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郑延胜 《魅力中国》2013,(13):194-194
课程改革是一次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的第八次大规模课改,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教育领域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创新与探索,它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托,肩负着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而对于新课改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2.
何会平 《魅力中国》2013,(11):144-144
长期以来我们在应试教育中成长,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结果造成学生思维的呆板和僵化。走上历史课改前沿,解放思想,培养能力,创新思维,在探索课改的道路上我也思考了许多,观念改革是先行,角色转变是关键.学生发展是目的,摆正这些关系。抛弃教育的功利,课改就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3.
雷维敏 《魅力中国》2009,(24):183-183
新回顾几年课改历程可谓百感交集。当新课改的浪潮滚滚袭来之时,我们有幸被推到了课改的前沿,成了新课改的弄潮儿。在课改中,我品尝着收获的甜蜜,咀嚼着失败的苦涩,放飞着自己的梦想,解读着种种的困惑。下面就是我在课改实践中,自我小结和课改的感受为以后的课改路上铺上一块小小的垫脚石。  相似文献   

4.
刘建斌 《西部大开发》2011,(10):100-100
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着搞了课改没了质量;赛教结束,课改结束;撇开“五环”搞课改;学生当“老师”,老师当“观众”;课堂教学小品化、模式化等诸多误区。这些误区偏离了课玫方向,影响着课改的深入开展。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实施课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摆正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位置;吃苦钻研,善于学习和创新以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将课改进行到底,才能走出课改误区,回归真正的课改课堂。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具有高水平科学素质的人,新课程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作为一名教师,要紧跟课改步伐,适应课改需要.把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长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培养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6.
王川 《魅力中国》2010,(8):39-39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改革。新得教育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思路,给我们体育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我深感自己肩子担子的分量,曾强了课程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决心把把握课改方向,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全身心投入到这次课程改革的教学研究领域,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进行一次较大的革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卢同朱 《发展》2010,(4):137-138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在全周普遍展开,目前全国除甘肃、四川、西藏等省(区)外,绝大多数省、市(区)已经进人了课改实验阶段。甘肃省将于2010年全面实施新课改,即将到来的课改将为高中学校带来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这是每一个高中校长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课改背景下高中特色学校的建设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立达职专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部分学生学习技能继续深造的需求,从职一年级开始,在严格落实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加强基础课教学,为志愿升入高职院校的同学全力服务,为职专生架设高考深造立交桥。今年,立达职专狠抓高中课改班教育教学质量,春季高考一次上线率达96%,连续三年在全市同类校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9.
程飞云 《魅力中国》2013,(8):242-242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像一阵春雷,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时间,新课改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投入了这股教育改革的热潮之中,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工具更有效地促进了课改的落实,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健利 《魅力中国》2010,(25):343-344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已走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在经过一轮的课改教学结束后自己对新课改的感悟也较深,从备课到讲课,从教法到学法自己收获不少,教学经验也积累了不少。经过多年的磨练我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这样才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政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少霞 《魅力中国》2012,(35):133-133
从事教育多年,我一直在追寻着自己的理想课堂。我心中的理想课堂是什么呢?我梦想着因为我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进发,因为我的课堂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因为我的课堂学生的理想志向变得高远,因为我的课堂学生的人格品质变得高尚。我的课堂不只是着眼现在。而要能指引学生明天的发展方向。随着我校的课改之路,我经过摸索、尝试,从一次次的磨砺中也总结出了出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于淑芳 《魅力中国》2013,(11):185-185
在教育的大形势下,课改被提到了日程,我们怎样应对课改呢?面对新课改,要落实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就必须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数学地思维”,掌握数学方法,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理性精神,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政革在我国显然不是第一次了,在每一次的课改进程中,无论是目的也好,目标也好,理念也罢,最终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去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否能够彻底落实好,课程改革的目标理想能否最终达成或实现,最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去实施。  相似文献   

14.
李焕立 《魅力中国》2014,(1):136-137
我国传统教学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常规,包括备课、讲课、练习、辅导、考试等几个环节。在新课改已走过十二年的今天,经历了对传统教学的批判、课改初期的迷惘,到对新课程理念的认真领会、积极践行,回望新课改,结合一所中学的实际探索,赋予传统教学常规新的内容和做法,以更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与改革,推动新课改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赵洪学 《魅力中国》2009,(20):219-219
高效课堂教学打造过程中,伴随时间的延伸,我们的课改思路在听课、反思、探索中不断完善,课改理念在学习、碰撞、交流中不断清晰。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路上,我们且行且思,现拾捡一二,与大家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张斌 《中国西部》2011,(23):35-37
近年以来,四川省苍溪县教育局和着时代节拍,沐浴课改春风,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认真研究教师培训的新理念和新策略,在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闰述笔者所理解和进行的语文课改教学,列举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思考、探讨、研究、总结,旨在真正落实课改的思想和理念.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军粮城二中语文组紧随课改的步伐,认真落实课改精神,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展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面貌。一、学习新理念,提高教研组理论水平语文组以校本教研的形式多次组织了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活动,《我眼中的课改》、《课改需要怎样的评价体系》、《我发现的课改误区》这一系列的活动使教师深刻认识到,只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参与能力的教学才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田玉星 《魅力中国》2014,(10):192-192
新课程改革在人们热切的期盼和热烈的讨论中,逐步展开,或许就没有也不该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我虽然对课改精神还不够深入,但从思想观念上和教学行为上力求向新课改要求靠拢,收获了或多或少的经验,现将我在课改中的几点做法小结一下。  相似文献   

20.
马艾娟 《发展》2010,(5):137-137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执行者和推进者。如果教师的思想不改变,素质教育的推行只能是空谈。在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索,就成为我们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