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传销搭上互联网后更加泛滥猖獗。从近年来国内查处的网络传销案件看,网络传销涉案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巨大,引发的社会危害严重。正确认识网络传销,探索监管对策,对提升打击传销工作效能,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意义重大。一、当前网络传销的现状(一)网络传销发展势头迅猛网络传销,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型传销方式,是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而使网络广告形式、网络  相似文献   

2.
今天,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违法传销行为也穿上了现代化的"外衣",网络传销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最广、危害最大的违法行为。近期,中国质量万里行接到群众举报,有人打着科士威电子商务的旗号,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上课洗脑、宣传暴富等形式大肆进行传销活动,并宣称科士威公司是"双轨加太阳制加无限代加电子商务模式。"记者与科士威公司联系求证后,科士威公司负责人称,"科士威是生产加工型企业,是传统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22日,《人民日报》登载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活动的通知,要求自通知发布之日起,禁止任何形式的传销经营活动;此前已经批准登记从事传销经营的企业应一律停止传销活动。该通知表明,传销在我国经过七、八年的风风雨雨,最终被证明不适合我国国情。虽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实为“老鼠会”的假传销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败坏了传销的声誉。但是从西方传销的理论和实践看,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传销,亦无法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当前发展阶段相融合。 ●国外传销的实践与理论 传销是直复营销,即不经过传统的批发零售环节,而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一种形式,分单级传销和多级传销两种,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传销方式属于后者。多级传销通过高级别传销员不断发展低级别传销员,从而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传销网络。 传销自二战以后开始在美国出现,虽屡遭非议,但发展异常迅速。已进入中国市场的雅芳、安利都是国际著名的传销公司。安利94/95财政年度在全球的零售总额高达63亿美元,拥有250万直销员。西方经济学家对这些公司的迅速成长颇感兴趣,进行了不少研究。现在国际上已成立了传销协会,统一管  相似文献   

4.
工商管理部门是治理网络传销的重要主体,虽然当前阶段工商管理部门在网络传销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网络传销治理工作并不能松懈。本文在对网络传销的模式作出论述的基础上,从发挥工商管理部门职能方面对网络传销的治理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工商局副局长向维凯介绍了现阶段比较流行的两种传销方式,提醒网友警惕新型网络传销骗局。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获悉,近年来,打击整治传销力度不断加大,但传销形式也在不断变换,从传物、传人,一路发展到传概念、传工程,并借助网络平台快速蔓延,传销不法分子的违法手段在不断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6.
<正>8月12日,国家工商总局曝光了今年传销和变相传销案件。分别为: "深圳文斌"传销和变相传销案 [案情]自2001年年底开始,一些不法人员打着"深圳文斌贸易有限公司"的旗号,在广西和广东一些地区组织传销,通过限 制人身自由、跟踪监视、暴力威胁、扣押物品等手段、诱导、强制传销人员发展下线,最多时聚集人员数万人。 [查处]今年3月25日-31日,广西工商局捣毁传销窝点45个,清查传销人员1000余人,抓获一批传销头目。涉嫌非法拘禁 犯罪的12名传销组织者及骨干现已全部被判处有期徒刑。 山东泰安青少年被骗参与传销和变相传销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网络传销愈演愈烈,传播速度极快,欺骗性极强,社会危害极大。为了全面掌握网络传销的特点、演变趋势,探索查处网络传销的对策,浙江省金华市工商局成立课题组深入网络传销企业,走访网络传销组织者、参与者和受害人,从网络传销的形式、特征以及发现、取证、查处等环节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查处网络传销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网络中断和病毒传染及网络引出的商业数据和商业被窃取而造成企业损失,提出CSO出现的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识别传销只要看三个特征:是否缴纳"入门费";是否需要发展下线而不论谁发展;是否按照发展下线的人数和业绩瓜分资金。6月29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主持人杜海涛以买多网形象代言人的身份出席买多网在郑州举办的一个推广会,场面热闹非凡。但人们对买多网销售模式涉嫌传销的质疑,却从未因此而停止。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传销和网上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十分猖獗。政府部门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传销与各种非法金融活动不仅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和扩散功能迅速蔓延,而且往往打着消费返利、电子商务创新等旗号,极具欺骗性和扩张性。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初,传销这种难以管理和监控、声名不佳的直销方式在国外失宠后,披上道貌岸然的外衣,大摇大摆地闯进我国,在市场经济中投机钻营,很快就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传销热。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1996年底,我国就有传销企业260多家,传销人数约80万。尽管对传销这种方式争论颇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传销的名声并不好,消费者对此抵触很大,要求取消传销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报刊发表长篇大论对传销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指责,各地政府还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限制传销。因此,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停止发展多层次传销企业的通知》,国家工商局于1997年元月对原来的260多家传销企业进行审查和整顿,最终只认定了41家企业可以进行多层次传销,13家分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变相传销方式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在全国蔓延起来.这就是网络传销。2006年底.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15起全国打击传销重大典型案件中.网络传销案件接近1/3。这种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的非法传销活动具有隐蔽性、虚拟性、成本低廉和传播迅速等特点.给传销行为的预防和打击带来了新的课题,增加了新的困难。继续重点打击这种传销活动是工商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安机关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9月20日,广西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永乾公司涉嫌传销已被查处。经查永乾公司特大传销案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参与人员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准确人数目前尚难统计。  相似文献   

