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招远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7户,其中大型企业4户,中型企业27户,从业人员7.5万人,总资产137.4亿元。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6亿元,销售收入270亿元,实现利税31亿元,利润2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5%、69.8%、74.2%、83.2%;其中市属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7亿元,销售收入79亿元,实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7月16日,记者在全省工业稳增长会议上获悉:上半年,全省工业战线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增长成效显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88168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工业增加值3138.24亿元,增长17%,增速位列全国第一位。其中:轻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86.88亿元,增长23.6%;重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751.36亿元,增长16.1%。  相似文献   

3.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工业生产增速持续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有所回升。9月份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工业总产值77.67亿元(每年上一个台阶,2002年最高月产42.6亿元,2003年51亿元,2004年65.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24亿元,同比增长28.1%。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8.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90.7亿元。同比增长23.8%,比全省增幅(22.9%)高0.9个百分点。前9个月,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出口势头加大,工业品产销率97.2%,完成出口交货值51.72亿元,同比增长47.1%。  相似文献   

4.
《福建质量管理》2011,(4):47-47
一季度,全省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向好,工业产值、销售值、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超过30%。一季度完成工业产值763.7亿元,同比增长34.3%;完成工业销售值742.2亿元,同比增长33.6名;实现工业增加值170.6亿元,同比增长32.1%,高出全省工业8.2个百分点。外商与港澳台投资企业拉动力增强,完成产值750.4亿元,占行业比重98.3名。重点地区和骨干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56.19亿元,同比增长27.6%;完成工业增加值77.99亿元,同比增长32.9%,分别高出全国(18.1%)、全省(26.7%)平均水平14.8个和6.2个百分点,居全省17个市第4位(池州市 48.3%、巢湖市 40.2%、芜湖市 34.6%)。工业产品产销率  相似文献   

6.
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16.6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工业增加值161.5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销售收入501.3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利税58.4亿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7.
从前不久召开的福建省经贸工作会议获悉,2006年,福建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1840亿元,增长2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3280亿元,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92亿元,增长超过23%,实现工业增加值2750元,增长20%左右。全省工业企业基金效益综合指数157%,较前年提高了4个多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425亿元,增长9.18%。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省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695.22亿元,同比增长22.67%;产销率97.9%提高0.1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14919.49亿元,同比增长35.33%,实现利税1604.63亿元,利润915.08亿元,分别增长39.67%和49.2%,实现了省委提出的“工业要为全省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今年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65.2亿元(不变价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21.1%;完成工业增加值145.4亿元,同比增长19%。在全省17个市中增速位列第六位(芜湖市36.5%、池州市29.4%、铜陵市21.4%、黄山市20.4%、马鞍山市19.8%)。1-11月份全市累计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顺义区镇村二三产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以农民就业增收为主线,紧扣发展主题开拓创新,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规模以上骨干企业强劲支撑,经济总量增长再攀新高,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外贸出口增势强劲,个私经济稳步发展,对社会贡献份额不断提升,企业总数已达到22677家,其中工业企业3447家;从业人员19.2万人,其中本地工14.3万人,完成总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45.7%;完成增加值77.3亿元,同比增长36.3%;实现利润总额25.8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出口交货值34.3亿元,同比增长23.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达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数据》2004,(5):62-64
1.工业增速攀高。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7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增速提高3.4个和8.3个百分点。工业利润成倍增长。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4.7%,同比提高27.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9.3亿元,增长1倍。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我省全面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了高起点开局。初步测算,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6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5.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2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16.5%和9.8%。一  相似文献   

13.
汪曼莉 《现代企业》2011,(9):I0001-I0001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统计局获悉,今年1—871,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80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394.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7%。  相似文献   

14.
今年前6个月,合肥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仍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工业生产增速平稳,经济效益有所回升。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87.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21.6亿元,同比增长22.8%;产销率97.8%,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0.6个百分点。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2.38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利税43.04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实现利润22.98亿元,同比增长6%。  相似文献   

15.
李军 《活力》2012,(16):10-11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全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有利契机,依托资源优势,力推“工业兴县、项目强县”战略,建园区兴产业。上项目保增长,抓服务优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2年1至8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10.4亿元、20.8亿元、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3.8%、24%。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科教兴省先进县”、“黑龙江和谐可持续发展典型县”、“黑龙江最具经济活力县”等殊荣。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全市全口径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47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实现产销率96.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6.8亿元,  相似文献   

17.
桃城区始终坚持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区的重中之重来抓,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突出重点,强力攻坚,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108家入统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利税1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和20.6%。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2家,利税超千万企业达到10家,并有4家企业进入全市纳税“前二十强”,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石门县委、县政府把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对52家县属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到2003年底,改革工作已基本清盘扫尾,特别是29家工业企业全面完成了职工身份和企业产权置挨,所有企业改制后全部“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工业增加值9.7亿元,同比增长14.7%:规模工业实现产值15.1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23%,扭亏增盈连续三年名列全市第一名。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奋发作为,全省经济遏制住了快速下滑势头,呈现出企稳回暖的积极变化。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469.3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55亿元,增长6.51%;完成规模以上投资2665亿元,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陕西省工业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效益良好,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去年1至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12.51亿元,同比增长2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排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