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的“三不谈”毛泽东同志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不断培养坚强毅力。青年时代,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锁事;不谈男女恋爱方面的问题。被同学们誉为“身无分文,。。忧天下”的人。董必武的“三不许”1949年11月.董老因公去南京,几位随员想把一辆别克牌小车要来带回北京。董老得知后便向身边工作人员提出:“三不许”,不许向地方要东西;不许以我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活动;不许接受礼物。从此这个“约法三章”便成了董老和在董老身边的工作人&拒腐防变的座右铭。任弼时的“三怕”任弼时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有…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腐乳,叫“臭豆腐”,是一种发酵后有特殊臭味的小豆腐块,常被人们用作吃酒下饭的小菜。腐败,是指违犯党纪国法搞不正之风的社会现象。二者好象风马牛不相及,但细一琢磨,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种腐乳,“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拿一瓶腐乳,打开瓶盖一股特殊的臭味便扑鼻而来。若在夏天,还会引来无数飞舞的苍蝇相追逐,驱之不绝。别看腐乳臭,若吃到嘴里,却使人胃口大开,欲罢不能。古人曾有“饮酒过三巡,腐乳食八缸”的感叹,足见其诱惑力之大矣。腐败现象亦然。一说起腐败,人人痛恨疾首,个个咬牙切齿,可谓臭气熏天;臭名…  相似文献   

3.
小·大     
人们往往对“大”很是迷恋。 做大人物,干大事,住大房子,开大公司,挣大钱……诸如此类,悉数不乏。 而对于“小”,很多人不甚关注,对其嗤之以鼻,并自诩不拘小节;亦有很多人因过分关注而妄自菲薄,一门心思寻求“长大”的朝天之阙。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饮食也越来越丰富,但伴随之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出现了相对营养过剩或某项营养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这些健康问题,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传统药物治疗之外,保健品、营养品及药效健康食品等“副药品”便应运而生,这一市场也空前地活跃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导刊》2007,(20):21-21
《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一出台,便引起了纷纷议论,咒骂者有之,譬如任志强斥其“饮鸠止渴”,“宁可让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也不能让少数人多买房”;支持者有之,易宪容便称“提高首付及利率可遏制房市的炒作”。  相似文献   

6.
今年农历正月的一个晚上,天空响了几声雷,接着下了一阵小雨。谁知这一普通的自然现象却被一些热衷迷信活动的人说成是“不吉利”的预兆,借机大搞迷  相似文献   

7.
随着商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储运体制改革的热潮也方兴未艾,当前,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储运职工的各种议论;“搞储运工作,不如搞经营工作”;“储运工作收收、发发、做做运单,呆子也会做”;“储运工作没有名气,没有前途”等等。因此,有个别职工不安心储运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村各地都在狠刹公款吃喝这股歪风,笔者认为,另一种吃喝之风同样要刹,那就是私款吃喝。君不见,不少农民朋友“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忙了一年,攒了点钱,但为了办红白喜事,不得不请亲朋好友吃喝,结果是一年积蓄,一天花光;也有一些农村青年,向往城里花花世界,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进舞池、下馆子,父母务农的辛苦钱,花得一点也不心疼。公款吃喝已成为一大“公害”,一度曾为加重农民负担的“罪魁祸首”,然而私款吃喝存在的弊端亦不可等闲视之。俗话说“人情不是债,头顶锅盖卖”,私款吃喝,人为地造成资金紧张、铺…  相似文献   

9.
中国究竟有多少人在搞策划,有多少公司在搞策划,很难有个精确的统计,但策划一词出现频率之高、使用率之普及,恐怕不亚于“甲A”。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经济奖励手段被滥用,“奖税”之风蔓延的现象。一是“纳税奖励”。给予所谓纳税大户企业以一定数额的奖励,已成为一些乡镇领导搞好税收工作的经验之谈,广播报刊上也不时有某地拿出多少万元奖励纳税大户的新闻。“纳税有奖”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纳税企业大户的纳税积极性的作用,但深入分析,其法律依据明显不足。纳税是由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必需承担的义务,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前提。从依照税法办事角度来看,应加强税法宣传,对不履行纳税义务的企业进行惩处,以此来提高广大企业的纳税主动性和积…  相似文献   

