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反映旅客出行链的有向换乘服务网,采用一种拼接和去冗相结合的K最短路算法,设计并实现客运服务网络路径搜索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客流计划和列车开行方案,以多种路径搜索模式得到合理的乘车方案.以某高速铁路及相关路网的列车开行方案和相应的客流计划为例,对客运服务网络路径搜索算法进行测试,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但需在乘车效用的丰富和优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速铁路旅客高标准、高质量的出行需求,针对现有研究中双层规划模型存在的问题,均衡考虑运营企业利益和旅客需求,建立反映高速铁路旅客行为的双层规划模型.在客流分配的下层规划模型中根据服务网络结构,结合失败概率的换乘惩罚,采用合适的路径搜索算法进行客流分配,并基于客流分配结果对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进行评价.通过算例分析得到列车开行方案较优解,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基于物理路网的客流分配问题是开行方案优化的基础。为了提高我国高速铁路列车的服务水平,优化列车开行方案,遵循按流开车的基本原则,根据客流预测结果将客流分为高速客流、中速客流2类,在此基础上,以全部旅客的广义出行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物理路网的高速铁路客流分配优化模型,采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并通过案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旅客列车运行效益及旅客出行满意度,以铁路运营部门净收益、列车空座位走行公里最小化为上层0-1规划模型,以旅客出行满意度最大化为下层客流均衡模型,构建了纯整数非线性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双层规划模型。针对下层客流均衡模型,通过划分博弈环境和分析旅客乘车出行选择行为,选取旅客同质群体作为局中人,构造各局中人合理赢得函数,对每个博弈环境均运用非合作博弈理论进行客流均衡分配。基于构建的模型特征分析,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上层停站方案模型,运用QPSO算法求解下层客流博弈均衡模型,并以兰新高速铁路为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获得使铁路运营部门与旅客双方均满意的Nash均衡解,由此得到的开行方案铁路旅客损失率为0%。  相似文献   

5.
旅客行程规划是铁路客运服务的重要内容,高效的行程规划算法可以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客运服务信息,设计旅客在枢纽换乘可以提高客流OD的服务频率或减少旅行时间。在阐述直达与换乘相组合行程规划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列车时刻表设计带时间信息的列车服务网,建立包含意愿出发时间与到达时间的旅客行程规划模型,并利用帕累托最优原理,设计直达与换乘相组合的行程规划搜索算法。以我国高速铁路2017年7月的列车时刻表为例,利用旅客行程方案搜索算法计算,结果表明规划直达与换乘相组合的行程方案可以大幅提升客流OD服务频率。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优化城际列车开行频率,以客流出行特点和规律为依据,对客流日分布数据进行分析,将城际客流分为早平峰、早高峰、午平峰、次高峰、晚高峰、晚平峰6个时段,以此确定不同客流时段的城际列车开行频率。分析旅客出行费用和企业运营成本,在综合考虑旅客候车时间成本、乘车时间成本,以及与列车开行频率相关的列车运行成本、停站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以旅客出行费用和企业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列车开行频率优化模型。最后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采用MATLAB对模型求解,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得出的列车开行频率能够更好地满足城际铁路旅客和运营企业双方的利益,为城际列车开行频率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赛时旅客出行特点,建立面向冬奥赛区平峰期和高峰期客流分布模型,描述赛事日单赛区客流疏散过程;基于公交直达和站站达2类开行模式,设计面向客流需求的公交开行方案。基于客流时变特征和“先到先服务”原则,建立综合考虑旅客出行时间与企业运营成本的公铁接驳疏散模型,协同优化基于公铁接驳的疏散乘车方案。设计初始运营时刻表的生成方法和邻域解的搜索方法,并据此设计求解模型的模拟退火算法,实现公铁接驳疏散系统时刻表协同优化。结合崇礼赛区赛程及场馆设计容量构造算例,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和算法求解的公铁运输接驳方案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可以在时空区域上较好地满足冬奥赛区客流的出行时变需求,模型和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效率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的客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对客流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列车开行方案和客流分担率的关系模型,通过采用满意度值作为中间变量,反映列车开行方案对客流量的影响,计算社会各消费人群对已有列车开行方案的满意度,预测客流可能出现的变化。建立客流量对于列车开行方案的函数模型,并以合肥—蚌埠客运专线为例,分析列车开行方案改进后对旅客满意度及客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弹性需求条件下旅客列车客流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铁路客运路网及列车开行方案,构造了列车运行网络,将旅客的出行方案转化为列车运行网络上的路径,并根据列车运行网络,计算网络中不同路径旅客的出行广义费用,结合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提出路段拥挤费用的计算公式.