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所谓出租汽车挂靠经营,就是社会上个人购置的车辆挂靠到公司经营。多年的经营实践证明,挂靠经营方式弊多利少。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挂靠经营个体车与挂靠公司是合作关系。公司既没有车辆产权,又没有对司机的人事管理权。车主经常不服从公司管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路运输》2009,(9):41-41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 我们在执法中发现,一辆河北籍面包车,定点接送钢厂工人上下班,此车没有道路运输证,我们把它作为“黑出租”查扣,但车主拿出了挂靠于某汽车租赁公司的书面协议(协议规定:本车产权及牌照产权归车主所有,营运所有权归租赁公司所有。挂靠期间,租赁公司向车主收取该车租赁收入20%的管理费)。请问,这辆面包车的经营行为是否合法,与租赁公司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我们应如何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前,客车挂靠经营形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挂靠在乡镇街道单位。由个体客运户自购客车,申请获得客运线路经营权,与乡镇或街道单位协商后挂靠其名下,以其名义经营,这是客运市场放开后依靠社会力量发展客运的一种形式。二是挂靠在国有运输企业。有些国企将车辆产权出售给职工,职工以国有运输企业名义继续从事客运,也有一部分是社会人员自购客车挂靠在国有运输企业,缴纳定额管理费或线路使用费。三是挂靠在一些无客运经营资质的车行、公司,车主向挂靠企业缴纳挂靠管理费。以甘肃武威市为例,全市三县一区共有营运客车858辆、经营业户682户、营运线路883条,车辆产权全部为经营者个人所有。其中挂靠在市、县(市)运输公司经营的车辆有335辆,经营运输公司的客运线路79条,每辆客车每月向运输公司缴纳管理费200元—400元不等;挂靠在乡镇或街道单位的车辆有411辆,多数经营市内或县(区)内短途客运线路,共占用营运线路137条,挂靠单位基本上没有向车主收取费用;挂靠在市县(内)车行等企业的车辆112辆,占用客运线路110条,每辆客车每月向挂靠企业缴纳管理费30元—150元不等。除乡镇街道挂靠单位对挂靠客车不收费不管理外,其他挂靠企业均重收费轻管理,甚至只收费不管理。这些车辆大多“单打一”经营,对市场缺乏风险意识,既无力承担重大交通事故的损失,又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刘某有一辆重型仓栅式货车,将其挂靠在湖南省衡阳县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名下。该运输公司向刘某收取一定的保证金和挂靠费,要求刘某遵守公司制度,接受调度、管理。在挂靠期间,刘某驾驶货车承接运输任务时,将杨某撞倒致其受伤。公安交管部门认定,刘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扣除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责任后,杨某因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合计14万余元。  相似文献   

5.
一、客车挂靠经营的基本特性 客车挂靠经营是全同道路客运市场经营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客车挂靠经营是指客运企业出租客运班线经营权,由车主自行出资购车经营,并收取管理费的方式。挂靠经营具有以下特征:在车辆产权关系上,挂靠车辆的全部或部分产权属于挂靠车主所有,但车辆有关证照登记仍为运输企业;在客运线路经营权所有关系上,挂靠车辆的客运线路经营权大多为运输企业所有;在司乘人员与运输企业的劳动关系上,企业没有依照《劳动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司乘人员不享受《劳动法》赋予职工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挂靠不靠谱 挂靠经营,最早流行于道路客货运输,逐渐存在于驾培业。驾培业的井喷式发展,使挂靠经营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时过境迁,驾培已不比当年。暴利已成为历史,微利已来到当前。挂靠经营的负面影响,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道路运输行业清理挂靠经营的声音,从未停止过。特别是2005年8月1日开始施行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有关“禁止挂靠经营”的规定,将持续十数年的挂靠经营明确界定为违规,将以挂靠经营为主要经营模式的道路运输企业推向尴尬境地。挂靠经营,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殊行业产物,明显不符合法规要求,影响了道路运输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道路运输市场的全面放开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挂靠经营,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清理挂靠经营的要求和呼声日渐高涨,在近几年的大规模的道路运输市场整治中,清理挂靠经营已成为重点内容之一。2005年实施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明令禁止挂靠经营。但是挂靠经营仍然普遍存在,道路客运业尤为严重,影响了道路运输的健康发展。清理挂靠经营是行管部门和运输企业的一大难题。难在何处?主要是两点:一是挂靠经营相当普遍。全国各个运输企业或多或少存在挂靠经营,甚至相当多的运输企业的生存取决于挂靠经营,挂靠经营不存在,其生财之路就会断绝。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产权、经营权置换和经营者安置成本巨大,矛盾突出。把挂靠经营转换为公车公营,企业需要充裕的资金,原有的车主、从业人员需要得到妥善的安置。现实是企业最缺的是资金,社会最缺的是致富和就业岗位。稍有不慎.矛盾就会井喷.影响社会稳定。面对这一难题,有的行管机构和运输企业畏难情绪严重,等待观望,甚至变相抵制。但是大多数行管机构和运输企业敢于正视现实,迎难而上,积极探索解决之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从全国公路客运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挂靠车辆对客运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挂靠车的弊病愈益显现:经营管理难度大,服务质量差,安全隐患多。客运市场集约化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促使客运企业走向集约化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今年年初,交通部提出,要用3~5年的时间,对挂靠车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最终达到所有客运线路挂靠车辆清理完毕,客运车辆基本实现集约化经营。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交流交往日益扩大,出行及…  相似文献   

10.
