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郑烨  樊蓬  朱敏芝 《商业时代》2012,(5):131-133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决定和影响城市群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视角,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比较,利用相关数据及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借鉴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是地处湘东北部、依湘江而筑的城市群,已获批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该区域发展休闲旅游业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但由于长期的开发建设中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出现了旅游地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失去自然景观特征等问题,阻碍了区域休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株潭为例,分析了城市群休闲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区域休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对策.  相似文献   

3.
欧阳洁 《商》2012,(15):234-234
城市群发展已成为推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各国各地区高度关注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对鄱阳湖城市群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与中部其他四大城市群进行比较,得出鄱阳湖城市群建设中需要注意问题。并对此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紧凑城市理论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紧凑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涵义,根据内外因、整体与局部、质变与量变、联系哲学原理对紧凑城市涵义进行探析,认为紧凑城市应从整体上紧凑配置空间资源,通过集聚效益、组合效益、邻近效益的实现,促进单个城市和城市群紧凑建设。以云南省城市为例,提出改进措施并对单个城市紧凑建设—城市群紧凑建设—全省城市紧凑建设—整个国家城市紧凑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唐骞 《中国市场》2011,(36):129-130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因此,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在长株潭城市群中发展绿色交通,探索绿色交通发展对策,对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城市群建设地域之一.研究武汉城市圈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对于推动武汉城市圈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甚至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选取24项指标.建立了反映城市群结构水平的指标体系,选取中部城市群和东部7个城市群共65个城市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群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建设的标志是城市区域空间组成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域形式,是城市化建设到达一定水平的产物,是21世纪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单元。城市群已被作为国家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群逐渐形成,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我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也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的核心载体。  相似文献   

8.
试论沈阳经济区进行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 《商场现代化》2007,(3):235-236
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绩效有着密切的双向关系。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根据地区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城市群,通过生态化建设实现沈阳经济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一、支持成渝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渝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已基本实现互联互通,但其建设水平总体不高,现代化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渝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融合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因此希望国家支持成渝城市群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与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加剧。城市群作为经济、人口、资源等要素聚集的中心,在其快速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互不协调的情况。为此,构建了中原城市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原城市群的9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判断,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个城市协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目的是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使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状况更加透明,便于预警和调控。  相似文献   

11.
俞斌  沈毅俊 《商场现代化》2007,(31):335-336
我国沿海地区城市群密集,经济发达,资源稀缺,沿海地区发展逐渐受到资源要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把循环经济模式引入到城市建设中来,贯穿和渗透在沿海地区城市建设的诸方面。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适宜人居住的循环型城市,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进行城市建设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路。文章阐明了我国沿海建设循环型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好处,最后提出了循环型城市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的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大规模发展的重要阶段性表现,与城市及区域工业化的升级,以及产业集中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城市群的建设都必须符合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客观要求。本文将结合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对我国城市群建设的功能定位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建议。一、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类型和功能定位城市群是一个区域性产业关联和城市互补的群体概念。城市群一  相似文献   

13.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人口和资源大省,湖南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具有独特的后发优势。随着长株潭城市群成为我国十大城市群之一,湖南省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湖南省在地理、自然、交通方面的优势与其在工业化水平、农业发展、对外开放方面的劣势,得出湖南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下的政策建议是:建设发达的交通网,着力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加大开发力度吸引资金进入。  相似文献   

14.
俞斌  沈毅俊 《商场现代化》2007,(11S):335-336
我国沿海地区城市群密集,经济发达,资源稀缺,沿海地区发展逐渐受到资源要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把循环经济模式引入到城市建设中来,贯穿和渗透在沿海地区城市建设的诸方面。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适宜人居住的循环型城市,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进行城市建设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路。文章阐明了我国沿海建设循环型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好处,最后提出了循环型城市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两型产业” 建设“两型社会”——以湘潭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它是促进中部崛起的一个战略支撑点,也是我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枢纽。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湘潭市与长沙、株洲一起肩负着落实“两型社会”建设理念的历史使命。经过60年的发展,湘潭已成为湖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但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面对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焦霖  刘阳 《现代商业》2013,(12):150
长株潭城市群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南地区中心城市群。做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商品、劳务集散中心,长株潭城市群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是城市群健康基本保障,本文主要从长株潭城市群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发展现状入手,根据其特点,借用生物学上的Logistic方程模型来描述长株潭城市群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的模型,以期对该城市群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是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各国对此非常重视并加快区域经济圈的建设,目前世界上有影响的经济圈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和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这些经济圈的建设带动了本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进入新一轮竞争的中国经济如何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和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成长历史已提供了最好的答案——走区域经济发展之路“。十一五”规划也充分强调了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制定了…  相似文献   

18.
采用长株潭地区城市群1990年到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以及环境污染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由三组计量模型的曲线及其趋势可以看出:长株潭地区城市群建设指标与生态环境指标的演变轨迹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呈倒U型。就总的趋势看,长株潭地区城市群已处于经济增长在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长株潭地区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实行环境污染问责制度;强化政府职责,形成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加强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9.
彭荣胜 《商业时代》2006,(21):88-89
选择与培育区域发展的城市群,是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保证。综合考虑中部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与地理位置,应当把武汉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作为建设的重点,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促使它们迅速成长为中部地区的发展龙头。  相似文献   

20.
产业竞争是区域竞争的核心,产业一体化建设也是城市群建设的关键。产业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无疑将有助于荆门借力发展、缩减领跑。文章从分析荆门产业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现实条件入手,设定了荆门产业融入城市群的目标与策略,然后从交通联网、创新驱动、市场统一等方面提出了融入路径,最后从具体的操作层面给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