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智 《云南金融》2012,(8X):100-101
2012年上半年,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背景下,中国经济延续2011年以来的下滑态势,GDP季度增速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与经济增速高度相关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全社会用电量也持续下滑。为防止经济加速下滑,中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贷款利息,扩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此外还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加之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下行压力严峻。因此,下半年中国将继续着眼于"稳"住经济发展,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内外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加大外资吸引力度,不仅有利于缓解短期经济增速下滑,而且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既定战略。当前世界经济和跨国投资增长依然缓慢,制造业外资回流的态势仍在持续,我国积极减少外资准入限制、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加大外资吸引力度,不仅有利于缓解短期经济增速下滑,而且是我国扩大对外  相似文献   

3.
《证券导刊》2009,(23):49-49
尽管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明显,但在"四万亿"刺激投资政策促进下,09年1-4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高达30.5%,创两年半新高,基建投资对房地产投资下滑的抵消力度之大、自身增速之快远超乎  相似文献   

4.
《国际融资》2014,(12):65-65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简报》说,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反映出政府采取的推进经济再平衡的措施影响。随着政府加大政策力度将经济纳入更可持续的增长轨道,2015至2016年中国平均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略高于7%的水平。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简报主要作者司克礼说:"政府在2014年加大了对抑制信贷增长、减少过剩产能、内化工业污染成本和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的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5.
刘元 《中国金融》2007,(13):65-66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连续四年以中央1号文件形式出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加大信贷投入力度,积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山西银监局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6.
2008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急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并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为此,国家11月份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双转向"调整,明确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宏观调控政策面的转变.为促进丽水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抢抓机遇,认真分析把握丽水经济金融当前的形势及可能出现的变化,及早研究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是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央行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行业扫描     
《证券导刊》2012,(22):53-54
《旅游行业》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周一在俄罗斯表示,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有继续下滑的趋势,中国政府将在保证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和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有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近期国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取向十分明确,促进节能家电、汽车消费的政策已经出台,刺激旅游消费的政策预期也有望加强。  相似文献   

8.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并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相继陷入衰退,大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也出现了增长速度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但中国政府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略有增长,增速出现下滑。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货物贸易顺差增速放慢,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势头减弱,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国际收支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衡。同时,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国内经济形势有所改变,国际收支运行的波动性加剧。上半年,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增速加快,货物贸易顺差下降;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下半年,出口增速进一步回落,进口增速下滑更快,货物贸易顺差较快增长;大量国际资本为求自保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向母国回流,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逆差,储备增长明显放慢。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出现资金大规模集中流出的情况,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整体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强。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性上升,形势变化较快,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强。同时,在全球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基本面相对良好,再加上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为促进国际收支平稳运行和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把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方向。外汇管理部门将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防风险、促平衡”的总体目标,加大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外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强统计监测和风险管理,切实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配合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等宏观调控总体部署,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9.
《金融纵横》1999,(2):14-16
1998年,面对东亚金融危机冲击、经济惯性下滑趋势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我国采取了多次降息、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率等一系列扩大需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政府投资和银行加杠杆,中国经济强劲反弹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和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先后推出了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制定和实施了重点产业振兴计划。为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各银行及时调整策略,取消信贷规模管理,及时跟进国家拉动内需的重点建设项目。预计2009年新增信贷投放创历史记录高达9,5万亿元,增速高达近34%(见图1)。  相似文献   

11.
出处:中宏网"中宏专家面对面"(2013年第50期),"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回顾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受出口下滑、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乏力等3个主要减速因素拖累。2012年出口之所以下滑,主要是加工贸易回调幅度较大,这与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的出口表现直接相关。外资和外贸增速下降,虽然与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全球经  相似文献   

12.
机构观点     
正海富通基金:密切关注稳增长主线相关行业2014年1~2月,中国经济下滑幅度超政府预期,到3月仍不见向好趋势,最新披露的3月份P P I数据也表明经济下行压力正在不断加大。因此,经济的持续走低迫使政府开始出手稳增长,除了已经出台的铁路、棚户区和小微企业减税措施外,预计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也将会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经济形势较为严峻;从经济先行指标和经济增长动力来看,未来经济发展态势仍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5月下旬以来,宏观调控政策已转向实质性宽松,预计6月后将出台更多"促增长"的宏观政策。预计年内至少还有1次降息可能性,幅度约为0.25个百分点,时间可能在三季度;但如果出现经济增速非预期性的下滑,不排除央行再进行2次降息的可能性。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还将降低2~3次,每次50个基点,7月份是重要的调整窗口期。就商业银行而言,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警惕在经营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利差收益不升反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郭世涛 《证券导刊》2012,(29):17-18
宏观经济层面虽然还没有出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的情况,但是,微观经济层面正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当前经济还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适当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切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势     
《新理财》2011,(10)
宏观中国经济增速未来5年仍保8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幅将达到9%以上。明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小幅回调。如果中国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未来5年的经济平均增速仍会  相似文献   

16.
齐心协力 谱写会计国际趋同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历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科学判断,及时出台、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货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作为新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同样也不能独善其身。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认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国务院办公厅《金融30条》提出要创新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允许商业银行对境内外企业发放并购贷款。银监会也配合发布Ⅸ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社会各界对此积极反应,认为这是国家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黄少军 《深交所》2009,(8):24-28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第三季度起我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速仅为6.1%,达到近5年来的历史最低点。为此,中央及时调整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出台一系列具体经济刺激措施,到今年第二季度效果逐步显示。未来一段时期,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否扩展到私人投资领域,外围环境是否加快改善,将是制约经济持续回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从"从紧"调整为"适度宽松",通过连续下调"双率"以及出台相关金融措施,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2009年6月25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9年第二季度例会上,提出仍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