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引入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对银行绩效进行动态评价并考察相关因素对其动态影响。首先通过粗糙惩罚重构离散数据隐含的本征函数,将离散的绩效观测值平滑为连续可导的曲线。进一步利用导数分析方法可视化绩效水平曲线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从动态视角剖析其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以银行绩效为自变量、影响因素为因变量建立函数型回归模型,并以图形展示不同因素对银行绩效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水平在2005—2017年可以分为先增后减两个阶段,银行的规模、流动能力、安全能力以及主营业务能力对银行绩效水平的影响有显著的时段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收入增长及不确定性变化的动态响应表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收入增长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反映极为敏感,对收入不确定性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反映敏感程度较大,因而,收入增长及其不确定性是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流通经济》2015,(8):81-88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2年)中国服务业增长、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四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彼此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其中,服务业增长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作用,服务业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作用,这种动态效应的积累是形成当前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现状及地区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考察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的方法,得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平稳增长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存在并不矛盾的且长期稳定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的结论,从而为农业产品要素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较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讨论了我国在校大学生的理财计划的最优问题。文章假定大学生家人一次性为其准备好大学四年的所有费用(称为教育基金),并在校大学生计划使用此项教育基金,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和回归模型来找出教育基金最小的目标函数并定义出相应目标函数的影响因素,通过求解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帮助在校大学生制订了合理的理财储存计划。  相似文献   

6.
投入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SPSS统计软件以及应用OLS回归方法,得到反应广东经济增长投入要素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估计模型。通过该模型可看出资本、劳动力以及科技人员投入对广东经济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傅建源 《商业时代》2012,(32):70-73
本文利用2001年1月-2011年12月的房价指数及货币流通量M2、中长期利率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中国房产价格和货币因素的关联性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量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是房价波动的Granger原因,中长期利率对房价的影响不存在统计显著性,而房价波动对以上三个货币因素均不构成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8.
政府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应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农民消费支出对生产性支出新息冲击的响应和累计响应是正向的,生产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农民消费支出对非生产性支出新息冲击的响应和累计响应整体上是反向的,非生产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通过分析各项沙尘暴各项气象指标数据,利用数学方法线性加权、回归模型及目标函数实现对沙尘暴发生情况的估计,气象等级的评估,发生原因的分析描述以及建立有关沙尘暴预报指标系统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任泽亚 《华商》2008,(14):127-128
本文是基于现有西北某地区现有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家庭收入和消费的主要因子进而建立其因子分析模型;然后依据消费函数理论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所建立的消费模型和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西北居民产生不同消费行为的原因,最后根据得到的结论提出有针对性地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洁  于萍  艾頔 《商业研究》2004,(24):139-141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使得股利政策成为上市公司向投资者传递未来盈利预期的一种信号。从股利和盈利之间的关系审视多元回归股利信号模型 ,可见 ,在较成熟的证券市场环境下 ,公司股利与持久盈利之间存在较密切的多元线性关系 ,可以用股利来预测持久盈利 ,进而估计公司未来的盈利。我国应该从证券市场机制、上市公司、投资者三个方面加强股利信号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夏龙  冯涛 《财贸研究》2012,23(5):16-23,53
基于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总结相关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就经济开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开放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体制转换动态特征。在1985年以前,经济开放对收入差距的效应为负;在1985年以后,经济开放对收入差距的效应为正。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地理效应和技术偏移效应逐渐替代了要素禀赋效应。  相似文献   

