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面临着新一轮的政策调整。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点在于:要始终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的优先位置,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同时积极推动东部地区转型升级。未来,资源丰富、城镇化潜力巨大的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将接力东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题根本上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以及地区内部的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方式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所致.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舒缓大学生就业集中地区的就业密度: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姝君 《企业导报》2013,(5):177-177
国家战略是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而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布局,是国家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的重要手段,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深入梳理之后,对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经济、科技、产业等视角下做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地区经济的差异性也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的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使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逐渐上升。总体而言,现在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缓慢,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构建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是面向国家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格局,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基于地区间经济联系和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引入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并有效协调、协同、整合各地区创新系统及其发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结构框架可以表达为要素、空间与环境、子系统组成的三维矩阵。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施的关键因素是:地区间创新功能的合理定位与创新战略匹配;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从区域一体化出发的创新政策体系与政府行为;创新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推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现的主要措施包括:推进经济和要素的集聚;深化产业分工和跨地区产业联动;推进企业生产模式、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型;强化共享性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日益拉大,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1999年,中央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发展战略,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带来了契机。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造成西部经济落后的市场原因,并且提出西部发展的应对策略,促进西部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将是十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针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财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财税分配机制、调整财税权限机制、完善财税扶持机制、规范财税补偿机制和健全财税评价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企业》2008,(5):84-85
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需要根据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协调发展。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润滑剂”和“加速器”。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宏观调控加以有效解决。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部崛起"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部崛起"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中部崛起"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个 完整的战略体系。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从战略定位、区域整合、结构调整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星 《企业经济》2008,(3):171-17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不平衡发展和不同程度的地区差距问题。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应实施以财税政策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区域发展格局的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有必要对改革开放30年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地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的经济体系是由众多区域经济体组合而成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施行的区域差异化的经济发展策略,使得区域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单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十分严重,区域发展的策略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资源分布上的差异,导致区域整体以及内部地区金融发展都存在差异。要想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就必须要分析差异的原因,以及产业的特征。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环渤海区域金融产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和美国对我国的全方位打压,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是应对目前形势的可行性路径,其动力来自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战略需要:我国经济增长得益于融入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能减缓美国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压制效应;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稳步向前,但仍受制于大国博弈等政治因素、合作机制重叠以及区域内民族主义情绪等问题。未来,我国应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远景目标,积极承担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大国责任,深化人文交流和互联互通建设,发挥"一带一路"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平台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小康社会标准并且正在向发达国家的水平线靠近,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导致国家对于不同的地区要制定不同的执行方案。地方政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论文根据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分析了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克修 《经济界》2014,(4):76-90
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建立在地缘经济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内部的优势互补,效应集聚,成本降低和整体利益提高,从而有效提高外部竞争能力。在我国,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地区实施“两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正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赋予了新的内涵,我国不仅要推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合作,而且面对我国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国内各地区发展规划过程中也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经济统计》2008,(11):39-39
今年以来,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下,我国不断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推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地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据调查,今年上半年,我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增速一直居各大区域之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税制改革实施至今已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尤其是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各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现行的税收政策仍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税制改革的要求,以便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方面,未来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关乎着襄樊未来区域经济战略的有效实现;另一方面,物流产业本身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襄樊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高瞻远瞩,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选择合理的发展战略取向和路径,从而奠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