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元兵  周庆行 《新智慧》2004,(7A):10-11
一、企业的共生理论 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它是指两种不同种属的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一理论不但在生物学领域里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说,而且逐步被经济、社会学领域里的专家学所借鉴而广泛移植应用于这些学科之中。经济共生态,是指诸种经济主体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下,通过某种共生模式结合起来创造财富、分享财富所  相似文献   

2.
煤电产业一体化共生是煤电企业共生关系发展中的一种制度化规范,并由此形成了规范型一体化共生、特征型一体化共生以及过程型一体化共生三种共生演进机制。在三种演进机制的背后还隐含着利益分配机制、共生对象选择机制以及共生能量使用机制等机制。它们不仅决定着煤电一体化共生关系的稳定与公平、协同与互补以及量的增加与质的提升,而且也关系着一体化共生体系的发展与绩效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包含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理财等多种形式,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并且日益与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展开了竞争。但两者在要素构成、利益诉求、宏观环境上是存在共生的关系的,而在客户群体上也是互为补充的。基于此,本文将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与共生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有研究银企关系的文献,或是从企业融资理论的视角间接审视银企关系,或是从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理论、博弈论等视角直接分析银企关系模式与行为选择。本文认为,互利关系是融资关系的实质和基础,基于互利关系的研究应该成为融资关系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银企共生模式的测评模型,并从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两个维度对我国制造业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银企共生状态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测评模型对银企关系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转型期,宏观调控趋紧,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愈发严峻。建立深层次合作的共生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拓市场,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有利于中小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在概述共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LOGISTIC生物成长模型,建立企业间的竞争共生模型,对国内中小企业可构建的共生模式系统进行探析,以期为国内中小企业建立共生战略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民族旅游已成为当今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而民族旅游社区各主体由于利益诉求的差异性而引发的矛盾与纠纷却成为制约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企业、居民及游客相互之间共生关系及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入探析。基于此,本文以共生理论为指导、实地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通过对相关共生指标的综合测算来探析旅游多主体间的共生关系及模式。结果表明:当地社区政府、居民、企业、游客相互之间存在正向共生关系并且相互影响作用不同;不同主体之间的共生关联性较为密切,政府和游客之间的关联性最高,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关联性最低;当地旅游社区各主体间形成了正向互惠共生模式,具体来看是由当地居民主导、旅游企业推动、地方政府协助、游客参与的“REGT”互惠共生模式。本研究拓展了共生理论的应用领域,对于其他旅游社区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外营销学界关于便利问题的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便利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尝试性地概括出了便利研究的假设前提,并对便利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即,通过文献评述解释了便利的内涵;概括出了便利研究的假设前提;探讨了企业如何将便利用于经营的战术层面和战略层面,并考虑了企业关注便利时的成本问题;阐述了便利理论对于中国营销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为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共生关系,可以从改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耦合的共生环境;构建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多元创意供给主体;结合资源优势,寻求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会等三个方面实现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9.
从共生的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在此基础上,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区域旅游竞合发展的共生条件,并对共生发展模式及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互惠共生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问题,科学界定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内涵以及清楚识别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特性,意义重大。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收集共生问题研究的文献,梳理共生概念在生态学领域的萌生和演进线索,描述共生概念在人文社会科学、企业管理学领域的发展及其具体应用状况,结合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探求本质,得到了广义和狭义的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概念。最后,通过剖析红色旅游共生发展与一般旅游共生发展的异同,揭示出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技术生态理论并借鉴自然生态相关理论,分析了技术间的共生、竞争等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并分析总结出技术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关系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移动通信技术系统,识别核心技术、竞争技术和共生技术,总结移动通信技术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与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及共生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机构共生的基本原理。从共生理论的视角解释了目前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面临的融资后主业空心化、融资成本高、难以监管等问题。并从规范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机构共生关系的优化路径:规范中小企业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3.
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系统演化机理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和概括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系统及其特征,阐述和分析了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演化特征和演化方向,建立了矿区生态工业共生总体发展演变模式。矿区生态工业共生总体发展演变模式主要由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组织发展模式和共生行为发展模式、共生发展选择模式以及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系统发展的生命周期四个要素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集群的共生关系与生物种群的共生关系的相似性,引入最先应用于生物种群共生关系的Logistic模型对产业集群式转移条件进行研究。在对Logistic模型进行解释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成长与集群成长过程构建产业集群式转移模型,求解出产业集群式转移模型的均衡解并对其解进行经济学解释,从而得出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条件,并通过案例分析得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卜华白 《全国商情》2007,(5):14-14,69
在外界环境日趋动荡、企业竞争日趋“残酷”的今天,企业的“恶性竞争”已使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在战略层次上追求企业的“共生”已是大势所趋。本文运用共生进化理论,从联盟模式、联盟边界与界面、联盟动力能量系统三个方面,研究群簇企业“共生进化”的联盟构筑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共生"这一词语的使用上看,共生并不意味着善与正义,其自明性是可疑的。共生的正当化、强制化、形式化、并存化这四张假面成为了共生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共生教育在其手段化的同时,也孕育着事实上反共生的可能性。为共生而共生也意味着共生的异化,它有可能忽视现实中的对立、葛藤与冲突。而这也造成了共生教育的困境,即一般化、标语化、表面化、空虚化。以实现多元主体之间共生为鹄的的共生教育却因共生理念的暧昧性而举步维艰。唯有在细致检视共生理念的基础上,细化共生的下位目标,寻找共生的促成点,真正的共同生活才有可能。与其说共生是可以达成的目的,不如说它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共生就是对当下不平等的超克。相应的,教育就是共生的生长点,是人共生力的由来,而不是共生的手段,它在促成个体幸福、社会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各主体间的共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关于富民强国的经济观点、理论与学说的概括和总和,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新学科。王毅武教授长期潜心于此领域的研究,他运用"论从史出、人从论出、史论结合、精于评论、把握脉络、重在发展"的方法,从学科架构、专题研究与学术评论三个方面客观、准确、公允地阐释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产生、发展、完善以及创新的内在逻辑性,把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态效率和产业集聚原理,提出了矿区生态工业共生效益测算方法,并以此对兖矿集团生态工业共生生态效率和集聚效益进行测算与分析。通过生态效率测算与分析,得出兖矿集团生态效率可分为三个阶段,表明兖矿集团开始向着生态工业网络化发展;通过集聚效益测算与分析,得出兖矿集团生态工业共生集聚程度还比较低,生态产业链(网)还不够丰富;最后指出兖矿集团生态工业共生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山东省洁净煤技术为例,分析了洁净煤技术共生演化过程与路径。从技术间共生关系与技术共生环境两个维度分析了共生对技术演化过程的影响。结合山东省洁净煤技术的共生、共生环境等共生因素,构建了山东省洁净煤技术共生体系。最后,分析归纳了山东省洁净煤技术演化的路径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工业共生是矿区发展循环经济有效途径的基础上,系统地识别和划分了主导型工业共生、平等型工业共生、依附型工业共生和混合型工业共生4种矿区工业共生主要链网模式,总结了各自结构特点,并对煤炭矿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进一步指出,随着工业共生模式的不断发展,煤炭矿区工业共生模式可以是上述几种模式并存的混合型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