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同台资金额增长,实际使用金额下降,第三地转投资加速,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显著特征。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台湾对大陆投资项目2050个,同比下降5.31%;合同利用台资46.57亿美元,同比增长31.62%;实际使用台资18.94亿美元,同比下降10%。以实际使用金额计算,台湾居大陆吸引外资排名第六位。大陆合同利用台资金额在去年增长27%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增长31.62%,而实际使用台资在去年下降15%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下降10%,较大反差说明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正在放缓。而另一组数据显示,台湾经第三地对大陆转投资正在加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刘雪琴研究员指出,台商经第三地转投资特点明显。维京群岛、开曼群岛和萨摩亚是闻名于世的离岸金融中心。2003年,按这三地实际投资金额的70%估算,台商转投资的实际使用金额约为53亿美元,远远超过按注册地统计的台资金额。加上按注册地统计的实际台资金额33.8亿美元,台商实际投资金额高达87亿美元,约占当年全国境外投资使用金额16%,居境外投资的第二位。以台资实际投资金额为基本依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台商大陆投资模式正在起变化,一是投资产业多元化。按实际使用台资统计,2003年台商投资前三类行业依次为:制造业(27.6亿美元),房地产业(1.96亿美元),农、林、牧、渔业(1.36亿美元)。刘雪琴研究员介绍,投资产业多元化表现在,过去台商投资集中在基本金属等一般制造业,现在高科技领域投资增长很快。商务部5月底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大陆去年出口额前200家企业中,台商就占28家,多数为IT企业,而且榜上前三名都是台商。台商投资仍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势头超过珠三角,并出现逐渐北移的趋势。按实际使用台资统计,2003年东部沿海省市合计吸收台资20.3亿美元,占总额的比重为86.7%。中西部内陆省市合计吸收台资4.5亿美元,占总额的13.3%。2003年,台商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投资有所下降,其中对珠三角的投资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40.2%,长三角同比下降2.4%。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发展直接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从1.8%升至7.3%,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0亿美元(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2万亿美元(22072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从1983年的912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9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导刊》2006,(2):19-19
2005年1—11月,我国城镇投资累计完成6325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8%,增幅比卜年同期回落了1.1个百分点。1—11月新增固定资产19885.7亿元,同比增长36.2%。从1一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56.2亿元,同比增长24.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6848.6亿元,同比增长36.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5755亿元,同比增长22.1%。  相似文献   

4.
努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切实维护国内产业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620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1.8%,大大高于当年世界贸易4%的增幅,在世界的排位,由2001年的第6位上升到第5位。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增长37.1%,在世界的排名上升到第4位,列美国、德国、日本之后。加人世贸组织使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2002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两年来,中国市场开放进一步扩大,吸收外商投资的政策更加符合国际投资的要求,中国吸收外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1-3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312家,比去年增长19.57%;合同外资金额3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49.1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0.66亿美元,同比增长7.49%。截至2004年3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75589个,合同外资金额9774.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155.36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中美双边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据美国海关统计,中国仍然为美国的第五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和第一大逆差来源国。上半年,中美双边贸易规模达到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191亿美元,增长9.8%;进口1092亿美元,增长27.2%;美方逆差901亿美元,增长31.5%。  相似文献   

7.
2002年,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按照,双边贸易额排名,东盟是我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按照双边贸易的增幅来排名,中国与东盟贸易增幅排名第二,创造了“贸易增长的亮点”。2002年中国与东南亚进出口值为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中国向东南亚出口值2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中国从东南亚进口值3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3%。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项下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58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8%。其中,出口744亿美元,增长19%;进口838亿美元,增长16%;逆差自1999年以来首次下降,降幅为3%。据世贸组织2006年4月11日发布的报告,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已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从2001年年底加入 WTO以来,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其标志是从2001年起,世界贸易排名每年上升一个名次,至 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 11547亿美元,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三位。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保持了23.2%的增长,其中出口增长28.4%,进口增长17.6%, 进出口总值达14221亿美元,创造  相似文献   

10.
《对外经贸统计》2006,(3):37-38
据4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预测,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6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以下同)24.6%。其中,出口812亿美元,增长30%;进口853亿美元,增长19%。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列第8位,进口第7位,位次均比2004年上升一位(见表1)。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无锡市开放型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完成到位注册外资27.5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完成协议注册外资64.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完成进出口391.8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完成外经营业额2亿美元,同比增长27%;新批境外投资项目62个。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省各项外经业务稳步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全省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总额11.1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完成营业额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外派劳务1.22万人次;新批境外非贸易投资企业11家,投资总额10677.3万美元。中方投资额1237.5万美元。去年,我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在全国各省市区的排名中分别居第5位和第6位,在中西部地区中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
2005年首季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31355亿元,同比增长9.5%,比2004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415亿元,同比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依然偏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8亿元 同比增长22.8%%,比2004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52亿美元,同比增长4.5%,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34亿美元,同比增长9.5%,进出口总额2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其中出口1558.9亿美元,同比增长34.9%,进口13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看,2007年全球达到创纪录的2.27万亿美元,而2009年骤减到1.15万亿美元,降幅高达40%,此后虽有所恢复,但2012年又出现了较大下降。更大的变化来自区域和国别结构,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下降,由2007年的82%下降到2012年的65%。相比之下,我国境外投资出现了跨越式增长。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只有265亿美元,而2012年则迅速增加到842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更是由572亿美元跃升到5028亿美元。我国境外投资占全球的比重由2007年的1.2%迅速上升到2012年的6.1%,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在全球的重要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2003年黑龙江省外经贸工作再创历史新高,全省进出口完成5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5%,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10.3亿美元,增长8.9%,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对俄贸易完成29.3亿美元,增长25.8%.其中出口16.4亿美元.增长68.7%。在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迎接新一轮全省大开放的热潮。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全省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辑录了一些地市及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及其在新的一年的发展思路和重大举措,以此激励全省商务工作者开拓新的工作思路、以积极的心态和工作激情去开创全省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过去20多年间,中国在世界贸易的份额从不到1%提高到5,7%,2003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512亿美元,年均增长16%,贸易规模由世界第32位攀升至第4位,服务贸易居全球第九。2004年外贸额超过1.1亿美元,又跃上全球第3,预测2005年外贸额仍能保持15%的增幅。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并已连续9年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仅2001年中日两国双边贸易总额已达到877.5亿美元,占当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7.2%,其中我国对日出口为449.6亿美元,从日本进口42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7.9%和3.1%。与此同时,2001年日本对华投资新设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投入金额均有大幅度增长。截至2001年底,日本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项目22402个,合同金额442.34亿美元,实际投入321.4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累计总量的5.74%,5.94%和8.13%,以实际使用外资累计金额计,日本对华投资位居第三位,仅次于港澳和美国。下表足以说明中日贸易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海关总署10日公布2006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统计,去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3.8%,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2006年我国外贸比2005年净增加3387.8亿美元,超过1998年全年的进出口规模。2006年我国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佛山市外贸进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值从2001年的110.69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257.12亿美元,年均增长20.0%。其中出口总值从2001年的63.5647,美元飙升至2005年的170.80亿美元,年均增长24.4%;进口总值也从2001年的47.14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86.32亿美元,年均增长13.5%。同出口相比,佛山市进口增长相对缓慢,形成巨额的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中国政府批准对东盟投资以来,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迅速增长,1995—2006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由1.52亿美元增长到9.37亿美元,占东盟吸收境外直接投资的比重相应从0.76%提高到1.79%。实际投资额应比这一统计数字大,因为这一数据未包括许多在东盟国家投资而未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未在商务部备案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2006年中国对东盟投资同比增长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