。经过多次的养殖探索,我地渔户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使鳜鱼养殖逐步大面积发展。这种生态养殖的特点是:鱼种放养量不大,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池塘水域中水草繁茂,野杂鱼丰富,水质  相似文献   

9.
<正> 一、大规格鳜鱼种的培育: 1.池塘条件: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选择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 2.池塘准备和饲料鱼的培育: (1)在4月5日用生石灰清塘,在4月10日前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m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10.
<正>集约化养殖中,小型野杂鱼的存在往往成为池塘的一害。常见的小杂鱼有麦穗鱼、棒花鱼、鰕虎鱼、鳑鲏鱼、餐条、泥鳅等,这些野杂鱼个体虽然不大,但抢食力强、食量大,且很贪食,生长缓慢、性成熟早,且产卵量大。由于小型野杂鱼的商品价值很低,在池塘中大量繁殖时,不仅与主要养殖鱼类争夺食物,增加了饲料消耗,而且还较多地消耗池中的溶  相似文献   

11.
一、生态增效作用鳜鱼套养河蟹池,时间5月下旬至6月中旬,鱼种规格5—7厘米,可有效清除池中野杂鱼,减少与河蟹争夺饵料,免除清除野杂鱼的药物,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水产品品质、品味,每亩增加收益300—800元。二、适口鱼虾饵料河蟹池中需具有一定适口小杂鱼、小虾作适口饵料,无饵料需相应增补鱼种、小虾,套养鳜鱼数量,须结合自身养殖条件科学套养,确保年终鳜鱼能达到上市规格。三、池水溶氧充沛鳜鱼套养河蟹池,须注入外河水质较好鱼,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防止因溶氧低放入鳜鱼致死,尽量选择晴天放养为好。四、放养规格数量套养规格宜大不宜小…  相似文献   

12.
按照传统水产养殖规范标准,一般来说,将水库或者池塘等养殖水体中非人工放养的鱼类,称作野杂鱼类,如鳜鱼、鸟鳢、黄颡鱼、鲶鱼、翘嘴红鲌、等。不管是在大水面养殖或者是池塘养殖,野杂鱼类大都是被清除的对象,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野杂鱼会吃掉人工放养的鱼类,自然会影响到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池墉养殖 1、池塘条件。选择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的池塘,池塘面积以150m~2-250m~2为好,池深70cm-100cm,水深40cm-50cm。池塘分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要在池底铺上20cm厚的泥土,土池的池壁须用砖或石块浆砌,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进水口要有过滤设施,以避免野杂鱼混入塘内,一般用聚乙烯网布安装在进水口处,出水口建拦鱼设施。放养前用0.2kg/m~2生石灰清塘消毒,清塘7天后灌注新水,随即施基肥,培育水质。通常在  相似文献   

14.
<正> 将生产上由3.0cm的鳜鱼培育成5.0cm以上或培育到50—100克的大规格鳜鱼种称鳜鱼种培育。 夏花鱼种(3.0cm)比之鱼苗,鱼体已增长了几十倍,如仍留在原池培育,密度过高,将影响生产,亦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必须分养,然后将夏花进一步培育成较大规格的鱼种。鳜鱼种的培育方式分专池主养、套养、拦养、网箱养殖四种,一般用专池培育的鳜鱼种成活率较高,有的可达90%以上,套养池的鳜鱼种成活率较低,一般在20%-40%左右。但由于套养池放养密度低,因而生长速度较快。而专池培育,虽然成活率较高,且由于放养密度较大而影响鳜鱼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成鱼池套养鳜鱼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成鱼池套养鳜鱼具有生长快、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套养鳜鱼不但能吃掉成鱼池塘中的野杂鱼、虾,还能减少野杂鱼、虾在池塘中争食、争溶氧的矛盾,又可促进常规鱼和鳜鱼的产量,一举两得。一般鳜鱼在6月的中下旬套养到成鱼池中,经过4~5个月的饲养,每亩可增产鳜鱼25~50kg,亩增加收入1,000~1,500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宿迁市大力推广了“蟹池套养鳜鱼”这一生态养殖模式,在大规格鳜鱼苗种运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是运输距离在10km~80km左右,使用氧气袋运输大规格鳜鱼苗种时的技术要领。一、鳜鱼苗种的选择:必须选择体质健壮且无病害的鳜鱼苗种。二、鳜鱼苗种停食时间:由于鳜鱼  相似文献   

17.
野杂鱼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商品价值低,还会与饲养鱼争食耗氧,影响池塘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常用的清除方法有以下八种。  相似文献   

18.
<正>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桂花鲈等,其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珍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被誉为"淡水石斑鱼"。鳜鱼品种较多,目前养殖的鳜鱼品种主要是翘嘴鳜。鳜鱼终身以活鱼虾为食,具有生长速度快,病害少的优点,既可在池塘中套养,还可以池塘主养,是目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一、池塘主养1.池塘选择养殖鳜鱼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众多鱼、虾、蟹价格波动或下降的情况下,鳜鱼价格则相对稳定,一直畅销市场,并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鳜鱼的养殖方式有主养和套养两种方式。主养需要配备鲜活的饵料鱼,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套养可适合不同的养殖水体,尤其是在养成接和养成鱼的池塘中,由于生长着较多的野杂鱼,通过套养当年繁殖的小鳜鱼,既可减少野杂鱼对主养品种的争食争氧的危害,实现低质鱼的转化,又可不影响主养品种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鳜鱼种类较多,人工养殖鳜鱼选择生长速度最快的翘嘴鳜为好。池塘套养鳜鱼是放养规格5-8厘米的鳜鱼夏花当年养成上市,在养殖过程中注意以下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