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娇艳 《魅力中国》2010,(3):274-27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教育内容对其整个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安徒生童话.通过它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以及蕴含于童话深处对爱的颂扬,给予了儿童最深刻的感动与最难忘的回忆。它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引发了儿重对爱的渴望与追求。本文通过对安徒生童话部分内容的解读,试就其对儿童爱的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做以简要的分析,以引起人们对童话,尤其是安徒生重话教育意义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漆佳 《魅力中国》2014,(14):78-79
迪斯尼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奇迹的“童话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有的是对梦想的坚持,潮流的引领,敢于冒险的勇气,创作的智慧和领头者的强大。在电影创作中迪斯尼无疑是成功的代表,他的经验是值得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电影创作公司学习的,我们将学习电影娱乐在这个社会如何立足。  相似文献   

3.
童话分为民间童话和艺术童话。民间童话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充满想象力的故事,通过口头或者写作方式在民间流传。民间童话涉及不同的民族文化领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的文化财富。艺术童话是指由作家创作的带有奇幻情节的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是带有作家本身意识的创作成果,更能够体现作家本人的艺术风格。了解德国童话的分类和特点对德语教学和研究德国民族文化特色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侯青青  张充吕 《魅力中国》2014,(24):107-107
齐白石是近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拥有高超的绘画技术。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具有独创性的风格,并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是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他将民间的绘画艺术融入文人画中,表现出“俗”与“雅”的特点,深受人们所喜爱。本文首先对“俗”与“雅”的哲学渊源进行了阐释,其次对齐白石绘画作品中“俗”与“雅”体现进行了说明,最后叙述了齐白石绘画作品中“俗”与“雅”的特点对于我们今天绘画创作的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克华 《魅力中国》2014,(18):95-95
童话历来被世人称道,其中著名的数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了。而从人文关怀与艺术特色上来说,安徒生童话又是更高一筹。《安徒生童话》立足于现实生活,充满对人类美好的愿望,其作品价值很高,因为一个安徒生而为丹麦的文学增色不少。而从小就被人熟知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都是著名的篇目。  相似文献   

6.
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受难原型占了很大比例。安徒生借用童话的“儿童”视角透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他让童话超越了民间文学范畴的传奇想象,成为一种鲜明的个体写作。而同时,安徒生对人生和时代的基本态度都是乐观和充满期待的。  相似文献   

7.
苗青 《理论观察》2007,1(3):167-169
在《美学》作品中,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也是艺术的定义,其实也就是典型的定义。典型在他的《美学》里一般叫做‘理想’,它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象的统一。"黑格尔所说的艺术理想中的人物性格,即理想性格,就是指典型性格。他在艺术美或者艺术理想的解释中,表达了对艺术典型的最基本观点。分析了黑格尔的理想性格说,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对阿Q和哈姆雷特这两个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进行了理想性格分析,进而论证黑格尔的理想性格理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和世代传承的民间故事有许多。在没有专门为儿童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以前,民间故事就是儿童精神食粮的一部分。在当今创作的儿童文学如此繁多、如此丰富的状况下,仍可以通过对民间故事、童话、寓言等的讲读与讨论,使儿童了解和明白一些简单的哲理,并能促进儿童的思考能力、思维方法和想象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的童话如同大自然一样美妙,耐人寻味。本论文阐述了俄罗斯魔幻童话的整体特点以及翻译方法,同时对语言进行了分析。童话作为民间创作的精华,它还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因此,本文在分析研究“魔幻童话”翻译特点的同时还涉及了一些有关的民族社会文化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金妤 《理论观察》2014,(4):120-121
中国"热闹派"童话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它正在迅速发展,优秀的中国"热闹派"童话作品体现出独特的审美心理:幽默、游戏、幻想。本文以郑渊洁作品为例浅析中国"热闹派"童话创作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1.
安徒生的童话是童话世界里的一颗钻石,它的内容和形式都经久不衰,所具有的价值也无与伦比.本文从当代社会情况中分析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价值.虽然当代儿童的心灵世界充满了动画、漫画、游戏,但安徒生童话给他们带来的同情和关爱之心还是值得倡导的.安徒生童话不只引导儿童要具有善良之心,也为他们认识社会现实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想象在绘画创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因为绘画发展需要“纯真的想象”,失去了这双可以让创作主体自由飞翔的翅膀。绘画面对的将是主体创作生命的枯竭。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要创作出“有分量”的作品,就必须重视想象的力量,充分地发挥想象在艺术的创作中揭开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由欲望的作用,充分展示出绘画的种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席殊和他的又一个童话席殊,这个不断在平淡中创造童话式的文人,又一次设计了一个经典童话。当时,在那个酷热的夏日,他凤有预感到这小小酱油将是一个何等沉重的话题。但似乎过了很久,当许多人为它憔悴,为它欢喜的时侯,席殊对那句别人常说的话题表示认同:自已生疏的...  相似文献   

