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倾听     
《糖烟酒周刊》2005,(8):A015-A015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内白酒消费的绝对值会逐步下降,但是白酒不会消亡,而且白酒消费量的下降也不是等比例下降,而是有升有降,高档白酒会升,中低档产品则会降。——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茅台董事长指出了未来白酒的市场变化,指出了白酒未来是高档酒竞争时代,高档酒的竞争将更激烈,各白酒企业应加大对高档酒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白酒市场消费行为解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涛 《市场研究》2005,(12):43-45
中国白酒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其产业结构也在稳中求变,追求不断的完善。据中国酒网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986家,从业人员达32.37万人。共生产白酒311.68万千升,同比增长1.98%。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竞争将注定愈发激烈。白酒行业的竞争只有不断解读消费的现有和潜在需求,了解市场变化,才能在风起云涌的白酒市场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3.
《财经界(学术)》2008,(11):34-37
今年1~5月,酒制造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82.75亿元,同比增长25.66%。其中,白酒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25.91亿元,同比增长33.2%:啤酒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6.49亿元,同比增长11.7%;葡萄酒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6.73亿元,同比增长36.23%;黄酒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41亿元.同比增长28.26%。行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4.
白酒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酒种,也是驰名世界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在国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国际上也一直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白酒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白酒市场也发生着巨大变革而呈现出新的市场特征: 白酒总量呈下降趋势,供求矛盾尖锐化。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诸如国家对白酒限制发展政策、对酒类产销综合治理举措、啤酒果酒对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白酒行业在经历高速发展后1996年开始进入调整期,2002年白酒产量继续大幅下降,1—7月产量累计202.9万吨,同比下降14.33%。分析师指出,企业经营能力及国家税收政策是影响白酒行业的主要内外因素,而消费结构调整、外资进入和国家政策调整预期将影响白酒行业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告大观》2010,(11):50-50
随着国内几大白酒巨头相继推出奢侈品级白酒产品,国内的白酒奢侈品市场正在风生水起、风起云涌。经济发展、消费升级、行业成熟之下,奢侈品白酒的推出可谓适时。但奢侈品白酒品牌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摸索。  相似文献   

7.
涨价和资本冷静成2021年白酒行业关键词。不论是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和中低端白酒,涨价贯穿全年。相对白酒终端市场的热闹,白酒资本市场则趋于冷静。估值修复、理性回归成为去年下半年以来白酒资本市场的主基调,连此前风头正劲的酱酒也出现"退烧"的迹象。涨价贯穿全年涨价一直是白酒行业的热点现象,而这在2021年表现尤为突出。2021年白酒涨价范围更广、频次更高、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8.
唐瑛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9):76-77
受"三公"禁酒、白酒"塑化剂"事件以及国内居民消费疲软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白酒企业需要对当前白酒广告投放现状进行分析,整合资源、倾斜布局战略、重塑品牌构建体系,对产品、技术、营销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贾晋 《中国电子商务》2014,(18):267-26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文化成为白酒竞争的内涵诉求,质量与文化的结合成为当今白酒的卖点.推销酒文化已成为酒类产品市场的先导,中国白酒文化历史悠久,塑造白酒文化成为白酒市场面临的问题.结合酒文化与历史、市场、情感、营销、品牌等方面,对酒文化进行了剖析,酒文化的塑造要结合企业品牌特点,才能以文化支撑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高端白酒行业实际数据,应用SCP范式对"三公"政策下的高端白酒行业现状及行业调整改革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得出"三公"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端白酒的市场结构,一线酒企做出了有效的调整措施。高端白酒已经走出"三公"政策的负面影响,弱复苏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发现新鲁酒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27):16-18
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白酒业的主角逐渐以川酒、皖酒、贵州酒。甚至湖南酒为主。鲁酒作为曾经的成功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许多行业内人士都以鲁酒主要守在家门口不再走向省外大规模抢占白酒市场为由。主观地认为鲁酒在白酒行业属于比较弱势的板块。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学术)》2008,(8):43-46
今年1~2月,我国酒制造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534亿元,同比增长25.4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7个百分点。其中,白酒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1.54亿元,同比增长29.23%,比去年同期增速有所提升;啤酒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4.91亿元,同比增长16.23%,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两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田涛 《销售与管理》2005,(11):15-15
中国白酒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其产业结构也在稳中求变,追求不断的完善。据中国酒网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986家,从业人员达32.37万人,共生产白酒311.68万千升,同比增长1.98%。  相似文献   

14.
刘纪辉  吴泽 《品牌》2014,(9):5-6
受中央出台限制"三公消费"及"八项规定"、"库存及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2012年底至2014年两年间以茅台酒为主的一线高端白酒品牌均遭遇了股价下跌、业绩严重下滑的情况,表明现阶段高端白酒行业仍过分依赖政府,尚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市场调节机制。针对目前高端白酒市场现状,认清当前消费主体并"由政转商,强化商务、日常用酒",创新营销模式并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以及转变包装设计理念,提升自身品牌是助力当前高端白酒走出行业寒冬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白酒行业素有“东不入皖”之说法。不仅源于安徽的白酒企业多,更是因为徽酒依靠强大的终端拦截术和区域化运作模式把本地牢牢封锁,给外地酒的进入设置了相当高的门槛。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东不入皖”的看法实际上并不准确。一方面,安徽市场无论价格层面还是市场层面都存在很多机会;另一方面,如今的安徽市场已经不是高不可攀,江苏酒、湖北酒、东北酒等很多品牌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安徽,使得安徽市场的品牌架构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6.
资讯     
《糖烟酒周刊》2005,(5):A006-A006
目前,国内白酒行业在经历长期无序竞争的“阵痛”后,已基本完成了由产品时代向品牌时代转换的“脱胎换骨”过程,白酒市场开始出现以品牌核心力竞争为特征的良性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7.
白酒是中国的国酒,有着千年历史,白酒也承载着中华的文化。同时酒类行业具有很高的回报率和利润率。正是因为这样诱人的企业利润,酒饮料市场在我国竞争日益激烈,分析高端白酒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其在该市场的竞争,保持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探讨解决品牌白酒扩大酒饮料市场份额的可行方法和白酒营销在市场中的创新,为确立品牌白酒在酒饮料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发扬中华文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白酒行业将沿着品牌化和细分化两条路子发展下去,伴随着白酒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厂商做出了这样的预言。作为细分的—个渠道,婚宴酒恐怕是近两年炒作最凶的一个话题。且不说许多品牌都加大了对婚庆市场的投入力度,仅是各地市场推出的婚宴用酒就数不胜数,这其中也不乏名酒的系列产品。通过对市场上的婚宴产品进行调查了解后,笔者将其分为三个梯队,让我们从个案的描述和分析中窥探它们各自的市场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端白酒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突围而出,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借鉴国外品牌的成功经验,品牌奢侈化是高端白酒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条基本路径。强大的消费需求能力和白酒行业高速发展趋势将为白酒企业进军奢侈酒品牌提供保障,未来,白酒奢侈品牌或将成为白酒企业发展方向。目前,中国急需拥有自己的世界级奢侈品品牌,而白酒奢侈品牌将提升整个行业的价值和发展空间。本文对白酒打造奢侈品牌的条件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姚能荣  凌云 《糖烟酒周刊》2007,(34):128-128
白酒,一个具有千年文化传承的饮品,而现阶段很多产品在制作上粗制滥造、炒作上随心所欲、销售上质次价高、饮用上健康危机,这些正像是“白酒的九九之难”。极度酒业,一个一心崇善的酒行业从业者,愿用良心做涵,用良心做市场,化得苦难,成就白酒的真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