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妍 《绿色财会》2010,(8):31-33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产权交易行为,我国的企业并购业务发展很快,已经成为世界并购浪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近些年,在并购业务市场化动机的影响以及竞争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并购业务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而对并购影响因素和动因的分析有利于把握企业并购业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动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动因相关方面的理论,着重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并购现象是企业在竞争中的强要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企业为获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称为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并购是企业实现产权重组、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财务动因的确定是解决并购中其他财务问题的前提。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徐宁  何云 《山西农经》2020,(7):27-28
在对企业并购动因、并购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研究美团并购摩拜单车的并购动因及并购效应,分析互联网企业并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J集团并购D集团事件为例,结合J集团并购D集团的动因,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及盈利能力四个方面分析J集团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总结其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企业并购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荔芳 《新疆农垦经济》2005,(8):118-119,112
企业并购现象近年来在我国频繁出现,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并购给企业带来实现规模经济、扩大份额等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财务问题,表现在企业价值评估、资产流动性、融资、会计方法的选择等各个方面,本文将在了解并购的含义、动因和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韩健 《中国农业会计》2023,(12):115-117
近几年,很多券商通过横向兼并和重组的方法来实现业务扩张,以此抢占市场份额,增加公司的价值,有效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益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证券)这一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动因和并购行为实施后的业绩情况,评价此次活动的并购方式、并购时机的选择所取得的效果,并基于此案例,为其他企业的并购行为、时机等提供一定借鉴,帮助企业合理实施并购,扩大企业规模。  相似文献   

8.
刘鑫鑫 《山西农经》2020,(1):156-157
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国内各大企业都采取了并购的方式,以便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分析了速递行业及其并购的动因和并购前后财务绩效的相关变化,总结圆通速递和先达国际的概况,了解此次并购行为的相关动因,对比圆通并购先达前后的绩效分析,得出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企业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不断融入全球农业一体化进程当中,然而,在实际跨国并购当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基于此,阐述了我国农业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了农业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农业企业跨国并购活动顺利开展,推动我国农业企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本土企业发起的海外并购越来越多,并购规模和并购数量都处于全球前列。企业选择进行海外并购,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获得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实现“1+1> 2”的效果。是否实现协同效应,是判断企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首先对中国家电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现协同效应的先决条件和主要表现以及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现阶段如何保障中国大型家电企业在跨国并购后实现协同效应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财务学界对于并购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企业进行并购的动机和企业并购后的绩效。本文主要是对并购绩效理论和并购动因理论进行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导致的借并购重组给企业“续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中,跨行业并购现象更是日趋活跃。现选取福鞍股份并购天全福鞍被否一案,通过对其并购重组过程和动因的介绍,从证监会给出的被否原因和标的资产盈利能力两个角度分析并购失败原因,最后为我国其他传统行业企业实施并购重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经济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快其自身发展速度。本文简要分析企业并购的动因以及特征,从财务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给并购企业带来的风险,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4.0、“互联网+制造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变革。这些技术正将制造业推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为了适应这种变革,众多传统制造企业开始寻找并购机会,以便更快地获取新技术,扩展市场或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智能制造企业并购动因入手,对智能制造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智能制造企业高效开展并购活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1999-2006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8429个总样本及其中的215个农业类总样本,首先对我国目前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并购现状及行业比较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Logit多元回归模型对这一特殊行业中的代理成本、高管特征与并购动因的关联性展开经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费用支出维度的代理成本可以显著解释我国农业类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建立在真正市场驱动基础上的并购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相对于西方企业近百年的并购历史,我国企业并购还处于起步阶段,并购效应比较落后。本文在研究我国企业并购效应现状及形成原因基础上,从宏观制度和企业自身两个层面提出改进我国企业并购效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银行并购活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一个多世纪,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虽然银行并购如火如荼,但并购后的绩效却并不理想,不能够支持银行并购的实践.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背离,使得银行并购理论主要侧重于银行并购动因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基本扩张、扩大生产规模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中国企业并购却是因为严重亏损,失去了竞争力不得不选择的一种措施。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并购现状,对当前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外资并购,也称跨国并购,是国际间通用的吸收外资的主要形式,包括外资公司、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直接通过购买股权或购买资产的方式并购境内企业。前一段时期,美国凯雷并购徐工、法国赛博(SEB)并购苏泊尔等外资并购案,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担心,外国投资者并购我国境内企业,会不会形成行业垄断,会不会危及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时至今日,我国政府乃至全社会似乎都在重新审视外资在我国经济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自1980年起出现了三次并购浪潮。有学者把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转型、体制转轨及股权多元化下的企业并购称为我国企业兼并的第三次浪潮。但此次并购浪潮形成的并购市场和西方发达国家规范的并购市场相比,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目前我国产权改革尚不到位、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建立的经济转轨时期,这种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痕迹的并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也暴露了诸多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