当前,挂靠经营是道路运输市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市县中小运输企业的车辆十有八九是挂靠车辆,企业实际上是一个空壳。交通部自2000年就提出要全面清理挂靠车辆,几年来各地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挂靠经营有哪些危害,挂靠经营为何久治无效,清理工作难在何处,挂靠车辆何去何从,成为业内人士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道路客运挂靠车安全管理障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资料本文以某一国有大型道路运输企业的挂靠车情况作为论证的基本资料。该企业按照交通主管部门的要求,采取公司化经营的方法,对社会经营车辆进行相应的经营整合。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在2004年以前运输挂靠经营尚可称为自发性市场行为的话,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相继实施后,这种行为就具有违法性质而应该依法加以治理了。笔者通过对运输挂靠特别是客运挂靠经营中的关系、其衍生弊端的原因及治理途径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希望阐明以下主要观点:运输企业与挂靠人以订立合同的方式允许挂靠人以企业名义从事客运经营业务,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运输经营者在挂靠关系中的角色异化,是挂靠经营造成种种乱相和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道路客运企业为了更好地参与客运市场竞争,大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原因和企业运行制度设计缺陷等因素影响,当前道路客运企业名下的客车大都是挂靠车和承包车。道路客运企业与经营业主(挂靠、承包车主)的关系仅靠一纸合同的约束,对其名下车辆驾驶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驾驶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对私家车挂靠经营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性规定。一些被挂靠公司认为,自己并非实际经营人,谁出事谁担责,有的还以合同约定方式来免除责任、规避法律(而对挂靠车辆疏于管理),殊不知一旦发生事故,难脱干系。一、挂靠经营运蔬菜受损,名义车主连带赔偿【案例】刘某驾驶满载蔬菜的货车(挂靠在某运输公司名下)行驶途中突然失控,造成自己受伤及货物不同程度受损的单方交通事故。经交警认定,刘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案经货主曹某起诉。法院判决:由被告刘某和其货车所挂靠的运输公司予以全额连带赔偿。【评析】挂靠经营违反了《道路运输条例》等行政法规的规定,被挂靠公司有经营之名而无经营之实,疏于对驾驶人员的培训及车辆运行安全的管理。而独立的挂靠个体承担能力也有限,这极大地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也造成了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15.
所谓船髓“挂靠近营”是指船舶所有人通过交纳一定的挂靠赞,以所挂靠的公司(企业)名义自己经营的一种船舶油运输经营现象我们按照船舶国籍证书和营运证上写的所有人名称的区分为两种:一是纯挂靠形式(明挂).即船舶所有人名称写的是船主本人.经营人写的是企业:二是半挂靠形式(暗挂)、即船舶产权是船主和企业各占一定的比例,船舶所有人名称写的是企业经营人写的是企业.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道路运输业中,挂靠经营是指车辆所有人将车辆注册在企业名下从事经营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挂靠经营的弊端日益暴露。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美国道路运输市场的两种主要运营模式,希望能为解决我国道路运输车辆挂靠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挂靠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总的来说弊大于利,不仅妨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和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被挂靠企业还容易因车辆产权不明晰而遭受损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影响车辆挂靠经营合同效力认定的复杂因素 车辆挂靠经营,通常是指运输企业(被挂靠人)与其它民事主体(挂靠人)以合同约定,由其它民事主体出资购置机动车辆和雇请驾驶员,以运输企业名义从事运输经营业务并向运输企业缴纳一定费用的经营形式。车辆挂靠经营行为的存在,在理论与实践中均是围绕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双方签订的车辆挂靠经营合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如何降低海南区间班线客运(挂靠)经营(以下简称为“挂靠经营”)的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尤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挂靠经营”的实际案例,谈谈如何降低其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挂靠经营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彻底清理和取缔道路运输挂靠经营的步伐亟待加快。一、道路运输挂靠经营的现状道路运输挂靠经营,是指挂靠方(即车辆所有人)将其车辆挂靠到被挂靠方(即道路运输企业)名义下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种经营行为和方式,通常是个人出资购买车辆,在进行车辆登记时,行车证上车辆户主位置登记为被挂靠方的单位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