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人们已从阅读传统纸质媒体过渡到电子阅读,著作权的领域也随之不断地扩展,导致网络侵权的案件不断上升,网络侵权案件备受关注。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商一般承担直接侵权责任,这是大家都比较认可的。而提供中介服务的网络服务商本身不构成直接侵权的主体,但是如果其客观上为直接侵权者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则可能构成"间接侵权"。对于间接侵权的网络服务商来说,严格责任更适用作为归责原则,有助于提高网络服务商的注意责任,减少网络侵权案的发生。而与一些发达国家关于"间接侵权"规则完善的规定比较,我国对网络服务商提供间接侵权责任较为分散,不足以解决现有的网络版权间接侵权问题,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间接侵权"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王月英 《企业导报》2014,(21):133+147-133
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网络用户和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传播行为会导致多种侵权问题,侵权行为的发生导致侵权责任的承担,根据行为主体和行为性质的不同,侵权责任的形式和构成要件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网络服务商是指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的经营者,其在网络经济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第三人利用网络侵权的情形下,网络服务商也在不断的牵涉其中。网络服务商在提供网络服务的过程中有怎么样的法律义务,以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民事侵权责任?本文结合侵权法的基本原理和外国立法例对此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最后对我国的有关网络侵权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网络中介服务商的界定 网络服务提供商是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意译.目前各界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含义及分类没有统一的说法,争议较大.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种认为,ISP为联机服务商.第二种认为,ISP是个总概念,它包括内容服务商ICP、接入服务商IAP、辅助性服务商.第三种认为,ISP可分为接入服务商IAP、联机信息服务商ICP及提供全方位服务的ISP三种.这主要是因为从行业重合的角度,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改善,早已超出了最初仅为上网提供接入服务的范畴.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往往身兼数职,同时担任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和信息传播中介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侵权问题。虽然《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但其过于原则性,对于竞价排名服务是否构成侵权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也尚未达成共识。文章通过分析竞价排名服务的商业属性和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理论,确定竞价排名服务商需承担帮助侵权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马小龙 《活力》2013,(2):21-21,42
民事责任竞合是指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事责任的产生,各项民事责任发生冲突的现象。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是民事竞合中较常见的一种。本文就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概念、特征、产生的原因等相关问题结合我国立法对此问题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网络信息传播的特征出发,本着追求利益平衡和民法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对网络的各类版权侵权主体、侵权方式和责任归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法总则》首次以法律的视角承认了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地位,但并未涉及具体规定。特别是当下"互联网+交易"俨然已成为社会经济市场发展新趋势的背景下,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明确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概念,分析比较其与"卖方""柜台出租者""居间人"等存在的特殊之处,以网络交易法律关系为线索,剖析平台提供者的民法地位。并据此,进一步确定平台提供者的义务及其在消费者权益受损情况下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逐步探索虚拟交易环境下违约责任、抑或侵权责任发生后的责任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侵权问题越发严重,环境侵权诉讼大量涌现。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环境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定有不合理之处,致使受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分析我国环境民事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民事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原则提出了建议。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就由此而引起的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对改变目前我国环境侵权诉讼的混乱状况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侵权责任、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及对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微商作为新兴经营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出现了网络侵权案件。微商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某方面也在侵犯我们的利益。由于微商是新出现的经营模式,而且微商侵权的环境具有特殊性,侵权形式多样且不断变化,对微商侵权问题的研究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并且会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商与网络用户对侵权责任的分担,为处理相关网络侵权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条款规定没有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用户的责任分担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这些规定不能适用于形形色色的侵权案件之中,对处理司法实际问题没有实际意义,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娜 《企业导报》2013,(8):172-172
P2P软件一般用户对于著作权保护作品的传播的现实特点,使其很难归为合理使用的范围,涉嫌侵犯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而对于P2P软件提供者和服务商,其在作品传输过程中所起的帮助、诱导等推动作用,可能使其承担间接侵权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是由于一个不法行为同时具备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从而在法律上导致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共同产生。因此,受害人就产生了两个赔偿请求权。当出现两种责任竞合的情形时,法律赋予了受害人在责任竞合时有权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提起诉讼的权利。本文通过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比较研究,从而提醒受害人在出现两类责任竞合情形时,做出正确选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衣雅倩 《企业导报》2013,(8):146-148
《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中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连带责任的性质是间接责任还是共同侵权责任,或者是不真正连带责任,在学界存在着争议。本文从这一争议入手,分析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性质是不真正连带责任,并明确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含义与特征。  相似文献   

14.
法人作为一种可以与自然人相媲美的民事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我国关于法人侵权责任制度的相关规定又不甚完善,法人侵权责任的承担问题相对复杂。文章主要研究法人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问题,由法人是否有侵权行为能力入手研究法人侵权行为,然后讨论法人侵权责任,比较法人承担侵权责任的立法模式,最后提出法人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侵权责任主要适用避风港规则,但避风港规则存在"明知与应知"适用标准不明确、"通知-删除"措施对于遏制侵权行为收效甚微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完善避风港规则、增设版权注意义务和利用智能技术进行版权保护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刘思乐 《企业研究》2012,(12):20-21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版权制度进入了网络版权时代。2007年《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为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侵权责任认定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达的时代,互联网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网络侵权行为也日益增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安全隐患,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定义出发,研究了服务提供者的类型和侵权类型,对不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进行了认定,分析了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律规制的不足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储成凤 《企业研究》2012,(12):137-138
雇主替代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是雇主对其雇员在执行职务活动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所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雇主替代责任虽然从很早就有,但是现代社会发生的更加频繁,其理论和实践有了丰富的发展。本文从雇主替代责任的界定、构成要件以及归责原则三个方面比较讨论两大法系国家的相关理论和规定,并简要评析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9.
李利 《西部财会》2012,(4):28-30
关于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之性质,主要存在违约责任说、侵权责任说、第三责任说、专家责任说、产品责任说、法定责任说等六种观点。经过比较,应当将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定性为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20.
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约车的合法地位作了正面的肯定,而对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侵权后责任的承担却没有明确规定。当今我国的网约车市场中主要存在着劳动合同、挂靠协议、信息技术服务协议三种经营模式,在不同的经营模式中,约车平台公司扮演不同的角色,当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侵权时,责任主体的确认也应根据不同的经营模式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