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物流产业集团的现代物流经营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是云南省大型的流通企业,在云南省物流企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和典型性。它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及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云南省的物流企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分析了云南物流产业集团经营模式成功改革的道路,并针对其改革后依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物流发展的大趋势,对云南物流产业集团如何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焦点     
动态何黎明到云南物流产业集团调研8月2~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应邀到云南物流产业集团调研。调研期间,何黎明与集团班子成员座谈并实地察看了集团所属几家企业。何黎明充分肯定了云南物流产业集团近年来改革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绩。希望集团认真分析研判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市场变化趋势,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稳中求进,实现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云南物流  相似文献   

3.
刘卫华 《物流科技》2007,30(8):73-77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企业的国际化。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全面开放.我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在国际化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增强竞争和生存能力。本文首先总结了物流产业国际化的特征.即我国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目标.然后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碍,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物流科技》2008,31(12):37-37
近日.由上海市物流学会和上海市物流协会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与物流发展”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与会人士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确立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并已成为国际物流业的重要枢纽,同时物流行业组织和学术团体的作用也得到了发挥.为上海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1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征是:1.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  相似文献   

6.
杨思怡 《物流科技》2020,(1):121-123
随着我国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花卉物流产业逐步从传统的物流行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项独立的物流产业。然而花卉物流发展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平坦,其在演进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云南锦苑花卉企业为案例,分析其在花卉运输过程中各个物流环节出现的问题,从简化花卉出口报关报检手续、提高花卉冷链运输技术、提升花卉物流整体性的流程优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物流业是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产业之一,也是云南省经济发展计划中要着重打造的优势新型产业之一,基于这样的背景,采用AHP-SWOT法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云南智能物流发展策略,提出了通过加强政府引导机制,强化区域物流合作,落实行业配套法规,提高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效率等手段,以实现云南物流产业的振兴和转型升级,实现云南地方经济发展腾飞。  相似文献   

8.
李太平  李俊龙  陈月红 《物流科技》2006,29(12):109-111
物流租赁业是一项高效率、高环保、高就业、高回报、引领中国物流标准化进程、支撑物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兴服务行业.当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江苏省率先发展物流租赁服务业的优势和外资在我国的动向.认为当前是江苏省产业界率先投资发展谊行业的最佳时机,并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的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形态.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并引起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且受资源及环境等影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有长短。如何正确地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是企业制定外包策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界定逆向物流以及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概念及类型,从国家、企业和社会三方面说明云南构建报废汽车逆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然后从云南该体系的发展现状着手,找出不足。最后具体结合云南报废汽车逆向物流产业的特点,对构建云南报废汽车逆向物流体系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物流产业是当今世界上方兴未艾的流通服务业。我国相当长时期内是“重生产、轻流通”的。因此,对物流的研究必然滞后。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了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其贸易中的任何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虽然电子商务自身的特点已广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仍有失偏颇,对其所涵盖的范围尚没有统一规范的认识。 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由…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当前仍处在初级阶段,如果沿用渐进式升级的产业演化模式.将会持续滞后于物流产业先进国家。本文阐述了先进国家物流产业演化的一般过程。论证了我国的物流产业要追赶乃王超越先进国家.就需要充分发挥我国在物流产业方面的后发优势.学习和模仿先进国家积累的制度知识和技术知识,主动调整我国物流产业政策,通过采取促进和推动第四方物流、整合和带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最终实现我国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相似文献   

13.
《物流时代》2012,(12):101-101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能力巨大物流.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规划之一,也是国家产业振兴的基础钢铁和物流业的发展,是武汉乃至中部实现崛起战略的关键所在武汉.中国中部现代物流枢纽,同时也是钢铁生产之都、钢铁消费市场重点区域和中西部市场辐射源区,其赶辰钢铁和物流充分融合的现代金鸽物流服务业,拥有坚实的产业资源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国长江金属交易中心,应时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铁路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慧 《物流科技》2007,30(8):52-53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物流产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现代物流正在逐步代替传统的运输服务和货运代理.以先进的科技信息和快速优质的服务理念.以各种先进快速的交通工具和全新的管理模式为载体进入物流输运市场.成了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铁路自身既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运输部门.又是社会物流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它的生产过程对社会物流起着先导作用.因此铁路物流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被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物流产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政府和企业的现代物流意识迅速增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物流设备和物流技术提升了科技含量,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发生很大转变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久富 《物流科技》2006,29(7):39-42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和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的组织体系、战略布局和物流产业一体化机制等方面对长三角物流产业联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物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和滞后现象,还处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对如何适应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的物流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谷晓冬 《物流科技》2009,32(10):4-5
随着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合作加强.共同发展,物流金融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为了增强自身在行业的竞争力,已经把物流金融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产业形成的方式之一,更好地了解产业融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流金融业发展的原因及趋势。通过介绍产业融合的定义和动因来分析物流业与金融业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万强  王博 《物流科技》2006,29(8):49-50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物流信息化是促进我国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实现现代物流运作的关键环节。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突破物流信息化“瓶颈”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物流科技》2009,32(6):136-136
扬州市物流协会完成了会长单位竞聘.三笑物流当选为会长单位,并通过了现代物流协会章程,标志着扬州市现代物流企业走上了抱团发展之路.近年来.扬州市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事物流产业的企业多达200多家,为了整合各种物流资源.培育物流需求市场,加强行业内部企业之间、供需双方之间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扬州市成立了扬州现代物流协会.以加强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