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由于 历史的原因,目前背上了沉重的社会负担,成为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重大包袱,现在看来是相当不公平的。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负担?我个人简单的看法就是国有企业成为超经济的人和办超经济的事。政企不分、企事不分是造成国有企业社会负担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山东淄博市委、市政府停办了已举行过六届的“淄博国际陶瓷玻璃艺术节。”此举一出,舆论鹊起。许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这种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箭双雕之举会半途而废,而当地的老百姓和许多企业却持欢迎态度?!这样的疑问是必然的,但是人们或许不及当地政府明白:靠这种艺术节来繁荣经济的愿望不仅不能实现,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仅未能提高,相反,却增加了当地人民和工商企业的负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得不偿失。老百姓和企业对所谓节会也早有微词。这就给那些热衷于办文化节的地方和企业当头泼了一瓢冷水。同时也促使我们深思:用文化来打经济牌,是否太滥了?是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太好,而企业税外负担过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一、企业税外负担现状企业税外负担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企业办社会负担,主要包括企业办学校、医院和其他公益事业、职工退休养老等开支;二是规费负担,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4.
同属一个项目的前后两个经营者,给企业带来的命运却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本刊今天发表对中外合资天凤、美仓公司的一番探究,发人深思。我们期待人们通过两个公司的沉浮录得到有益的启示.共同把已经办起来的和即将兴办的“三资”企业办好, 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5.
东方 《沪港经济》2002,(3):9-10
温州人会做生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人们在惊叹、佩服温州人经商、办企业的成功之余,不禁会想:温州人与我们同为中国人,为什么他们能成功,而我们却不如他们呢?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企业大批富余人员无法推向社会,相当数量的人员只能通过企业办三产来自我消化。这种安置富余人员类型的三产要不要与母体脱钩(这里所说的脱钩应理解为:界定产权、自主经营、盈亏自负)?实行什么样的脱钩?怎么顺利地推进脱钩?这三个问题可以简括为三个“W”,即“WHY”(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企业负担问题=●魏杰徐有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北京,10087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给国有企业留下的重要历史“遗产”,就是给企业背上了各种极为沉重的负担。这些负担主要包括冗员负担,退休金负担,债务负担,非经济负担,办社会负担,技术改造负担等。国有...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革有一个绕不过去的敏感话题 ,就是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他认为 ,我们谈国有资产流失有两个误区。一是出售恐惧症 ,现在搞到一说卖企业就是流失 ,实际上卖仅仅是财富形态的转化 ,并不一定是流失。比如说 ,我过去拥有厂房、土地 ,现在变成现金 ,这怎么叫流失?为什么有出售恐惧症?他认为主要是存在着生产型经营和资本型经营的思维差异。办一个企业 ,向社会提供产品或者劳务 ,来获取利润 ,这叫生产型经营 ,而买卖资产、买卖企业来获得利润 ,叫资本型经营。比如说 ,我有一家企业 ,我就可以考虑 :是把企业卖了赢利 ,还是自己经营更赚…  相似文献   

9.
如果以省为统计单位的村均债务超过100万,一定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惊讶与不解。一个村,1000多名村民,一年负担的税费总额还不到10万元,怎么可能有百万元以上债务?如何承担得起百万元以上的债务?整个社会也一定因此关心,这么多的村级债务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  相似文献   

10.
王家成 《中国西部》2013,(12):108-108
怎么才能为中小学生减负?北师大副校长葛剑平委员今年写了一份提案,试着给这种"社会病"开药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科学施教,综合治理。""减负,减负,负担越减越重。"怎么才能为中小学生减负?北师大副校长葛剑平委员今年写了一份提案,试着给这种"社会病"开药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科学施教,综合治理。"作为一名基层中小  相似文献   

11.
企业办社会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承担的公益型的社会职能,如企业自办中、小学校,自办卫生机构,负担社区治安、街道居委会、绿化、公共交通等;二是企业承担的福利型的社会职能,如企业负责职工住房修建及管理,企业自办职工宿舍、食堂。生活区浴室,托儿所.招待所.文化宫、老年活动中心等后勤服务单位;三是企业离退休人员及富余人员的费用支出。 企业办社会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形成庞大的非生产经营人员队伍,该部分人员的工资、劳保、福利、人事管理等都对企业形成了压力,同时对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造成困难和障碍,分散了企业的精力,使企业无法集中力量从事主业生产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在法律社会中,人们依凭法律而生活。法律划定了行为的界限,规定了行为的后果。人们普遍确信:法律是明确的、具体的,法律给每一个案件都提供了答案,法院的职责就是发现法律、宣告答案。然而,法律是否完整无缺、"天衣无缝",对每一个行为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惟一正确的答案?遇到下面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13.
企业办社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办社会已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桎梏。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办社会职能包袱沉重,导致深化改革矛盾重重,健康发展步履艰难。因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四年过去了,分离企业办社会的工作进展缓慢,部分老字号的国有大企业仍在负重爬行,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企业办社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企业改制后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期望和现实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距离?是这些改制企业本身就不具备发展的条件呢,还是这些企业在改制的设计上就存在缺陷?这些问题一直是改制企业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主要是想谈一些融资的问题,怎么为中美经济融资.为什么谈融资的问题呢?我们发觉在现代市场经济里面,所有各种各样的政治、社会、经济矛盾最后都会集中表现在金融领域里面.  相似文献   

16.
增强企业活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中心,现在召开这个会议讨论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搞活企业来增强企业活力的问题,正是时候,意义重要,我表示支持。为什么要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活力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如何达到?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企业是国民经济细胞,细胞不活,整个国民经济活不起来。增强企业活力的目标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要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日渐暴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办社会”给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何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将“包袱”变为企业新的发展极,成为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讨论腐败问题时,人们愤怒之余,往往将希望寄托在法律上,或者,将腐败分子的横行无忌归咎于立法的不完善和司法的不严厉,尤其是司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人们相信,只要法网密不透风,执法重拳出击,腐败分子将无处逃逸,反腐败,岂非轻而易举? 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关于反腐败的法律并不少,中央也三令五申,可谓法网密布,相关的民事、刑事惩罚也规定得既严厉又明确,但是,为什么腐败现象屡禁  相似文献   

19.
俞雷 《西部论丛》2005,(4):81-82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管理思想、管理工具愈来愈多的今天,企业的腐败与官僚却与日俱增?为什么在老板们“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的时候,企业管理还是摆脱不了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现实?为什么商学院教授和管理畅销书作者不多久就会抛出一些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诸如“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20.
"建议宗庆后先生向支持您的中国人民大众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办那么多离岸公司?""宗庆后不是天天说娃哈哈是民族企业吗,现在怎么全是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我原来不了解,也觉得理所当然支持国人。现在......我不知道娃哈哈到底是谁的了!?""没有达能这个‘坏蛋’,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宗庆后妄图把资产转移到国外,把包袱留给国人呢?""希望国资委介入,不允许任何人瓜分国有资产,但也决不给任何外国公司占到便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