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邱连强 《经济论坛》1997,(17):26-27
实施企业重组战略实现企业更快发展□邱连强本文针对国企低效运营的现状,提出国有企业必须灵活运用企业重组发展战略,以早日步出困境;然后结合资本市场,分析了国有企业如何因企制宜,多方位地实施包括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等主要内容的企业重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企业“...  相似文献   

2.
施弘 《经济师》2007,(11):163-164
国内外研究表明,重组整合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组整合包括:企业重组目标的选择、整合思路、整合活动的模式,以及基本职能活动层次等几个方面。文章以某国企样本公司的重组整合案例,研讨了企业整合管理方案与实践,并对企业内部的整合管理与重组收益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有资产改革存在很大的矛盾。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在国外,许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现在进行的国有资产重组就是私有化,这是对中国改革的误解;而在国内,由于不能从理论上解决清楚,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在国企重组问题上就会顾虑重重,生怕被人扣上“私有化”的帽子。这一问题不解决,民营企业、民间投资者也会顾虑重重,见好就收,对国民经济不利。厉以宁认为,在由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有资产重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含义是把传统的公有制企业改造为新公有制企业。新公有制企业有4种形式:第一,经过改制的新的国家所有制企业。这类企业与之前相比,最重要变化就是政企分开了,  相似文献   

4.
2011年在谋划企业发展规划时,必须认真考虑两个背景因素,即企业成本上升和通货膨胀预期增强。企业经营走势将出现的特点是,企业扩张有所放缓,国企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更多企业进入新兴产业,兼并重组与整合调整并重。  相似文献   

5.
刘荣 《经济经纬》2002,(4):54-56
随着跨国公司并购中国国企政策的出台,预示着由市场主导、强强联合式的战略并购将成为今后重要的重组方式。从外资并购的趋势来看,我国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将是外资的首猎对象。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国内500强企业将首度进入市场化并购,外资并购将会产生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外资并购的规制、国有资产流失、富余人员的安置、外资并购的整合等,如何制定相应措施来化解矛盾,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同民族工业平等竞争将是提高国企资产质量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一个扩展的委托代理模型,将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和产品市场竞争结合起来,并加入转轨中企业内部工人的影响活动因素,分析提出如下观点:竞争不仅激励经理提高效率,而且降低了工人对变革的抵制,因而有效的产品市场竞争成为中国垄断性大型国企进行以提高企业效率为目的的结构重组的重要动力。因此,开放市场,建立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促进转型经济中垄断性大型国有企业的效率改进和制度变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丁丁 《新经济》2014,(14):31-32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国企新一轮改革明确了方向,2014年将是国企改革与国资监管制度创新的新开始。央企中国建材联合重组南方水泥的成功案例可以为众多国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非常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企3年改革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下一目标的改革将走向何处?要想解决这样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必须分析中国国企的现状,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以寻求解决中国国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中国企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发展历程的比较 (一)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历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以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美国为例,大致走过了这样一个历程:私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 私人业主制是自然经济逐步衰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初期的产物,其基本形态是家庭手工作坊,或雇佣几个工人的小工厂,产权结构非常单一…  相似文献   

9.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在一个关于民营企业的论坛上,国有企业的重组与新生成为主题报告的重点内容,“新公有制企业”这一概念被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所大力倡导。“新公有制企业”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即所有制改革问题,这将加速国企改组的步伐,加速民营企业的成长,从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前言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国有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解决国企困境大有希望。”那么,这一原因究竟是什么?曾经有不少人认为:国家紧缩银根的宏观调控政策,使许多国企的负债经营遭受数年的挫折,迫使企业不得不改变经营方式。在经营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负债率居高不下,又导致了企业经营资金的困难。由此推论,国有企业只要解决好融资问题,其亏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此种国企改革的“融资规”确实值得磋商。对此,本文就国企改革层面,也谈“融资”并推崇“融…  相似文献   

11.
胡俊侠 《经济论坛》1997,(24):13-14
资产重组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胡俊侠一、正确认识政府和企业在国有资产重组中的角色和作用。国有资产的重组工作,既是企业行为又是政府行为。因为资产重组的主体是企业,是企业通过重组获得了产权或经营权并运用这些权利去从事各种经营活动,因而作为政府要按市场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企业众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征得市场生存并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有建筑企业进行了企业重组与整合。重组过程中不同企业间的文化冲突是体现出的一个特点。企业文化整合成功与否是兼并重组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纵观历史上的企业兼并重组,往往以效果不好的居多,分析原因,双方的企业文化不能很好地整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企业文化整合是重组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要从文化层次思考企业改制重组问题,国有企业重组中的文化整合对于建筑企业整合成功并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申爱芳 《经济师》2009,(5):285-285
文章通过对建筑企业工程公司各项效能监察工作概述和比效,分析了国企效能监察工作的特点、规律和存在问题,就如何继续加强国企效能监察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代经济》2005,(6):5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深化国企改革研讨会上,著名经济学家邱兆祥对国企的产权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综合起来看,国企问题并不单纯是进行产权改革和进行股份制改造所能解决的。国内有些学者认为,现在国企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是由单一的产权带来的,他们认为抓好了产权改革,进行一些单纯的产权制度改革,现在的问题就能解决。有些学者提出要进行国企民营化的改制。国有企业几十年来搞不好,而私企老板短时间就能救活?如果私有化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为什么美国每年还有许多私营企业破产之后重组呢?俄罗斯推进私有化的初衷是克服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然而在私有化以后,至今私有化的企业并没有显示出更好的效率,在很多领域还不如原来的国企。其实国企老总当中也有经营行家,只是由于经营体制的关系.我们疏忽了他们.私企老板中尽管有不少的优秀企业家,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变更和重组,实际上存在着双轨制,市场化程度不高。大量国企的脱钩、改制主要是依靠政府行政渠道和手段来推动,面向的不是社会投资者而是企业内部员工。国企改革不向社会投资者开放,并不能说是黑箱操作、内幕交易。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改革离不开市场,关起门来搞改革,资源既得不到优化配置,又容易错失改革良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社会投资者有机会与企业内部员工一起参与国有经济的改革调整,这是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企业重组的战略与策略□肖元真张景富孙素华谢建儿一、地方政府推进企业重组的政策重心1.企业重组和政府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重组行为与政府政策变动密不可分,随着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转轨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逐步确立,重组活动将更主要地由企业根据市场信号的...  相似文献   

17.
张春光 《经济师》2001,(8):144-145
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优化组织结构,这是“十五计划”对深化国企改革作出的明确要求。在深化国企改组改造中,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和学习曾被世界许多公司所采用的企业“再造”理论。同时,我们要从美国惠普公司再造成功的启示中,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以人为本”的情商原则,以助于我们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8.
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严峻,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拥有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以顾客导向为特性的流程,成为施工企业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突破口。本文根据业务流程重组的步骤,重组了某建筑施工企业业务流程,并对比了其重组前后优缺点,对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BPR后的效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邓超红 《当代财经》2002,(10):65-66
流程重组在国外得到广泛运用。我国企业由于存在发展战略不清晰、流程重组的对象选择出现偏差、流程重组时机的错误选择、缺乏客户等原因,流程重组成功率偏低,针对我国企业流程重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流程重组的成功率,推动流程重组在我国企业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与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艳  赵守国 《经济管理》2002,(19):42-44
在以往的并购重组活动中,人们往往重视了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合并重组,却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合并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重组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中实施文化整合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