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GM(1,1)的四川生猪及猪肉生产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生猪养殖及猪肉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89—2006年度四川省生猪和猪肉相关数据,运用GM(1,1)建立了生产模型并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加强四川生猪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最重要的肉食品来源,占我国肉类总消费量的62.5%,在饮食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养猪业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基础产业,具有"猪粮安天下"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猪肉需求总量仍将继续刚性增长,但受资源环境约束、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生猪疫病防控  相似文献   

3.
《中国合作经济》2009,(4):32-33
河南省发改委组织调研组.对河南、上海等地生猪、猪肉生产流通各环节进行了全程跟踪。从调查看.生猪生产和猪肉销售的总体效益较好,但生产流通环节过多,利益分配相差较大,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猪粮安天下"。在我国,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探寻生猪供需的深层次因素,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速览     
猪肉又坐过山车生猪生产全面亏损——危险信号发出搜猪网推出的soozhu-中国生猪市场预警系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的2010年第13周,全国生猪市场进一步深入严重亏损区,猪粮比价跌破5:1,养殖盈利水平已经跌至每头亏损180元,成为2006年亏  相似文献   

6.
从6月份开始一路高涨的猪肉价格,近期终于有所回落。8月29日,国家商务部发布的监测显示,前一周鲜猪肉价格下跌3.3%,连续3周出现回落。随着各项鼓励生猪养殖政策的落实,国内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批发价格均出现回落。[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赵汴 《改革与战略》2011,27(11):68-70
2007年以来,为鼓励生猪生产、稳定猪肉价格,我国积极推进政策性生猪保险制度,并不断完善政策性生猪保险的补贴政策,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策性生猪保险的经营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章认为,政策性生猪保险运行中在政策定位、参保意识和经营绩效等方面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优化我国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对策建议,即强化宣传工作、完善保险产品、逐步推行强制保险制度、提高保险公司运营水平和强化各部门联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猪肉价格牵动着人们的神经,高企数月的猪肉价格何时才能“降温”成了公众近日热议的话题。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说,“此次生猪价格持续上涨是养殖成本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9.
1、背景技术生猪养殖技术通常是在固定砖混房舍内,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中饲养,选定地址在房前屋后,人畜共处,环境恶化,当前国内外推行的规模化,工厂化的生猪养殖占地面积大而且集中,污粪处理难,而且投资特别巨大。虽然应用了全价配合饲料,生猪生长快,但是猪肉品质下降,肉质结构疏松,口感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2月初,大连市生猪收购价格直线下降,今年1月23日已跌至3元/公斤左右。而市场猪肉价格打破"年节上扬"常规,春节不升反降,1月下旬市肉联厂猪后肘零售价格仅为4.90元/公斤。据对普湾新区兴隆猪厂、旅顺稽丰牧业有限公司、金州亮甲店、庄河吴炉镇等地生猪养殖大户跟踪调查情况显示,生产成  相似文献   

11.
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行为对于从源头上保障猪肉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给出了养猪场户质量安全行为的概念与特点,重点从投入品采购、疫病防疫、养殖档案、动物福利和合作协调等5方面阐述了供应链环境下养猪场户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内容与作用,针对目前养猪场户质量安全行为存在的问题,从增强意识、提高能力、加强监管和营造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和规范供应链环境下养猪场户质量安全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山东省莱西市、海阳市、安丘市等地区桑蚕养殖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山东省桑蚕养殖投入产出特征与技术供需情况。结论如下:桑树品种、桑蚕养殖类型以及饲养模式较为单一,尚未达到桑蚕的多样化养殖;桑蚕培育尚未达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绝大多数农户对省工机械技术、提升蚕丝品质品种技术具有较高的需求意愿;当前桑蚕养殖技术供给推广尚未能够达到持续性、系统性的供给;技术供给途径主要依赖基层农技推广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其他技术推广方式仍然未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食品安全的全产业链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大食品安全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在原始生产、农庄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三种不同生产方式基础上链条、群落、环境的不同,指出农业产业链应建立在人类食物链、生物链之上;进而指出食品安全应以生态安全为基础,全产业链通过打通行业壁垒和实施全过程控制,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无污染。资源驱动型、市场主导型、技术主导型三种产业链由低到高构成产业链金字塔,其关键点分别为优质原产地、渠道品牌、技术,并分别以资源董事、市场董事、技术董事为核心,构建相应产业链治理模式。最后就大食品安全与全产业链治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海燕 《特区经济》2014,(12):127-129
安全文化问题伴随社会始终。我国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手段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手段转变过程中,以先进的安全文化做指导,找到本质与根源,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本文将从国际企业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希望就安全文化建设问题给我国企业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5.
贾伟强  贾仁安 《乡镇经济》2005,(12):12-13,35
本文通过对萍乡市排上生猪养殖协会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农民协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发挥了协会统一经营的功能,为分散的农户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地调动农户分散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户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本文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农民协会统分结合经营模式的成功在于借助于组织实现了农户对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的节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西部地区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地区1 285名60岁以上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西部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53.38±7.77,自评分为77.50±12.46,生活质量与自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6。三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自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自评分及各领域得分均最低,且家庭和社区养老模式下无差异(P0.05);2三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为环境最低,各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的相关性最大。为提高西部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应进一步加大社区和机构养老的建设投入力度,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改善和完善其居住环境和养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这对企业经营者的政策水平、技术素质、责任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入手,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通过企业经营者的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减少和控制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的背景下,从第一责任人地方官员视角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中国地级市数据样本,结合烙印理论,从地区间策略互动视角研究了地方官员涉农经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使用零膨胀泊松模型检验显示,有涉农经历的地方官员对本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具有持续性,并随着地方官员涉农程度的增加影响更加明显;第二,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表明,地方官员涉农经历对邻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规模、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下,地方官员涉农经历对邻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不同类型的涉农经历中乡镇工作经历的空间溢出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从地方官员的角度对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依据,可以通过涉农经历官员的交流任职或加强对官员涉农经历的培养,以期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论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的质量控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对于从源头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的概念和内涵,重点从投入品、疫病防控、养殖档案、动物福利、设施配置和合作协调等六方面阐述了质量控制行为的内容与作用,针对目前奶牛养殖场户实施质量控制行为的困境,从宣传、教育、扶持和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改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令人担忧,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论述了只有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