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缨 《浙江林业》2008,(11):34-35
位于杭州南山路与西湖大道交界处的“西湖天地”,占地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以表现杭州园林文化作为开篇,通过湖面、园林、历史遗迹涌金楼,作为示范样板,从一个横截面来体现“西湖天地’硕目的设计理念。在原老年公园的基础上重新改造,如钻进树丛的石板小径、路边静卧的古井台、石磨盘,可以产生对历史的遐想。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大胆采用玻璃、空调等现代的元素与杭州的园林、建筑结合,  相似文献   

2.
6月6日,荷红莲碧-2012杭州西湖荷花展在西湖风景区内开幕,本次展览分为碧荷迎宾、荷塘悦色、荷香四溢、荷风送爽、醉荷映日和百荷争艳6个展区,集中展示400多个荷花品种。  相似文献   

3.
苏堤春晓     
《浙江林业》2009,(8):45-45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约3公里,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被称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自古它就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园林建设都在强调“以人为本”(人文性)和”环境保护“(生态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文和生态成为园林界最为热门的话题。而人又的内在精神到底是什么?与生态的关系又是如何?人文和生态如何得到和谐统一?笔者结合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规划实施,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浙江林业》2005,(5):3-3
4月30日上午,分别来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代表将西溪水和西湖水同时注入一个玻璃长瓶,预示着久负盛名的西湖多了一个“好姐妹”——西溪。双西合壁,相得益彰,营造杭州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休闲环境。  相似文献   

6.
雨晨 《浙江林业》2012,(4):14-15
说起杭州,谁都知道有一个美丽的西湖,这里山清水秀、绿荫遍布、鸟语花香,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人们发现,这两年,杭州又增添了一道红色的风景。这红色就是杭州随处可见的公共自行车。无论在西湖边,还是在大街上,不时有一辆辆的红色自行车驶过。骑这种车的不仅有本地人,也有外地游客;中国人居多,外国人也不少。人们上下班、出门办事、游览景点,已很习惯于租一辆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亲密伙伴。  相似文献   

7.
趣说西湖     
《浙江林业》2011,(10):44-45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的画,一个美丽的故事。杭州民间流传的故事说,西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颗明珠。漫步在西湖青山碧水之间,吟咏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传诵着“许仙与白娘子”的传奇故事,你会为这千百年延续下来的璀璨文化所折服。正因为有了这些,西湖才显得这样美丽,这样富足,这样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吴山景区位于浙江杭州,西起万松岭,东到鼓楼,山体蜿蜒起伏,绵亘数里,直穿市区。当西湖还是一个与钱塘江相连的海湾时,吴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一个岬角。沧桑变迁,吴山成了一座风景名山,左江右湖,是登高远眺、纵览西湖风光的最佳之地。清代以“吴山大观”名列“西湖十八景”之一,20世纪80年代,则以“吴山天风”再登“西湖新十景”之榜。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07年,杭州市GDP连续第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副省级城市第3位、大中城市第8位。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大力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杭州森林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杭州城市森林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西湖美,美在西湖山水。 古代西湖曾称明圣湖、金牛湖、武林水和钱塘湖。南宋时,杭州城迁到湖东,始称“西湖”。西湖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2.8公里,湖岸长15公里,平均水深2.27米,面积6.38平方公里。西湖的轮廓近似斜放的平行四边形,长边(东北——西南)与短边(西北——东南)的边长分别为3000米和2000米许,  相似文献   

11.
苏轼 《浙江林业》2012,(5):42-42
李奎在《西湖》诗中描绘西湖“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欧阳修曾把杭州和扬州相比:“菡萏香消嘲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y City,Betty Life)。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当今中国,这个主题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14):F0002-F0002
杭州西湖茶叶市场是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市建(98)36号文]批准,由多家股东共同投资合作兴办的杭州市唯一的一家茶叶批发专业市场。市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地处之江大道、320国道和杭州外环线交汇处,毗邻杭州之江国家旅游渡假区内宋城、未来世界游乐公园、灵山幻境等风景名胜,环境优越,308路和504路公交车直达,  相似文献   

14.
<正>为展现“花满杭城,香飘亚运”的经典城市亚运景观,面向世界递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国际名片,因亚运而生,为市民而动的一个“大花园”——亚洲花卉主题园于2023年9月6日正式开园,以惊艳姿态亮相于毗邻杭州奥体中心的钱江世纪公园内,与钱江新城隔江而望。主题园入口位于平澜路,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园内汇集了超200种花卉,融合了杭城宋韵文化与亚洲植物文化,是杭州首个花卉主题园,未来将成为钱塘江南岸世纪城难得的一处自然佳境。在杭州市乘坐地铁2号线至钱江世纪城站,从地铁B口出来,步行百余米便可行至主题园。  相似文献   

15.
前言:提及杭州,首先想到的是关于西湖和西湖边发生的故事,是湖光山色与故事的串合体,典型的江南情调。湖光山色里掩藏着杭州城,住在杭州的幸福是有着城市繁华和山林野逸的双重生活体验水水山山也为杭州的艺术家提供了不错的视觉感官资源。自从杭州艺专建立(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杭州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发  相似文献   

16.
颐和园的桥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在颐和园中,创造了无数以山水为景观的园林苑囿。颐和园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份组成,主要景物如佛香阁、德和院大戏楼、排云殿等,均是清末木构建筑的代表作。其园林布局,集我国造院艺术之大成,特别是借西山、玉泉山群之景,扩展空间艺术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典范。园内山清水秀,廊回阁耸,  相似文献   

17.
文溪观鱼     
潘江涛 《浙江林业》2005,(10):37-37
花港观鱼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杭州求学,头一回目睹那人鱼相亲的景观,而今,自已蜗居的山城磐安虽没有杭州的繁华和现代,却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静和清闲,更何况还有毫不逊于花港观鱼的文溪观鱼。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于2009年5月7—8日在杭州举行,国内外89个城市市长、有关专家代表、部分国际组织代表共计400余人汇聚西子湖畔,共赴“绿色盛会”。本届论坛以“城市森林·品质生活”为主题,由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举办,国家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经济日报社共同主办。杭州、威海、宝鸡、无锡等四个城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是褒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荣誉。  相似文献   

19.
唐琼  陈琳 《浙江林业》2023,(2):34-35
<正>西溪湿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历经汉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的历史变迁,千百年来在人类渔耕经济的作用下逐渐演变为以鱼塘为主,并由部分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河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湿地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三西”,是中国首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获得了“国家5A级景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等荣誉。  相似文献   

20.
《浙江林业》2005,(10):F0004-F0004
在近日南京闭幕的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上,由杭州蓝天园林集团设计并承建的江西雀参展园林作品。“赣之韵”获得了金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