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国有股减持方案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价值工程》2004,23(8):84-85
国有股减持症结的关键是减持价格定价依据是否合理有效。笔者从同股同权同利的角度,即国有股东应与社会公众 股东取得相同收益的角度,提出国有股减持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2.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3.
苏明 《会计之友》2008,(17):111-112
2007年6月,国家发布了新的国有股减持办法,提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作为转股价格.本文认为,减持价格不能脱离市场价格,但又不能完全按市场价格,应是介于国有股成本价与流通股市价之间的使国有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双方利益达到均衡的一种价格.  相似文献   

4.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
论国有股减持的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国有股减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动机 作为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同股同权,也就是基于这一点,才能谈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上市公司的管理机制才能完善而有效,这也是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但长期以来,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作为为国企服务  相似文献   

6.
关于国有股相对减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减持问题,是近来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笔者认为,国有股减持应从相对和绝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走相对减持之路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7.
李斌 《会计之友》2002,(1):38-39
国有股减持是当今证券市场比较敏感的问题,目前证券市场比较低迷一定程度上与国有股减持没有找到各方均认可的方式有关;但国有股减持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由之路,也可以说是实现由我国政府主导型投资向民间投资转化的有效途径,亟须得到妥善解决.本人通过对当前证券市场国有股减持方式及相关观点的思考,提出一种国有股减持思路,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国有股比重过大使国有企业管理层法定应负责任与其能负责任极不对称。国有股减持成为我国国企改革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主要几种定价模式进行分析之后,从公司内部管理层收购(MBO)角度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国有股减持的关键问题在于减持价格的确定、减持运行的机制和减持的速度。本文通过浮动定价机制的设计,认为采取国有股逐步拥有流通权并选择减持,市场最终可以发现国有股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胡梦琪 《经济界》2002,(3):90-91
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特殊问题,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是在一个上市公司中,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只有公众股才能流通。二是“一股独大”,国有股占到三分之一,有的占到50%以上,如果加上法人股中大部分股权属国有法人,则国有股总体上占到60%以上,有的企业比重更大。这种产权结构,既不符合股份公司同股同权的特点,也不利于建立法人治理制度。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中小股东权利受到很大限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实际由国有大股东控制,难以起到应有作用。 逐步减持国有股,是推动国企改革和完善资本市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