13.
An Empirical Model of Advertising Dynam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of dynamic advertising competition, and applies it to the problem of optimal advertising scheduling through time. In many industries we observe advertising “pulsing”, whereby firms systematically switch advertising on and off at a high-frequency. Hence, we observe periods of zero and non-zero advertising, as opposed to a steady level of positive advertising. Previous research has rationalized pulsing through two features of the sale response function: an S-shaped response to advertising, and long-run effects of current advertising on demand. Despite considerable evidence for advertising carry-over, existing evidence for non-convexities in the shape of the sales-response to advertising has been limited and, often, mixed. We show how both features can be included in a discrete choice based demand system and estimated using a simple partial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The demand estimates are then taken to the supply side, where we simulate the outcome of a dynamic game using the Markov perfect equilibrium (MPE) concept. Our objective is not to test for the specific game generating observed advertising levels. Rather, we wish to verify whether the use of pulsing (on and off) can be justified as an equilibrium advertising practice. We solve for the equilibrium using numerical dynamic programming methods. The flexibility provided by the numerical solution method allows us to improve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hich typically considers only two competitors, and places strong restrictions on the demand models for which the supply side policies can be obtained. We estimate the demand model using data from the Frozen Entree product category. We find evidence for a threshold effect, which is qualitatively similar to the aforementioned S-shaped advertising response. We also show that the threshold is robust to functional form assumptions for the marginal impact of advertising on demand. Our estimates, which are obtained without imposing any supply side restrictions, imply that firms should indeed pulse in equilibrium. Predicted advertising in the MPE is higher, on average, than observed advertising. On average, the optimal advertising policies yield a moderate profit improvement over the profits under observed advertising.JEL Classification: L11, L66, M30 M37 R12  相似文献   

14.
在微观计量经济研究中,居民收入与消费分布结构的研究通常采用参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但是实际经济环境中往往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参数模型所提供的结果并不完全与实际相符合。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中采用非参数回归技术,在数据较多的情况下,不需要预先确定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灵活机动的从多个方面考察收入与消费的相依关系和变化趋势,并可以证明非参数方法的结果优于常规的参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彦波 《商业研究》2011,(3):198-202
通过对农村超市动力机制内涵和动力因素进行分析,本文构建了"政府-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动力机制模型,认为我国农村超市仍处于发展的初创和成长时期,政府仍然要加强对农村超市的资金支持力度,各项政策应逐渐转向良好市场环境的塑造上,这样农村超市才能逐渐适应市场,形成企业自我持续发展的内生式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差的均衡调整过程来实现。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期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与信贷渠道梗阻密切相关。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动态状况。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三重压力”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要实现“稳增长”和“防通胀”在水平值和波动率上的“双重稳定”,既要保持适度经济增速,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快速上升,还要防止产出和通胀波动形成的经济风险。为此,文章使用了局部投影方法和VAR模型方法计算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冲击反应函数,以此刻画货币政策对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水平值和波动率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均具有水平值上的显著正向效应,同时具有降低产出波动而提升通胀波动的冲击效应;价格型货币政策也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同时具有降低产出波动率和通胀波动率的双重稳定功能。因此,当前货币政策操作仍然要以价格型货币政策为主,以此实现货币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8.
企业商业模式转型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模式自身的周期性及传统产业链的不断细分、拆解、重构、融合甚至与其他行业的交织、渗透,使商业模式转型成为必然。在商业模式转型中,收入模式是核心,价值链分析是基础,资产配置是支撑。收入模式有三个关键词,即主营业务、锁定客户、赢利点,主要有出租模式、分销模式、服务模式、代理模式、股权模式等,收入模式转型就是要提出新的价值主张;价值链覆盖范围包括产品型、代工型、服务型、一体化型,价值增值伴随着成本与费用的发生,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每一项活动的净值最大化,并占据高利润的活动区间;核心资产主要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人力资产、无形资产,不同模式四种资产比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计算机动态取证的数据分析阶段面临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动态取证的概念,然后提出了基于智能代理的动态取证系统模型、智能代理技术在动态取证中的应用以及动态取证中的数据获取,解决动态取证的实时性、智能性、可适应性和扩展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对雷达脉冲上升/下降沿的准确测量,在对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Logi stic回归分析方法引入雷达脉冲上升/下降沿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雷达脉冲上升/下 降沿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相关回归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和 模型的回归显著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径效应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通频带宽,影 响最小的是杂波效应。同时,结果分析表明提出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是合理的,这对高精度 的雷达脉冲测量以及影响程度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