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使其更容易进行财务造假,本文结合经典案例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进行阐述,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原因,最后从企业自身、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三个层面针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造假现象频出,财务造假更是江河日下。本文通过分析康得新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例,找出其财务造假的动因,具体分析其财务造假的手法,最后从康得新造假案出发,对所有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财务造假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创业板第一财务造假公司万福生科的案例研究,回顾其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五条应对策略,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和"便利"而暴露出来的财务造假问题给中国的证券市场和股民们带来的巨大危害。因此,财务造假的治理迫在眉睫。本文旨在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总结造假手段,并据此提出防范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经成为了证券市场发展与完善的一个巨大障碍,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也愈发复杂隐蔽,虚拟客户,虚拟销售,不合理的收入确认,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等方式虚增收入,甚至形成造假"一条龙",致使上市公司财务问题日  相似文献   

6.
刘恩志 《会计之友》2013,(21):53-55
上市公司绿大地欺诈上市、万福生科2012年半年报财务造假。文章基于上述案例分析对比国内外财务造假处罚结果,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机及监管者监管效率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监管者唯有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从重处罚财务造假行为、提高监管效率,从严监管中介机构,建立集体诉讼证券民事赔偿制度,才能从源头和结果上真正减少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财务造假普遍存在,财务造假的手法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深入探讨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的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描述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和上市板块的发展,农业上市公司造假案已屡见不鲜,其动机和手法也多种多样。本文选取农业上市公司为切入点,首先描述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再结合简要的案例描述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机、条件及手法,最后提出监督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鉴于此,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以万福生科这一创业板造假第一为例,对其造假手段和造假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康美药业2019年4月底发布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会计差错更正与财务造假的区别再一次成为会计和审计业界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康美药业及部分其他上市公司差错更正的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与财务造假的区别,并探讨了对上市公司会计差错和财务造假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担保黑洞、财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给我国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笔者就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减少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披露的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造假案件屡见不鲜,造假动因多样,手段繁多,不仅危害到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还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因此,文章通过对亚太实业财务造假的案例进行剖析,揭示了其造假的动因及手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前识别此类问题,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引发关注,造假问题可谓层出不穷。本文以上海物贸公司为例,探讨上市公司造假手段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严重损害着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分析财务造假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指出财务造假的手段及识别方法,并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使得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得到真正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尤其是2013年的创业板更是财务造假的高发地带,广大投资者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直接受害者。文章以"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通过分析财务舞弊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探寻投资者赔偿体系的构建,进而不断培育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李青  汤晓蕾 《企业研究》2012,(10):101-103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一般以规范的治理结构而闻名。但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问题频现,许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采取的造假手段手法隐蔽,影响恶劣。对于大规模涌现的上市公司造假潮,是与相关法律制度欠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本低,投资者维权的成本高,内部会计监管不完善,以及证券、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的。因此,如何通过相关机制的完善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则显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事件频发。其中不仅有轰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康事件”,也有轰动美国资本市场的中概股瑞幸咖啡造假事件,22亿元造假金额爆雷的同时,也为所有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信息披露存疑、内部治理失衡、审计独立性缺失是其造假的根源所在。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成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灵魂拷问。而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的颠覆性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记账、时间戳等特性著称,而这些特性正是攻克财务造假难题的“克星”。因此,本文以瑞幸咖啡为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解决财务造假研究,以期为“区块链+财务”的应用落地提供理论依据,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财务造假给投资者、证券市场、会计行业、上市公司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被曝光存在财务假账问题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和普通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对比,分析股利政策是否能够传递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真实性方面的信息,进而从股利政策的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造假问题日益严重,造假案件频繁出现,严重干扰投资人、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的正确决策。文章以此为切入口,剖析了财务造假动机,提出了建立防范机制的重要性,呼吁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欣泰电气是丹东市民政局所属的小型国企,自决定上市以来就一直面临财务造假方面的质疑。文章回顾了欣泰电气财务造假的背景、手段及法律责任,从其财务造假中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