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中俄GL指数和MIIT指数测算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0—2017年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相对稳定,但总体水平较低,不同类别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不同。对中俄产业内贸易潜力进行分析后发现,世界贸易增长效应是推动中俄两国贸易增长的首要因素;出口结构效应对中俄两国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出口竞争力效应则阻碍了中俄两国贸易的增长。为进一步提升中俄产业内贸易水平,应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畅通两国间的进出口渠道,实现专业化生产,获取规模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管理力度,使中俄贸易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90年代以来,中俄经贸走过了曲折的历程,1991—1993年中俄贸易发展获得极大发展,1993年中俄贸易额为76.80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4年中俄贸易额一度下滑到50.76亿美元,无论政府,学者如何看待中俄贸易的起伏,很重要的原因是两国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1995年以来,中俄高  相似文献   

3.
促进中俄贸易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铁争 《全国商情》2010,(8):78-78,85
中俄关系由来已久,两国关系陆续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关系到建设性关系再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过渡.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中俄贸易关系驶入了快车道.但中俄贸易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采取有力措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一步规范双边贸易的秩序,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科技创新,走品牌化道路,从而实现中俄贸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俄两国是友好邻国,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发展中俄贸易,对于构筑两国之间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中俄贸易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双边贸易额太小,且很不稳定。因此,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战略的高度积极促进中俄贸易更快的发展,把双边关系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阐述了中俄贸易关系的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定中俄贸易发展战略应采取的对策鲜明地提出应将中俄贸易关系推向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综合双边贸易规模及发展趋势、贸易结合度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从贸易视角分析中俄FTA的现实可行性,并借助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GTAP)模拟评估关税调节及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情况下中俄FTA的经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俄贸易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双边有着显著的经济互补性和紧密的贸易关系,预期经济合作发展空间较大;同时达成中俄FTA将从GDP、福利、贸易条件、产出以及进出口等多方面对双边成员国产生积极影响,而对第三方经济体产生负面效应。鉴于此,中方应加快推进中俄FTA建设,以中俄FTA为载体带动"一带一盟"的对接工作,形成区域合作支点,并完善中俄双边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深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7.
贸易商品结构是两国贸易状况和贸易内涵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贸易利益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对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实证分析了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研究发现:目前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仍然以低级化的产业间一般贸易为主,影响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比较优势、贸易开放度、技术差距等。...  相似文献   

8.
谈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是世界上最大的邻国,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中俄一直互为贸易伙伴,然而双边经贸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存在总体规模小、贸易品种单一等问题。中俄两国应努力为双边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向相互投资,进行生产合作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近十年的贸易统计数据,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对中俄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俄两国如能各自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可以在贸易中实现互惠互利,并且两国贸易的互补性极强,具有长期贸易合作的潜力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6):F0003-F0003
10月22日上午,由我校和韩国关东大学校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东亚经济文化论坛”在嘉兴学院隆重举行。来自韩国关东大学校、韩国明知大学校、俄罗斯伊尔库次克国立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等国外大学代表团和国内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教授,与我校教师、学者欢聚一堂,共同就“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东亚经济文化合作”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近十年的贸易统计数据,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对中俄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俄两国如能各自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可以在贸易中实现互惠互利,并且两国贸易的互补性极强,具有长期贸易合作的潜力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俄发展加工贸易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之间有着东西两段绵长的边境线,在黑龙江一侧就有3 800公里长,双方在历史上多数时间是友好睦邻,有传统的友谊,在双边的贸易关系上还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开展贸易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中俄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中俄间发展加工贸易必将成为继传统的边贸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邻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我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紧密相临,自中俄贸易以来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俄罗斯加入WTO以来,双方已成为稳定及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然而,受外界因素影响,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未能达到预期,可以说,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加大黑龙江对俄经济合作,促进双方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双方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在分析黑龙江对俄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俄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迅速增长。但由于贸易秩序、投资环境等问题,使两国贸易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由于双方政治关系好、经济都是增长趋势、改革加快和贸易具有互补性,因此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好的。中俄双方应进一步规范贸易秩序,加强地区间经贸合作,不断改善贸易结构,提高投资水平,努力扩大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15.
中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迅速增长.但由于贸易秩序、投资环境等问题,使两国贸易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由于双方政治关系好、经济都是增长趋势、改革加快和贸易具有互补性,因此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好的.中俄双方应进一步规范贸易秩序,加强地区间经贸合作,不断改善贸易结构,提高投资水平,努力扩大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俄开展大规模经济合作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从全局和长远角度出发,加强两国经贸合作,充分挖掘双方互补优势和发展潜力迫在眉睫。本文从比较优势、贸易结合度及贸易发展潜力三方面对新疆与俄罗斯贸易互补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疆与俄罗斯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并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但互补性并没有有力地推动新疆与俄罗斯贸易的快速发展。针对中国新疆与俄罗斯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双方贸易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21世纪的来临和中国的“入世”,中俄两国经贸发展前景引人注目。虽然两国经贸合作规模不大,发展不平稳,贸易不平衡,贸易结构单一,但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进一步奠定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会加强,从而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可靠的物流合作是确保物流服务质量的基础,能够促使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健康发展。近年来,中俄之间的物流通道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成本偏高、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对双方物流合作深度发展具有负面作用。因此,要针对现有的物流体系,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比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设海外仓等,从不同层面着手,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全面提升电商物流服务质量,从而有效摆脱发展困境,充分挖掘中俄合作潜力,形成符合经济发展预期的物流体系,实现合作双赢。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怀雅斌 《全国商情》2011,(16):59-60,63
近年来,中俄经济合作全方位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已跃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两国贸易规模偏小,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贸易秩序也有待规范。为此,两国需携手合作,抓住机遇,共同应对挑战,为两国企业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俄国际贸易的研究归纳,提出了发展边境旅游的突出优点与积极作用.并通过对黑河市边境贸易发展历程,、边境贸易现状及其优势的归纳分析,透析黑河市边境旅游发展.研究认为:第一,黑河作为一个水路口岸,界江黑龙江和黑河地方铁路是制约黑河边贸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从黑河的贸易状况看,黑河市边境贸易存在4方面问题;第三,黑河是一个小口岸,折射大历史,要在更好、更高起点做好黑河口岸中俄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