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现状与对策朱晓勤近年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方兴未艾。1994年美国四大联合企业——通用电气公司、电报电话公司、IBM公司和杜邦公司向中国增加投资8.4亿美元;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于3月在华设立“中国业务部”,摩托...  相似文献   

2.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现状与对策朱晓勤近年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方兴未艾。1994年美国四大联合企业——通用电气公司、电报电话公司、IBM公司和杜邦公司向中国增加投资8.4亿美元;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于3月在华设立“中国业务部”,摩托...  相似文献   

3.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会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经济稳定、就业等各方面造成影响。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数据解析法,依据跨国公司相关理论,通过对跨国公司撤资现状研究,分析跨国公司对华撤资的影响因素,并剖析跨国公司对华撤资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据此提出调整利用外资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青 《经济师》2006,(8):90-90,92
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本土化经营动向日趋明显,主要体现在生产、营销、人才及研发的本土化。文章论述了跨国公司对华本土化经营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积极效应与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德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现状分析秦晓钟90年代德国跨国公司扩大对华投资规模的原因1德国国内经济环境与国际竞争迫使德国跨国公司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德国经济在二战以后迅速恢复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造船、汽车制造、电子、冶金、化工、核能利用和航空航天领域具备...  相似文献   

6.
“集聚效应”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逐渐由以中小企业为主转向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迅速扩大,由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已有200多家在我国投资。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阻挡和我国的入世,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将越来越具规模化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在华本地化经营新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世给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和经营带来深远的影响。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根据全球战略的需要,鉴于中国的庞大市场及其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增长的地位和作用,纷纷加大对华投资。2002年,我国吸收外资达52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引资国。在跨国公司的新一轮投资热潮中,本地化经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已从“试探期”步入“发展期”,系统化投资成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趋势。所谓系统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同时对某项产品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或对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各个相关环节投资,以增强跨国公司的整体竞争力,达到占领中国市场,实现控股投资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系统化投资的表现,及其对国内企业的影响提出对策措施。跨国公司对华系统化投资的表现产品的配套式投资。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经济实力,不仅投资于某产品的最终产品,并且对该产品的上、中、下游…  相似文献   

9.
韩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较,韩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投资要晚了许多年,但其在华投资的发展速度却非常快。1992年底,韩国企业在对华投资的外资排名中居第11位。然而,到1996年底,其在华投资的金额即达38.3亿美元,已投资家数约3300多家。目前,韩国已成为中国第6大投资国(仅次于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企业在短短的二、三年内迅速崛起,并后来居上,主要是因为中韩于1992年8月起建交,以及韩国跨国公司集团大量且大规模地赴华投资。下面我们就对韩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发展过程、途径及特点等作一分析。一、韩国跨国公司对华…  相似文献   

10.
左伟 《经济论坛》2012,(9):170-174
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的巨大经济利益使其十分关注两国间贸易政策和双边经贸关系,并积极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和中美经贸关系施加影响。对跨国公司影响美国政府对华贸易决策的内外环境、权力资源及作用路径、不同跨国公司的立场取向进行分析,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跨国公司的行为模式和规律,积极引导和利用其为我国政策目标服务是必要而且有着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健康、高速的发展,外国跨国公司对革投资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而且投资越来越理性化。本文结合集聚效应理论,对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追求集聚效应已成为跨国公司扩大对华投资的重要动因,因此,在今后吸引外资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趋势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变化,跨国公司在华的发展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投资环境更加完善,跨过公司调整对华直接投资的策略,出现了投资区域集中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产业不断变化的趋势.要充分认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影响.加强投资法律建设、引导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合理性,完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外资利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拥有知识产权、知识专利就意味着发展的先机。然而,在全球化背最下,知识不可能被独占或完全保密,随之而产生了所谓的技术溢出效应。其中,跨国公司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对华技术外溢的相关理论的阐述.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新趋势,跨国公司对华技术外溢的正效应与负效应分析,提出促进其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静 《经济师》2007,(2):48-49
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双重影响。文章基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转型,从宏观角度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传导机制,同时在微观层面透视跨国公司市场行为和地方政府引资行为的机理,由此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双赢战略。  相似文献   

15.
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是跨国公司服务东道国市场的两大主要方式,然而就美国跨国公司而言,与其服务大多数东道国的方式不同,其服务中国市场时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为此,我们以异质性贸易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跨国公司方式选择的理论基础和美国跨国公司和中国作为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借助多个国家的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试图解释美国跨国公司服务中国市场的经济行为。研究表明,美国服务中国市场的方式主要以混合型直接投资为主,这是美国跨国公司更偏爱出口贸易的主要原因。此外,本文还发现,运输成本越大、生产率异质性越大和工厂水平固定成本越小,跨国公司就会更加偏爱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6.
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是跨国公司服务东道国市场的两大主要方式,然而就美国跨国公司而言,与其服务大多数东道国的方式不同,其服务中国市场时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为此,我们以异质性贸易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跨国公司方式选择的理论基础和美国跨国公司和中国作为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借助多个国家的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试图解释美国跨国公司服务中国市场的经济行为。研究表明,美国服务中国市场的方式主要以混合型直接投资为主,这是美国跨国公司更偏爱出口贸易的主要原因。此外,本文还发现,运输成本越大、生产率异质性越大和工厂水平固定成本越小,跨国公司就会更加偏爱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7.
王星丽 《经济师》2002,(11):88-88
文章针对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 ,分析了入世给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带来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方面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战略是柄双刃剑,它既为中国这块投资热土增添了无限商机,同时也使中国企业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充分认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影响,这对中国今后的经济成长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柳叶青 《经济论坛》2006,(23):59-60
20世纪9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已由国外贷款为主转为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为主。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有两种方式:一是新增投资,又称“绿地投资”;二是并购投资。如何使两条战线的外资利用更有效,关系到今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效果。近年来,无论国际经济环境如何变化,全球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总量如何波动,我国吸引的投资稳步增长。1993到2001年底,中国累计吸收外资超过500亿美元,占全球比例的10%,而且仍颇具潜力。在这种形势下,有效利用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成为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将围绕该问题展开论述。一、绿地投资“绿地投资”是指外商在东…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竞争压力的增大,跨国公司开始在更大范围内发掘其竞争优势。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跨国公司向复合一体化和网络化的国际生产体系演变。在此背景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1.投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增加,服务业成为投资新热点。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结构在过去20年里不断演变。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90年代初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逐渐由传统的资源导向、成本导向,转变为知识创新导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投资重点,投资呈现高端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