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论是大水面养蟹,还是池塘或稻田养蟹,除必备的养殖技术和水源条件外,养殖成功的关键仍在于蟹苗、蟹种的质量。因而在选购时要按照蟹苗、蟹种的质量要求,严格把关,才能确保蟹种(苗)放养的成功,养蟹成功才大有希望。本人将生产上常用蟹种的挑  相似文献   

2.
<正>扣蟹是成蟹养殖的苗种来源,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基础。早春放养蟹苗,因气温低,蟹苗的活动能力弱,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成活率高,逃蟹少,是养殖户广泛采用的一种放养方法。春季放养扣蟹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正>蟹苗俗称"大眼幼体",是培育蟹种和养殖成蟹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Ⅱ期至V期幼蟹的成活率,因此要重视蟹苗的选购工作。一、了解蟹苗培育过程养殖户在选购蟹苗前,首先要了解蟹苗场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亲蟹规格、饲料使用、培育周期等。用于繁殖蟹苗的亲蟹,最好来源于天然湖泊大水体中,且雌、雄蟹应来自不同的水域,避免近亲交配。亲蟹规格:雌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蟹有养商品蟹的,也有育蟹种的;有实行鱼蟹混养的,也有以单养蟹为主的,模式可谓多种多样。而不同的养殖模式、不同的产量等级,放养的蟹苗蟹种数量、规格、方法又不完全相同。因而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养殖模式、产量等级,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方...  相似文献   

5.
<正> 所谓快速养蟹就是利用早繁蟹苗,经大棚等增温条件下培育至V期以上幼蟹(俗称“豆蟹”),当年养成商品蟹的新养殖方式。目前各地快速养蟹面积不断扩大,这种养殖方式投资省、见效快、收益高,可避免一龄幼蟹(俗称“扣蟹”)性早熟、成活率低的矛盾。据笔者近几年的实践,欲使决速养蟹获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适时合理放养  相似文献   

6.
<正>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蟹种的质量直接影响河蟹的成活率、成蟹规格和经济效益。笔者经过总结,将蟹苗、幼蟹、扣蟹的质量鉴别介绍如下,希望能对广大养蟹专业户有所帮助。 一、蟹苗的质量鉴别 1、购买人工繁殖的蟹苗,应了解蟹苗的日龄、淡化处理过程及池内蟹苗密度。一般蟹苗日龄达5—7日龄,经过多次淡化处理且浓度为2‰—4‰,池内密度偏大,撮苗趋光性强,活跃有力,说明蟹苗质量较好。2、将准备出池的蟹苗随意捞出一部分,沥去水分,称取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拥有淡水水面近100万亩,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优良蟹种——长江中华绒螯蟹的主要繁育基地和产出基地。河蟹人工育苗技术的普及,工厂化育苗特别是土池育苗在沿海村镇星罗棋布,南通地产蟹苗一段时间名噪华东乃至国内市场。而蟹苗产业的迅速崛起,又推动和刺激成蟹养殖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今年,南通全市蟹苗产量突破10万公斤,养蟹面积达到  相似文献   

8.
早春放养蟹苗,因气温低,蟹苗的活动能力弱,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成活率高,逃蟹少,是我地养殖户广泛采用的一种放养方法。冬季放养蟹苗,要注意四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 河蟹养殖主要包括蟹种投放、养殖管理、成蟹起捕等几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养蟹业的高度发展,许多养殖户重管理、轻投放的现象比较普遍。笔者认为,要想取得养蟹高效益,蟹种投放关千万不能忽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养蟹也应从投放蟹种入手,在提高放养成活率和养成规格上做文章,使养成的商品蟹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产量和效益都能提高。具体来说,蟹种投放时,应把握以下技术要领,做到万失一失。  相似文献   

10.
<正> “看”:一看亲蟹是否是正宗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亲蟹规格以2.5两以上为宜。二看蟹苗是否整齐活泼,有无病害。三看蟹苗体色是否老成。 “抓”:用捞网将蟹苗捞出,用手抓起,甩干水分后张开手掌。好的蟹苗不结团。会立即从手心散开,手感蟹苗爬动有力,用嘴吹之反应灵敏。通过此法判别的蟹苗一般大眼幼体期达4天以上,体格健壮,杂质较少,  相似文献   

11.
《渔业致富指南》2014,(8):40-42
<正>安徽芜湖县水域资源丰富,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养殖水面7.6万亩,其中河蟹生态养殖面积3.5万亩。近年来随着各地河蟹生态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蟹户对蟹苗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但由于河蟹种源的不断退化,市场上蟹苗"鱼龙混杂",苗种质量难以保证,在养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成活率低、发病率高等问题,因此优质蟹苗成了"抢手货"。该县花桥村、五四村、隆兴村等部分养殖示范户意识到优质种蟹(苗)的市场潜力巨  相似文献   