11.
形形色色的“市场幼稚病”将“变形”视为改革。如在精简机构中出现的“翻牌公司”,冠之以“改革”美名,“换汤不换药”,以权谋私。凭借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搞硬性推销,搞强行摊派,巧立名目,层层级级设关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搞权钱交易,使下属单位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管理学中有条“热炉法则”,意思是说,各项规章制度应该像一座烧红了的“热炉”,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事先警告——此炉是烧红了的,一看便知道它是能烫人的;二是不等贵贱亲疏,谁碰它,它就烫谁,丝毫不讲“情面”;三是说更真烫,不是摆样子吓唬人的。这条“热炉法则”,很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们一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很差,生产经营困难重重,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然而,内部管理不严格,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这些企业里,“从严治厂”、“以法治厂”的口号喊得不可谓不响,方方面面的管理制度不可谓不全,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乡镇政府向村委会借钱,愈借愈勤,愈借愈多,此风愈演愈烈,此法也成为乡镇政府维持财政运转的“最佳手段”。许多村干部难以应付,怨声载道。究其原因,除乡镇财源不足,收支失衡外,还有许多不正常的因素在作怪。一是负债求政绩。一些乡镇主要领导为了自己出政绩,不顾家底,大搞所谓“形象工程”。缺少资金向村借,往往是公粮未交,乡统筹、村提留已拆借精光。今年借明年的,明年借后年的,风光过后,一走了之,留下一堆债务给接任者。二是负债交税赋。县政府每月都向乡镇下达财税任务,并加以考核排名。有的乡镇税源不足,但为…  相似文献   

14.
刹一刹“死人”吃喝风给死者供饭的形式,本来就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民间借此祭奠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亦未尝不可。但是,遍观今日之城乡各地,许多人热衷于“供饭”,而且档次越来越高,甚至模仿活人样式在饭馆酒楼公然摆起豪华的“死宴”。“死宴”之风来势凶猛,危...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内审部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识上的偏差。从自身看,突出表现为“三怕”,即怕麻烦,怕风险,怕得罪人。认为正常审计任务重,再搞经济责任审计是自找麻烦,吃不消;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层次高,牵扯领导干部的名利得失,风险大;审计过关关的不感谢,过不了关的有成见,得罪人。加之社会对经济责任审计认识存在“三个过高”,即要求过高,估价过高,期望值过高,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危及内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反腐败斗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查处大案要案,大凡涉及案子,就会有人出来说情,说情风就会从不同渠道、不同方位吹来。往往是各有千秋、各显神通,他们不惜用最卑劣、最低下的手段,千方百计为违法违纪者开脱罪责,使其免受制裁。面对这股“说情风”,委实令人不敢等闲视之,说情方式有多种多样,手段有软有硬,惯用的伎俩有以下几种。其一,亲朋。人生在世,几乎都活动在一个无形的“熟人链”里,亲戚朋友、同学师长、邻里同事、战友首长,说情者往往用血肉亲情作代价,用多年的友谊作筹码,请你“不看僧面看…  相似文献   

17.
时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正随着党风的加强和改进,成为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然而,下乡调研、下基层容不得大轰大嗡凑热闹,容不得稀里糊涂四处转,容不得仓促上阵无准备。下乡调研之前,应有所积累,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做到“三思而后行”。想民之“盼”。过去,一些地方干部下基层,多是“以我为主”,从群众角度考虑问题不多,甚至为了获取“为我所用”的素材,不惜耽误基层干部、群众宝贵时光。看来,下基层、搞调研也有一个转变作风问题,有一个为民着想,从“以我为主”向“以民为主”转变的问题。百姓正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有何…  相似文献   

18.
“六好”风当刹日前,笔者下乡听群众反映:"如今有些领导干部下基层搞调研,兴得是'六好'风:坐好车,走好路,到好村,看好户,吃好饭,听好话。"闻听此言,笔者心里淤积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过去许多老同志下基层搞调研,自觉与群众实行"三同":即同吃,同住.同...  相似文献   

19.
“私有化救中国”论.这些年大有越刮越烈之趋势。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积极探索能够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允许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国内有些人就以为中国耍搞私有化了。有人看到某些资本主义国家近些年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他们也在卖国有企业,就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又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了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好制度;  相似文献   

20.
没钱不是真正的“穷”。没钱,缺乏衣食钱财,只是“穷”的一种意思。 作为形容词,“穷”还有其它意思:穷尽、完结;困厄、不得志;边远的;形容一种极致(小、浅、大、高、破旧)。如此说来,穷人,不唯指没钱的人,也指希望终结的人;也指郁郁不得志、暂时没有机会的人:也指被轻视的、具有不正常标签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