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村股份合作制发展的新走向●江华邹帆股份合作制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变革的又一新的创举,它对推动农村生产力的进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发展也逐步走向了多层次和...  相似文献   

2.
自1987年国务院确定首批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区后,各地纷纷探索试行,尽管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行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实践证明: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一项深层次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社会长的治久安的重大举措。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得与失进行了总结思考。  相似文献   

3.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本文就有关问题谈点看法。 一、实践意义 (一)发展股份合作制,有利于全社会、全方位筹措、组织、吸纳各类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形成新的生产力。 (二)发展股份合作制,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加速农村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接。  相似文献   

4.
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张谷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目前已成为我国各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结合各地实际,合理推广农村股份合作制,事实上已成为我国各地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稳定与发展的新步骤。一、农村股份合作制产生的经济前提农村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根源1 在农村实行股份合作制经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农民在为自己求生存、图发展的探索中 ,大胆“拿来”股份制这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 ,并与中国国情 ,特别是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开展股份合作制实践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 ,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之后 ,我国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又一伟大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和其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实施 ,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调…  相似文献   

6.
(一) 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深入贯彻,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在全国迅速发展。上海郊区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也已基本上遍及农村各乡镇,发展势头正方兴未艾。 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兴起,决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客规必然性的。这一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之所以会在农村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有许多优点:一是  相似文献   

7.
广东农村股份合作制发展问题研究何华平由于广东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使广东的农村股份合作制率先进入一个新的转折阶段。实践已发展到要求广东股份合作制经济遵循科学的生产力规律,突破思想与理论束缚,更快更好地进入新阶段。本文试图用生产力经济学和现代产权...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 近年来,佛山市大力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目前,全市已有80%的农村社区完成了股份合作组织的组建工作。实行社区股份合作制,创新了农村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大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桂发[1997]8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农村股份合作制是一种集股份制与合作制优点于一体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形式,它适应当前农村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的觉悟程度,具有很大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由于农村股份合…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以来,一种被称之为“股份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在我国农村悄然兴起。截止1994年,全国已发展到了几百万个,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这种不见于经传的股份合作制在我国农村的推行之快,覆盖之广,已经引起了我国产业、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和合作制特征于一体的崭新经济组织和财产制度。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伟大创举。它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 农村股份合作制发育于80年代中期经济较活跃的地区,到80年代末,由于股份合作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于是由沿海向内地、由平原向山区、由农村向城市、由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迅速推进,受到各方人士的关注。到1990年和1997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目前城乡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这些话为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上海近郊闵行区虹桥镇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把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逐步改制为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实业公司,对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此,我们作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清远市在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中,遵循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引导和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至1995年10月上旬,全市农村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3556个,股本总额18.21亿元,形成农村新的生产力,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本文试从信用原理角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试论农村股份合作制原理●王立诚合作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不单是生产关系的社会化,更重要的是生产力的社会化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就是一种合作制,而不是纯粹的股份制,只是吸收了股份制的某些组织方法而已。合作制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应有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几个理论问题贾文林农村股份合作制就是农民用入股的办法,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兴办合作企业,以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组织。这种组织从80年代末期以来,已在我国农村以加速度的步伐,呈蓬勃发展之势。为了引导这...  相似文献   

16.
广东农村股份合作制稳定发展江华,邹帆农村股份合作制是随农村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制度。农村股份合作制产生的时间虽不长,但它已对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经营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分配制度的完善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农村经济增...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农村集体共有产权制度日益曝露出产权虚置、产权权能残缺、产权主体缺位、非产权主体越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集体资产迅速增长的发达农村地区更加突出,因此各地纷纷进行了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本文在详细分析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清产核资、股权设置、股权管理、收益分配、组织重构等一系列过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股份合作制改革应按照建立产权清晰的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新型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股权权能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司化改造顺序渐进性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农村股份合作制始于80年代末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推行,这一改革早已远远超出了狭义的经营管理方式的范畴,实质上成为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迁,它与现实生产力相结合.触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研究和解决农村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深化农村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股份合作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 股份合作制,是农民组织起来走向市场经济的新的决策。由于它的产生适应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生产力有重大促进作用,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一当露头,便为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澄清了种种疑虑,直接催生了股份合作制大面积的空前生长。惊喜之余,现实的人们也在探讨:它何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营管理》2007,(5):21-22
编者按:为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完善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分配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明确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面把握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内容和程序,推动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现将主要内容摘编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