根据运输方式客流分担的Logit模型,推导出铁路运输客运需求函数,分析客运需求函数的合理性.最后,建立弹性需求条件下旅客列车的客流分配模型,并给出模型的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应充分考虑旅客的乘车选择行为,尽可能满足旅客的乘车需求,提升高速铁路的服务质量,体现以人为本。引入非集计理论的Logit模型分析旅客的乘车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协调优化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收益和旅客乘车选择满意度。根据模型多目标、非线性的特点设计粒子群优化算法,以某高速铁路为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铁路新线开通运营后,局部铁路网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平行线路的旅客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3个方面选取指标,通过有关量化计算,对旅客列车运行径路的可选方案进行比较,得到列车最优运行径路,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各方案的比选过程,为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轻型化、小批量、多批次的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增长迅速,快速铁路网建设为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阐述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必要性,从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装卸设施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可行性,提出应尽快开展相关问题研究,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蓝烟铁路的地理位置、线路状况及运输市场的竞争,指出该线旅客列车提速的必要性;根据条件与总体规划,分析了该线提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运输方式服务效用的相关分析,阐述运输方式服务效用与区域旅游业的相互关系,在改进经济潜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模型,并以武广高速铁路为例,测算长沙市引入(不引入)客运专线对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影响,说明客运专线的引入,提高了区域整体运输方式综合服务效用,使区域旅游业整体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合肥—福州铁路沿线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认为沿线地区旅游、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而通道内地方货运需求和通过货流量相对较小。通过分析货运需求和相邻线路能力,提出沿线区域的货运需求可以通过区域路网的合理分工解决,相邻线路能力能够满足区域货运发展需求。分析表明,合肥—福州铁路由于货运需求较小,应主要作为客运通道,而不必要兼顾货运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死刑的存废问题是世界刑法学界 2 0 0余年的一个争论焦点。如果说我国的死刑已经历了从产生到广泛适用、限制适用的漫长过程 ,那么目前我国已具备严格限制死刑的经济、思想和社会条件 ,应该步入严格限制死刑乃至最终废除死刑的阶段。严格限制死刑虽然可以从立法、司法及文化等多方面入手 ,但笔者认为实际唯一有价值的、可操作的层面就是构建取消死刑立即执行方式的严格限制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提出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特征差异。在分析我国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快市郊铁路发展、实现城市和铁路"双赢"及铁路网资源条件等角度,提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主要形式,阐述了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基本条件和城市开行市郊列车规划。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二十公”会议精神对公安机关监督工作提出的要求为出发点,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公安机关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提出了对新时期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节点的物流选址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物流节点选址是在一个具有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择一个地址设置物流点的规划过程。物流节点的数量和分布直接影响到该物流系统的服务成本及服务范围,因此物流节点的选址是物流系统规划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多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可利用鲍摩-瓦尔夫模型求解,通过举例对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陈林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10):12-14,19
兰新线是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物资进出疆的惟一通道,兰新铁路通道的畅通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目前,兰新线运输压力不断增加,通过分析乌西站接车困难的原因和制约安北分界口上行交车的因素,提出加强兰新线运输组织,强化乌西站作业组织,提高安北口上行交车兑现率等建议,以确保兰新线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