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石油供应安全是确保国家经济得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国内石油产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使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出现了新的问题。我国应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强海军建设保障海上通道安全以及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等措施来的构建石油安全的有效屏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从原来的石油出口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8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达2.67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超过50%.对进口石油的高依存度已成为我国能源现状的不争事实.本文将在研究石油进口现状基础上,分析石油进口高依存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石油是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的资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振兴和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解决石油安全问题,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建立起一个综合的安全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能源替代、节约和来源进口多元化,还应该涵盖建立石油储备和发展石油期货等措施,从各个方面来确保供给来源,规避价格风险,维护我国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正逐年上升.2006年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达到47%,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到2030年将达到77%.我国的石油安全供应问题正日益紧迫.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一种战略性资源,石油的供给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石油安全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我国能源优质化的加强及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仅靠国内石油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的石油进口正在迅速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对我国石油能源供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油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进口依存度的增加和油价的频繁大幅波动、进口来源过于依赖中东和进口运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的现状,使我国石油进口面临巨大的风险。为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全球石油资源;大力推进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以化解石油进口风险、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7.
郭琳 《经济研究导刊》2009,(11):193-195
日本是处于世界第三住的石油消费大国,对石油资源依赖性很高。较高的石油进口依存度使日本的石油安全形势严峻,受石油危机影响较大。日本政府已经认识到石油安全问题,并采取了不同的石油安全战略来解决,取得了显著效果。与日本相同,我国也是石油消费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石油,石油安全也面临着各种危险。因此,日本石油安全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制定石油安全对策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界石油危机背景下的我国能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石油危机的困扰.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危机必定会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石油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世界石油危机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此为切入点,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石油供求及波动趋势,对我国石油安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能源安全受到了一定威胁,但仍能维持;但如果进口保持现有趋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保障石油安全将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我国石油资源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从我国石油资源相对不足、石油供需矛盾尖锐、进口渠道单一、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缺乏石油战略储备等五个方面分析导致我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提高国内原油产量、增加进口渠道、提高石油利用率、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开发利用新能源等五个方面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起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总体趋势逐年上升口2009年我国原油净进口石油达到2.04亿吨,2010年为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连续两年超过舆论认为的50%安全防线。中国工程院2030~2050年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作出预测,即使是在低需求的情景下,  相似文献   

11.
从石油的金融属性看我国石油价格与国际接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期货定价的金融属性是现代金融理论和国际石油市场共同发展的结果,然而,通过金融市场控制石油定价权符合西方垄断利益,石油美元体制操纵原油价格,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监管存在漏洞,投机活动助推国际期货油价.国际油价的暴涨暴跌掩盖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低下,多次造成油荒.同时,油价接轨形成的巨额利润作为境外上市公司利润分红.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石油的国际定价机制面临重大改革,要逐步加强产油国、消费国的直接对接,形成与美国主导的能源金融体系抗衡的力量,夺取石油定价权.中国石油价格不应当毫无防范地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接轨,任由国际投机势力宰割.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危机对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经济危机对哈萨克斯坦的影响广泛且剧烈,在短时期内,作为哈萨克斯坦贸易收入和国际收入主要来源与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资源产业的收入大幅度缩减,这势必对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震荡。对此,哈萨克斯坦采取石油减产保价、通过财政注资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稳定金融系统等途径抗御此次经济危机,将经济危机冲击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而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微乎其微的价格话语权与自身石油大买家的地位极不相称。石油进口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动荡局面下的价格风险以及相对进口价格较高的被动局面。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石油进口价格的困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中国石油进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国内石油市场现状,从石油进口成本出发,分析了中国石油进口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伊朗的紧张局势左右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并呈现剧烈震荡的格局。美国以怀疑伊朗试图发展核武器为由,不断对伊朗进行制裁,其真实目的是控制石油资源且石油必须以美元结算。俄罗斯是伊朗在中东地区的传统贸易伙伴,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围绕“石油美元”这一焦点问题与美国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和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应积极寻找各种对策以稳定伊朗局势。  相似文献   

15.
将Web技术与商务智能相结合,设计了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风险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架构,通过分析架构中的主要模块及其功能,阐述了该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工作机制和系统开发设计。最后,通过一个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经济风险评价案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智能性、可操作性和可视性。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使能源安全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作为重要的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在寻求能源方面存在竞争的现实,但也存在合作的机遇。石油进口大国合作有利于抑制过高的油价,可以避免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建立石油进口国组织,共同参与海外油气开发和管道建设以及在节能环保领域开展合作是合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国际油价的剧烈变动并非是由供求关系变化引起。国际油价暴涨对发达国家和国际大资本有利。考虑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中国将可能是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最主要受害国。中国石油进口的增长速度要远比前期估计快得多。我们需要有一支采用金融化操作方式、介入投机性运作、从事风险贸易的强大力量,一方面从市场的价格波动中博取更多国际比较收益,另一方面保证对国内需求的均衡供给。  相似文献   

18.
油气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将有效的促进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确立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与思路的基础上,选取2001—2008年我国石油工业、人口、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包括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节油的经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石油储备、建立石油风险预警机制等措施,以化解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和经济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纵观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每个国家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特点,在倡导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今天,认真分析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走出去”模式,了解全球化发展的轨迹,有利于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找到发展的机遇。同时,借鉴国外“走出去”的模式,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可以直接为我国企业所用。本文试图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撰写,沿着时代背景的发展,一直探索21世纪初的企业到国际化发展情况。本文选择了印度、韩国两个发展中国家,力求从上述国家的全球化模式、全球化动因、政府支持及当地背景等方面探索全球国际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