12.
<正> 冬季放养蟹苗,因气温低,蟹苗的活动能力强,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 所以,成活率高,逃蟹少,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养蟹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1、蟹池种植水草原因生产实践证明,河蟹养殖好坏与栽培的水草有极大关系。"养蟹没有巧,只要水草好","蟹大小,看水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等已说明水草栽培是河蟹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蟹池种植水草,首先其能为河蟹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丰富的钙磷等营养元素,而水草中的粗纤维也有助  相似文献   

14.
<正>种好水草是实现人工生态养蟹的关键所在,也是健康养蟹的核心技术部分。诸如"养蟹没有巧,只要水草好"、"蟹大小,看水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等说法都表明了种好水草对于养蟹的重要性。本文要阐述的是蟹池中常用水草——伊乐藻的养护技术,探讨伊乐藻难以养护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蟹苗质量的好坏和运输成活率的高低是河蟹养殖成败的关键。为此,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河蟹育苗、蟹苗选用和苗种培育的经验,介绍一些选用蟹苗的技巧和运输方法,以供读者选苗时参考。一、蟹苗的选用蟹苗的质量受亲蟹的品质、水质、投饲方法、药品的应用及淡化过程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同一个育苗厂的不同批蟹苗质量也有很大差别。蟹苗的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鉴别:  相似文献   

16.
大小如芝麻、形态如蜘蛛、晶亮如白玉的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苗不久又要在长江口集聚。近二年即2004年和2005年,长江口蟹苗连续喜获丰收,总捕捞量均超过3000kg,为发展本市养蟹业和支援有关兄弟省市的养蟹业提供了极其丰富和优质的蟹种。那么,2006年长江口蟹苗汛还会丰收吗?当然,要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长江口蟹苗的丰歉,会受到捕捞强度、水域污染、长江径流量、盐度、潮汐、风向、水温、降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有一点是比较乐观的,即今年的亲蟹数量会比较多;首先可根据长江中华绒螯蟹的生长规律判断得知。由于2004年长江口蟹苗旺发,一般来说,会使得2006年长江口的亲蟹数量也增加,而2005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长江口冬汛捕捞亲蟹产量也证实了上述观点。崇明县三艘亲蟹资源监测船平均产量为261.6kg,其中产量最高的一艘是在九段沙水域捕捞的监测船,总产量为409.6kg,该船在2005年11月23日的日产量高达85kg,超过2004年产量较好的单船总产量。从有关资料证实,2005年长江口冬汛亲蟹捕捞,无论是单产还是总产,都是自1997年以来最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正> 湖泊养蟹是调整品种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满足市场消费的需要,其目的是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有些生产单位为了片面追求降低生产成本,投放的蟹种,不是二龄的扣蟹种,而是当年繁殖的豆蟹苗种。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如武穴市马口湖渔场,外地老板承包大湖实行鱼蟹混养,在1998、1999连续两年在大湖投放豆蟹苗种。1998年在近2000亩水面放豆蟹苗种120万只,当年产成蟹1500公斤左右,收益不明显。1999年又放豆蟹苗种100万尾,产成蟹3100多公斤,但40%在100克重以下,价格低且不好销,效益也不理想。实践证明:大湖养豆蟹苗种,我认为有以下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改小水体养殖为大面积养殖。大面积养殖水质清新,受风面大,溶氧高,天然饵料生物丰富,上市河蟹规格大,色泽好,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养殖水体宜大不宜小,养殖面积以1.7公顷以上为好。二改人工授饵为繁殖天然饵料。蟹池移植足够水生植物,模拟自然生态条件,投入一定数量鲜活小杂鱼、虾、螺蛳、蚬等,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数量不足时,要及时补料。三改一年上市为两年上市。目前河蟹养殖多为投放早期温室培育的幼蟹,当年蟹苗,当年上市,河蟹规格普遍较小,平均为100g/只左右,市场竞争能力差,价格低。因此,加大河蟹上市规格是提高养蟹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 生产实践证明,河蟹养殖效果好坏与水草栽培的关系极大,“养蟹没有巧,只要水草好”、“蟹大小,看水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这些来自河蟹养殖区的口头禅和谚语。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却一语中的地讲明了水草栽培是河蟹养殖的技术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 湖北钟祥市北湖渔场青年工人刘涛从1998年开始大闸蟹的养殖,经过四年的探索,到今天能够大规模较科学地养殖,他的经验是: 一、不管是蟹种的培育还是成蟹的养殖,首先必须选好种苗,这是养殖成功的关键。蟹苗有人工苗和天然苗两种。由于现在天然苗来源较复杂,水货较多,价格昂贵,因此,应选用人工苗。人工蟹苗的一大优点是可以严格控制其亲本规格的大小,这样就保证了所育蟹苗的纯正性和成活率。规格每千克18万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