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台北《中华时报》的记者曾问余秋雨:“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余秋雨毫不犹豫地回答:“苏东坡”.为什么有这种偏爱呢?拜读完《苏东坡传》(林语堂著;张振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后,我找寻到了答案,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相似文献   

2.
王哲 《中国报道》2014,(2):74-75
与丝绸之路相同的是,“广州之路”是桥梁,是纽带;不同的是,一个是东西方文明的纽带,一个是沟通欧亚澳的桥梁。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南航梦是民航强国之梦。  相似文献   

3.
张晓伟 《发展》2012,(1):96-97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标准贯彻工作,是一场自上而下持续改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过程。企业开展QES标准贯彻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系统策划是核心,流程优化是重点,全员参与是前提,检查督促是手段,信息化是支撑,持续改进是精髓。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重点,加强法制建设是关键,转变政府职能是保证。  相似文献   

5.
郭旭龙 《魅力中国》2014,(27):250-250
安全生产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安全就是企业的效益,是生命、是科学,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而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所以,加强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赖以维系的最基本保障,也是班组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实现科学发展的意义当前,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把图书馆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起来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吕途  刘佩 《走向世界》2007,(22):91-91
有人说,男人二十是原材料,三十是半成品,四十是成品,五十是精品,六十是极品,七十是仙品,八十是神品。这种划分未免草率了些,年龄哪里是划分男人资质的标准?有的男人,大半辈子都是半成品,60岁之后哪里是极品,简直就是废品了,再过二三十年,就只能当纪念品了。  相似文献   

8.
朱庆宝 《黑河学刊》2013,(3):191-19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对国际经验教训的总结;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和谐社会是生产力发达,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各阶层关系融洽的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是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是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转型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的科学体系转型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的科学体系。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是一次大转型,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次社会整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城乡融合,包括制度融合和市场融合。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必然要求,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二元结构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制度创新是关键,城镇化是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中,有四种风云人物。一种是科学家,他们是探索世界奥秘,发现真理,出主意的智囊人物,第二种是工程师,他们是把科学变成生产力的实践者;第三种是企业家,他们是实现生产力,推动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组织者;第四种是政治家,他们是社会的管理者与协调者。这四种人物,都是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12,(10):40-43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何提出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  相似文献   

13.
张思 《中国报道》2010,(12):103-103
"80年代是一切从头开始、英雄不问来路的时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是求贤若渴的时代,是充满激情畅想的时代,是物质匮乏、精神饱满的时代,是经济学家没有和商人结合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家风小故事     
<正>家风,是勤俭,是正派,是侠义,是担当,是仁爱,是奉献,是社会活动的综合素养……家风的含义可谓万千,无所不包,很难说具体是什么,但它表现出来的又是具体的。家风,是家族文化和家庭教育中主要载体,人生中,能力、机会、情商和智商只决定你的位置,家风,将决定你的人生走向。下面讲两个小故事,从中品味家风的内涵。一群孩子去偷摘邻居的苹果,事后邻居发现苹果被盗,只是怀疑,没有证据显示是哪些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主题,也是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中国特色和谐教育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是加快科学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6.
重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的召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现实的需要.高校要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树立均衡发展观是先决条件,搞好教学改革是关键,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重心,注重实践是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  相似文献   

17.
家,是人们劳作后安歇缓气的居室;家,是一家老小奔忙后相聚团圆的地方;家,是繁衍后代,抚育儿女的场所;家是人类社会,大千世界最小的构成单位;家,是漂泊者温馨的港湾,是亲情人群幸福的巢窝.  相似文献   

18.
梁圣杰 《黑河学刊》2013,(3):116-117
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教师的职业更是幸福的;幸福是人生的主题,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职业的人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教师职业的幸福是独有的,是其他职业所不能体会到的,教师职业的幸福来源于课堂,来源于学生的成长,来源于自身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一、改制是转制的前提和基础国有企业转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是由体制、机制组成。机制是由体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体制就会有什么样的机制,体制不改变,机制是无法转换的。实施这项工程的前提是首先进行企业改制,然后才是转制,形成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因...  相似文献   

20.
先说资本市场是什么?一些人说资本市场是融资场所,我个人认为这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大家的参与,钱从哪儿来?如果仅仅是融资,谁把这个钱给你?资本市场有四大功能,第一是为了已经进来的人的退出,第二才是融资,第三是投资,第四是投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