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11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
《林业科技管理》2013,(4):38-38
“生态湿地齐辉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展是中国湿地博物馆2013年的最后一项专题展览,此次展览以“湿地、生命、人”为主题,“低碳、环保”为设计理念。同时,设计材料以“瓦楞纸”为主,巧妙运用几何体的元素组合拼装,充分体现出“易拼易装、循环利用”的展示手法。  相似文献   

3.
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西溪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溪位于杭州市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湿地以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幽雅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于2005年2月1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4.
近日,由浙江省科协牵头举办了针对湿地保护管理的“湿地沙龙”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举行。参加沙龙的有省林学会、省气象学会、省生态学会、省水利学会、省环境科学学会、中科院亚林所、省林技推广总站、西溪湿地生态研究中心等单位。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省科协学会部主任胡国军、西溪湿地管委会主任张文炬到会参加了讨论。到会专家与领导围绕与湿地保护紧密相关的生态问题、水环境治理和湿地如何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刘想 《浙江林业》2013,(2):14-1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这彰显了党对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负责的精神。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拥有大自然中最美的色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核心元素。西溪湿地是浙江省唯一的一个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好湿地生态,建设好美丽西溪,对我省乃至全中国的湿地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溪探幽     
“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这是沈从文先生1935年秋天游西溪后留下的感慨。70年后的今天,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园,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现了美丽与风情。  相似文献   

7.
<正>湿地,是浙江省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水江南,诗画浙江”的灵魂与底色。千百年来,湿地滋养了浙江这一方土地,也孕育出了独特的湿地文化,有“稽山峦叠翠,镜湖无风”的诗情画意,还有“挂席乘长风,未觉湖海迮”的古老文明……在浙江的历史长河中,湿地文化留下了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浙江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2007,(2):3-3
2月2日,当第11个“世界湿地日”来临之际,省林业厅,杭州市林水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联合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团省委、省海洋渔业局、省自然博物馆.团市委,杭州市农业局共同协办。省林业厅副厅长祁宏和有关领导、专家参加宣传活动并讲话。免费开放的西溪湿地公园迎来了数以千计的游客,看渔夫们撒网捕鱼,昕专家讲解湿地生物的秘密,为保护宝贵的湿地资源写下寄语。同时,还举办了湿地知识有奖竞答,观看湿地鱼类荨生物标本、湿地保护科普知识咨询、小学生文艺表演等活动。通过活动+倡导人们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湿地,爱护森林,爱护鸟类,保护地球母亲,保护美丽的家园。[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仙山湖湿地公园位于长兴县泗安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占地面积2269.2公顷,是浙北最大的湿地,也是长三角地区人工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之一。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对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自2006年成为省级湿地公园,2015年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以来,仙山湖湿地公园先后获得了国家4A级景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生态旅游区、浙江省林业观光园、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和湖州市十大旅游品牌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2月2日.省生态文化协会、省林业厅、杭州市政府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联合主办第16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1.
6月7日,以“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为主题的浙江省大学生湿地使者行动暨湿地保护论坛在西溪湿地举行,来自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林学院等14所高校环保社团的“湿地使者”代表和省林业厅、杭州市林业水利局的领导及新闻媒体近百人参加了该论坛。  相似文献   

12.
<正>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绍兴市越城区,西起东湖风景区,沿浙东古运河东至越城区、上虞区交界处,涉及皋埠、陶堰2个街道。公园主要以“一带三心”为主框架,“一带”即浙东古运河,“三心”分别是洋湖泊、百家湖、白塔洋三个大湖泊,是古鉴湖湮废的历史文化遗迹。近年来,公园分别荣获浙江省第二批“五水共治”实践窗口、浙江省第三批大花园“耀眼明珠”、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等荣誉称号。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23.67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527.23公顷,湿地率72.86%。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根据报告显示,公园内现有植物351种,动物250种,其中鸟类145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  相似文献   

13.
为广泛宣传湿地的多种功能和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加入到湿地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列中,推动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月2日上午,由省林业厅和丽水市政府联合举行的浙江省第十四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暨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典礼在莲都区碧湖镇平一村隆重举行。本次世界湿地日活动以“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为主题。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出席典礼并致辞,丽水市委书记陈荣高宣布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4.
资讯速递     
《浙江林业》2011,(1):32-35
中德合作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首届全国性核桃节开始申报;“中国国家湿地公园专用标志”将启用;卧龙“海归大熊猫乐园”落成仪式在四川举行;2010年福特汽车环保奖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各国首脑签署保护老虎联合行动计划;40万株黑龙江樟子松引种宁夏;大丰野生麋鹿种群世界最大;我国森林保险专业化服务领域实现强强联合;鄱阳湖区候鸟保护打出组合拳;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15.
清晰界定湿地生态产品及其财产权益是促进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保障湿地生态产品权益的关键。文章在厘定湿地生态产品和湿地生态产品财产权的概念,概述国内外湿地生态产品财产权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基础上,解析了湿地生态产品财产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对湿地生态产品财产权进行了类型化构建。湿地生态产品是湿地生态效益的产品化和类型化,是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外部性理论”“应得理论”和权利来源于“不义理论”为湿地生态产品财产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内外实践也蕴含并支撑着湿地生态产品财产权益。湿地生态产品财产权是公私主体对所供给的湿地生态产品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系列财产权益。湿地生态产品财产权构建可为合理分配湿地生态产品财产权益,广泛吸引社会主体和各方资本参与湿地生态产品供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冷华南 《浙江林业》2011,(10):37-37
近日,杭州四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2011年中期汇报会在浙江博物馆召开。来自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浙江自然博物馆、西溪湿地管委会从事该项目组织、实施、研究工作的20余位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由于忽视了人地关系的协调,造成了湿地资源的大范围破坏以及湿地功能的严重受损;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意识逐渐增强,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的呼声越来越高。综观目前中国湿地面临的几方面问题,认为“加强湿地保护立法”、控制湿地开发规模、调整湿地利用模式,建立避灾农业工程应该是保护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强调“湿地贵在原生态”。2022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的第一年,中国湿地保护工作进入法治化的发展新阶段。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随着湿地保护建设的不断深化,全省在制度建设、保护体系、宣教合作、科技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效。  相似文献   

19.
天下会船数溱潼。首届中国湿地生态旅游节暨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清明时节在江苏省姜堰市风光旖旎的十里溱湖盛装登场。生态姜堰正吸引着世人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姜堰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境内自然景色秀丽,生态湿地景观独特:有让人流连忘返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溱潼;有“全球500佳”的生态河横村;有国家级溱湖湿地公园;有唐代国槐,虬枝苍劲;有千年山茶,享誉全球。由明代相沿至今的天下绝唱——“溱潼会船节”更是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姜堰市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始终坚持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市、省“九五”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建设先进市、省生态农业和农村能源建设先进集体。近年来,姜堰市依托河横“全球500佳"和国家级溱湖湿地公园两块金字招牌,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高起点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将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将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推进,逐步走出一条生态型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20.
《浙江林业》2007,(8):35-35
概况 2005年4月,杭州市政府发文成立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后根据需要,西湖区政府组建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全权负责西溪湿地的保护、研究、经营、管理工作,管委会办公室下设国有独资的杭州西溪湿地经营有限公司,由其委托一家管理公司开展日常工作,目前园区共有员工600多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