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欧盟在会计国际趋同进程中的最新举措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一直致力于会计协调工作,并在不同时期对会计协调的战略作出了富有现实意义的调整.正式决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后,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包括实行推行等效认可标准、利用专业机构实施监督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及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新动向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几乎均已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发布了趋同路线图.我国已草拟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CAS)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KS)全面趋同的路线图,将"实质性趋同"推进到"全面趋同".然而,国际趋同是一个艰难的、互动的过程,我国现阶段国际趋同的成效只能说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应对金融危机重大项目的完成.我国会计准则可能再次与国际准则产生众多差异.作为积极推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力量,美国积极推行国际趋同所经历的战略转变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其未来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拟通过追踪美国采用IFRS的进展和动态情况,阐述美国各界人士对采用IFRS的不同观点,旨在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未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进一步放开、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全面阐述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等效互认情况,深入分析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展,最后提出推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欧盟正式决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包括实行双层认可机制、推行等效认可标准、利用专业机构实施监督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的中国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国际趋同是当前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回应会计国际趋同的挑战和机遇.是中国会计管理层和学术界的共同课题.研究会计国际趋同问题,首先应当弄清楚会计国际趋同的含义,对会计国际趋同的概念作出界定.对于会计国际趋同的定义.当前理论界存在多种解释,通过对现有解释的系统分析我们得出了相关结论:会计的国际趋同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很多情况下几乎是同义语;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排除会计准则的差异性;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等于"世界会计准则大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矛盾的统一体.在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进程中,存在推动会计国际趋同的积极因素和阻碍会计国际趋同的消极因素,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现状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未来的会计国际趋同进程中,我国应从维护中国经济的安全、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加快新准则实施后的制度调适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和经贸活动国际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二十多年来,国际协调在我国会计标准建设的历程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也成为国内外会计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构筑了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交流、使用、判断和评价的平台,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从此走上国际趋同下的充实与完善阶段。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有许多趋同点,同时,两者之间也有很多差异,并且在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协调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如何在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大环境下做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趋同,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的重大会计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的重要理念与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金萍 《生产力研究》2008,(18):154-155
新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是我国财政部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内经济环境发展需要而作出的重大会计改革决策,会计改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已基本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构建的目标要求,即构建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计量以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近20年来会计乃至经济领域的热点.IASB和美国F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双方在该领域理论与实务的趋同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后果观、制度合作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构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理论分析框架,其表明准则趋同实质是各国利益争夺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增强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条件成熟时,制定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指南.  相似文献   

9.
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理念应运而生且不可阻挡的成为发展主流.为顺应这种趋势,我国会计准则始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紧密联系,也一直为趋同做相应的改进.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两者仍存有差异.本文首先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作出了对比,然后阐述了这种趋势对国内会计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会计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公允价值的引入,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与趋同。文章阐述了公允价值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理念,分析了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林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3,(17):171-172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首次出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鲜明体现。但同时,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详细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的适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语言的相似性与中国对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作为会计语言相似性的衡量方法,研究发现,相似的会计语言能够促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之后更加明显。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语言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直接投资的机制主要是缓解了东道国企业与我国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述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本文结论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与证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深入探讨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能有效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其影响机制是通过学习效应实现的。本文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不同所有制类型、要素密集度、生产率的企业在面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时,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该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更换贸易不确定性的度量方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4.
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路径、策略及其影响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相关研究对于评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径与策略选择的参考价值,指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与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面对这些新动向,如何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进而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国不可回避的共同性问题。加拿大为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新发展,已经对其会计准则制定的长期目标进行了定位,并对达到长期目标的战略路径作了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测试国际公认会计准则的采用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来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的特点和趋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会计准则变量与公司业绩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采用国际公认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普遍来说比按国内准则计算的利润偏低。由此可知,采用国内会计准则的公司转换为采用国际准则,业绩水平一般会相应下降,结果是按照国际准则计算的资产和利润更加实在,国际准则表现出更加谨慎或更加稳健。  相似文献   

17.
The development of post-cris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resolv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ighlights an intriguing puzzle: the European Union (EU), which is often considered as a ‘great financial power’, had a marginal influence in the standard-setting process, which was 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U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UK). Why? This paper brings together and further develops the concepts of cross-border externalities derived from the hierarchical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and domestic regulatory capacity. The US and the UK had the incentives (externalities) to promote and the domestic capacity to shap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y contrast, the EU was mainly exposed to regional (intra-EU) cross-border externalities and lacked regulatory capacity on the matter. Paradoxicall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ntributed to developing EU resolution capacity by facilitating an agreement on EU (and later on, euro area) rules.  相似文献   

18.
会计准则执行研究述评:基于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执行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后续,准则的执行关系到准则制定目标的实现。在全球会计准则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背景下,公司间和国家间执行的一致性是准则趋同是否能推动实务趋同的关键。然而,目前对准则执行的研究尚没有充分发展。本文在回顾和评论相关的准则执行研究时,基于对一致性的讨论,从观点和方法两个维度展开,并且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最后重申了准则执行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交易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实施政府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就其本质来说反映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安排的交易成本包括:准则制定成本、准则培训成本、准则执行成本以及准则疑难解释成本。新会计准则中,有完善的会计准则、相对完善的会计准则以及不完善的会计准则,实施完善程度不同的会计准则,政府和企业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不同。非上市企业是否选择执行新准则,将会视交易成本的大小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