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城乡统筹的社会经济环境,通过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深入研究,从政府和失地农民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与"三农"的密切关系度让城镇化一直饱受社会政界与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文章以乌鲁木齐市征地现状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征地引发社会风险的成因、表现、诱发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征地风险表现、诱发因素分析,建立征地冲突规避的治理机制,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失地农民就业权益保障问题突显,亟待解决。本文以失地农民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为核心,着力分析失地农民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就业权益保障缺失,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化解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卢沙沙  石俊国 《中国市场》2011,(35):118-119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社会出现大量失地农民,其中高龄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分析高龄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再就业之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方新平 《商》2015,(3):32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以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城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我国进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剧增。由于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生活在城市边缘,成为新的弱势群体,是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大隐患。失地农民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失地农民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未来生活保障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唐毅 《商》2014,(10):241-241,239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完善和繁荣的必由之路,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会带来不同利益集团既得利益的改变,失地农民就是城镇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弱势群体,作为发挥社会稳定作用的社会保障应当更多的关心这些缺乏在新兴城市当中谋生的社会人群。在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同时保障他们在新的环境下的就业既能消除社会不安定的隐患同时也能为城镇化和工业带来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创造出一个以社会保障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拉动社会保障的良性循环,本文以昆明市呈贡地区的失地农民就业现象为例,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当前转型时期的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供一条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镇化。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必然出现城市向农村要土地的现象。一旦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农民也就失去了传统的、稳定的养老保障。因此,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不仅是保障失地农民养老无忧的迫切要求,也是赢得失地农民对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支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期提出有利于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摘要: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在支持国家城镇化、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村金融机构多以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主.规模、人员有限,在服务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笔者研究后发现.农村金融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失地农民再就业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与金融产品单一:信贷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供给资金不足;农村网点及从业人员少,农村金融创新型人才缺乏;失地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风险控制体系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在支持国家城镇化、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村金融机构多以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主,规模、人员有限,在服务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笔者研究后发现,农村金融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失地农民再就业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与金融产品单一;信贷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供给资金不足;农村网点及从业人员少,农村金融创新型人才缺乏;失地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风险控制体系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推进以及城市扩建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群体也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向城市居民身份转变。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一系列问题由此产生,其中养老问题凸显。建立和健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应当以覆盖面广、保障力度高、操作便捷、效率高、成本低等作为目标,在政府主导、财政支持下,通过明确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目标,建立失地农民权益长效补偿机制,建立和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实行"土地换养老型"保障,引入商业保险机制以及发挥社会组织对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作用等措施,有利于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构建起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城镇化及城乡同步小康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城镇化过程中比如产生的大量失地农民,他们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创业视角寻求通过引导失地农民创业解决其生计问题,为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另一种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中,城镇的加速扩张导致了可耕土地的逐年减少,进而产生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保障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明确了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出现根源的研究,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魏巍 《北方经贸》2014,(1):47-48
随着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在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包括粮食安全及失地农民如何可快速融入城镇的问题。区域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第一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强化第二产业中涉农产业的精细化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改善失地农民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柏骏 《商业时代》2012,(8):14-15
结合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路径演化,本文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变化的方向、内生性与特征。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出发,联系实际,揭示了地方政府角色转变过程中发生道德风险的必然性以及与失地农民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作为道德风险发生的结果,对于失地农民问题,表现为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粗放型的土地外延扩张。作为地方政府强势主导的城镇化进程的结果,近年来各地区以开发区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模急速扩大,并直接导致失地农民群体数量的激增。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数量增长迅猛。失地农民仅靠征地补偿费难以维持长远生活,由于征地制度的不完备、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非农业技能较低等原因,导致很多失地农民不能顺利再就业,因此,失地农民也就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需要我们合理分析失地农民现状,完善征地制度,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民自身素质,通过制定完善的就业措施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红霞 《中国市场》2015,(12):185-18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土地被大规模征用,产生了一个失去土地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游离于城市与乡村的新的社会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快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符丽丹 《商》2014,(23):45-4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失地农民征地补偿不合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生活困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逐步增多但诉求渠道不畅,暴力对抗警察、静坐、示威、围攻基层政府等群体性事件引发的社会冲突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之下,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生计可持续发展的视域出发,对我国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构建途径,是解决我国失地农民生计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我国目前要实现的目标,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征占农村土地导致了大量失地农民,这部分人是被迫式的城市化与市民化,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失业率高,产生了一些家庭和社会矛盾,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从世界经验来看,小微企业是解决低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对河南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补偿模式评价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失地农民利益补偿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各地在城镇化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不同的补偿模式。只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失地农民补偿,才能使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共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