14.
“五月晴光照太清/四郎岛上话牛耕/樱花吐艳梨花素/泉水喷去海水平/湾畔人鱼疑入梦/馆中雕塑浑如生朋匕欧风物今观遍/民情最美数丹京。”上世纪六十年代,郭沫若写下赞美哥本哈根的诗。诗中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哥本哈根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美人鱼雕像在海边静静冥思,栩栩如生的动人风情。哥本哈根是座集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城市,充满活力、激情与艺术气息。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度过了他的大半生,他的众多著作都是在这里进行创作的。哥本哈根集聚着充满童话气质的古堡与皇宫、乡村与庄园。在沉淀古老历史的旧皇宫里,延续皇族传奇的阿美琳堡宫,哥本哈根充满了许多神秘。  相似文献   

15.
动物故事和童话一样,是儿童文学体裁分类中的特殊形式,它们均以民间文学作为基础产生,这种文学体裁随时代发展,经过作家的专门加工、创作,成为文学的独特形式,存在于儿童文学之中.它们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展示故事情节,反映生活,多方面地启迪儿童的思想认识,起到教育儿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滕非 《魅力中国》2010,(32):265-266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他的作品中独具一格的是,他将异国曲调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这些作品深受广大歌剧爱好者的喜爱。作品中的异国曲调分别采用日本、中国和美国的民歌,而这些民族语汇的运用是普契尼歌剧音乐中特有的艺术语言,勾勒出了作品奇妙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安徒生是以往童话所创造的幻想意境幻想手法的集大成者,同时又创造了新的幻想手法,创造了许多新的幻想意境、新的幻想形象。在体裁上安徒生创造了抒情童话、诗体童话、长篇童话和系列童话,扩大了童话的表现领域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汪洁 《黑河学刊》2015,(3):24-27
亦舒的小说,爱情是永远的主线,其中女性形象最大的特色就是渴望纯真的爱情,在纸醉金迷的现代社会里面寻找到一份能够做最真实的自己的理想爱情。但是,亦舒在大量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地陷入对美好爱情的叙述,而是善于以多样的视角来审视爱情。与"琼瑶式"纯粹歌颂美好爱情的写作取向不同,她从未停止对于理想爱情的探索与思考,这种思考贯穿于亦舒的作品当中,透过"第三人"的视角来展现,并且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更为深入的辨析。  相似文献   

19.
张慧茹 《魅力中国》2010,(26):277-277
“中和”是我国最古老、最传统、最具有特色的美学范畴之一。其基本涵义是谐调适中,不偏不倚,刚柔相济。而蕴含诸多文化意蕴的“中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根本精神,是古人人生实践和艺术创造的最高理想,其内在特征是刚柔相济,外在表现是文质彬彬。因此这种传统的中和思想对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田田 《魅力中国》2014,(7):133-13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派在中国新诗坛上崛起,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以《我是一个任性的被子》一诗为切入点,分析顾城诗作的创作精神,品味他独特的意象构建.探讨诗人复杂的诗歌风格及其成因,窥探童话诗人内心深处的童话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