14.
对于当今的中国消费者来说,传销这个概念已不再陌生。自1990年中美合资的广州雅芳有限公司成立,传销便再次进入我国并得以迅速发展。到1996年初,全国传销企业便达到163家,传销商人数在40万至50万人,涉及全国几十个城市。但由于传销业在我国尚不规范,消费者对它的认识还很肤浅和一些不法分子的越轨行为,使得这一行业始终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之中,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案件时有发生。也正因为如此,有关传销业的是非曲直不断引起各方评说。为了维护我国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199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停止发展多层…  相似文献   

15.
媒体互联     
打假和查禁传销任重道远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 在1月8日召开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会议要求,今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我国确定了八项重点,其中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查禁传销和变相传销和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排在前列。今年工商部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重点是:第一,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继续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第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决查禁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活动。第三,坚决打破地区封锁和  相似文献   

16.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96年全世界因细菌传染造成死亡人数达1700万人;2003年我国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也致使349人死亡。另外,埃博拉、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丙型肝炎、艾滋病、炭疽热等病毒的传播也层出不穷,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消息,使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险深表担忧。  相似文献   

17.
网络购物监管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人们在享受这一灵活便捷、成本低廉的消费模式的同时.也遭遇到了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的损害。网络购物监管成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个新的监管课题。  相似文献   

18.
消费参考     
"吃胎盘大补"不靠谱号称"世界上唯一能逆转衰老产品"的美容保健品,竟然是无批准文号的三无产品。近日,重庆检方审查起诉了假保健品"延臻青胎盘素"传销大案,一个200余人的传销网络被摧毁,涉及金额2000万元。荒唐的是,该产品在渝"受挫"后又改头换面,在其他一些城市"提价"照卖不误。专家称,"吃胎盘大补"不靠谱。胎盘会残留产妇体内的乙肝、艾滋病等病毒,分娩时还可能染上各种致病细菌。中食协:果冻制作"不加"明胶4月初添加工业明胶的传闻,让果冻、老酸奶成为公众质疑焦点。尽管行业协会和一些主要企业先后发布澄清声明,但仍未完全消除公  相似文献   

19.
企业"病毒"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和破坏,而企业组织免疫系统则有助于预防和消灭企业"病毒",使企业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本文借鉴免疫学和组织免疫系统的研究成果,从企业"病毒"的传染特性角度,对企业"病毒"的类型进行了分类,系统分析了企业"病毒"的传染机制和传染方式,最后,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个角度,讨论了企业实施"病毒"免疫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大众标准化》2014,(8):33-33
正关键词:埃博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通报,埃博拉病毒自今年2月份在几内亚出现以来,截至8月4日,已造成826死亡,其中死者最多的是塞拉利昂。而埃博拉病毒还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及塞拉利昂继续蔓延,这些国家的居民健康体系受到严峻考验。为防止埃博拉病毒传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已要求边检部门加强相关检查。埃博拉病毒是迄今为止传染性最高、致命性最强的病毒之一。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21天,但通常只有5~10天,死亡率高达90%。尚无有效疫苗可以抵御或治疗该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