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九十五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职责。”这里只是强调了“应当建立”“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但没有具体规定怎样建立以及建立什么样的“财务收支审批程序”。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单位的财务支出审批报销程序的显著特点是,一切开支经领导批准后即可找会计报销,对会计而言,这种程序是“自上而下”;从会计监督的时机看,是一种“事后监督”。这种程序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一、 存在的问题毫无疑问,财会人员和单位…  相似文献   

2.
王敏珍 《理财》2003,(1):41-41
目前,我国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大都是先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领导人签批报销后,再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审核记账。笔者认为,此种签批程序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也不能及时、有效地阻止违法会计行为,因此,本人认为应推行逆向签批程序。其理由是:(一)实行逆向签批程序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财务开支先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签批,再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领导人签批报销,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调动会计机构、会计…  相似文献   

3.
"一支笔财务报销审批制度",是指一个单位或组织的所有财务收支和财物管理,均由该单位或组织的"一把手"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职领导一人审核,并签字批准报销的制度。"一支笔"审批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但它并不是指负责人一个人我行我素说了算,而是集体领导下的"一支笔",其代表单位集体理财和审批。审批人是单位财务收支把关的最后责任人,需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领导责任。目前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大都是先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领导人签批报销后,再由会计机构负责人9会计主管人员)审核记账,笔者认为:此种签批程序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和及时、有效地打击违法会计行为,因此,应推行逆向签批程序,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5.
各单位建立并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作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得到各单位的重视。然而,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还很不完善,实际工作中暴露的财务收支审批方面的问题也较为严重。如何设计企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近年来在乡镇推行零户统管的经验看,建立会计核算中心的关键是规范资金缴存、拨付程序。因为如果资金不按规定程序缴存和拨付,会计核算中心就成了一个事后的记账、报账系统,根本起不到源头治腐的作用。根据国务院“收支两条线”和中纪委“会计委派”以及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委“工资代发”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规范的资金缴存和拨付程序。按照该程序操作,不仅健全了财务收支手续,而且做到了置财政监督于单位资金收支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面对事业单位财务支出报销审批程序诸多问题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文章探讨了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的各项具体措施和路径,提出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优化财务审批流程,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大都是先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领导人签批报销后,再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审核记帐。笔者认为:此种签批程序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和及时、有效地打击违法会计行为。因此,应推行逆向签批程序。其理由是:1.实行逆向签批程序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财务开支先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签批,再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领导人签批报销,变会计机构的“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调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大都是先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领导人签批报销后,再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审批记账。这种签批程序,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及时、有效地防范违纪行为。因此,应推行逆向签批。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0.
周同斌 《会计师》2009,(8):49-50
<正>一、概述会计法的基本要求是在各单位建立并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作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更应该得到各单位的重视。然而,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还很不完善,一些单位内部管理不严、控  相似文献   

11.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作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得到各单位的重视。然而,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还很不完善,实际工作中暴露的财务收支审批方面的问题也较为严重。如何设计企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理财》2009,(1)
扰攘一时的温州“赴美考察培训团”一事有了官方的调查、处理结果:经查实,该团出国培训审批程序是符合规定的。组织干部出国学习培训也是根据年度计划安排的,外事审批也是符合规定的。目前查清主要有两大问题:学习培训和公务活动的时间少于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走访驻留的城市也超过了省里批准的规定。温州市委和市纪委研究决定,将对市委组织部门的分管领导和该团的正副团长进行处理,根据相关纪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建立并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还很不完善,影响了利润水平,因此要加强中小企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支笔”审批是国家财经管理的原则。这里所讲的“一支笔”审批,是指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规定,各级工会均应由一名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财务工作,按照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在上级工会审定年度收支预算的范围内,日常财务收支由分管主席实行“一支笔”审批。这是工...  相似文献   

15.
会计测试题(六)一、填空题:1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颁布了()。国家机关、()、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应当符合本规范的规定。2会计人员应当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要求()。对违反规定的...  相似文献   

16.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主体主要指货币资金业务控制主体,包括单位负责人或货币资金审批(核)人、复核人及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经办人。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负责,当然,他们也理应对本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缝全和有效实施以及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性负责。  相似文献   

17.
财务报销是内部控制的关键一步,高质量的财务审批可以反映单位内部控制情况,但是目前基层气象部门存在财务审批流程复杂、线下审批效率低下且没有进行事前审批、财务审批流程不够全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通过钉钉进行事前审批、完善财务事项流程、编制日常报销手册等改进建议,为加强基层气象部门内部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学校财务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报销程序有"先批后审"和"先审后批"两种.本文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对学校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建议选择"先审后批"的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并且为了使报销的审批程序更加经济有效,从预算管理、授权限额、处室部门等三方面进行程序的设计,进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不断加强,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了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内容过于简单,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职能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要正确对待“一支笔”●张世琦在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和财务大检查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单位在财务收支方面,对执行“一支笔”审批原则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偏差,甚至有的单位把坚持“一支笔”作为财务收支活动的一条基本依据和标准,似乎只要坚持了“一支笔”审批的原则,就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