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下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机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使外向型依赖程度达60%的温州中小企业身处"寒冬",各个企业都迫切需要融资的支持以渡过这一"陈痛".那么在金融危机下温州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能否帮助其筹资所需资金;面对金融海啸,又给温州中小企业在融资选择和创新带来些什么新的机遇,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开设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淄博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制度缺陷等原因被清理整顿,使市场原有的融资、监督、定价和培育上市公司资源等功能发生扭曲,带来了一定的效率损失.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恢复和发展场外资本市场,对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和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着更为广泛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在对比评价中小企业各类融资渠道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资本市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本文将在此框架内寻求中小企业的各种可能的融资途径.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融资难题:银行"惜贷如金",小额贷款公司"僧多粥少",地下钱庄"高利贷"陷阱重重…… 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大面积破产倒闭成为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经济的最初徽征.然而,当信贷刺激与4万亿大蛋糕双管齐下的时候,中国经济"最富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却并没有成为主要的受惠者.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小企业在资金链、自主创新、经营信心等方面遇到许多问题,部分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倒闭的风险,2011年中小企业老板"跑路潮"、"倒闭潮"也成为众人热议的话题。尽管金融危机过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政府对中  相似文献   

6.
金融风暴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全球,范围之广、影响之烈,超出了各国的预期,全球经济面临严峻考验.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受到多方面的强烈冲击,有"危"也有"机".中小企业该如何度过金融危机,如何化"危"为"机",都是值得中小企业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政府也应该发挥作用,协助企业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中小企业的巨大贡献。然而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其生存和发展也受到了空前的严峻挑战。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可以概括为业绩下降(对应于产品市场变化)和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冲击下,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会发生怎样的调整与变化?内外部资本市场间究竟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研究了外部冲击对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常态经济运行环境下,企业集团通过活跃的内部资本市场来缓解融资约束,但金融危机爆发后,内部资本市场的这种作用消失了;当受到外部冲击时,内部资本市场被外部债务市场所替代。此外,危机爆发前,虽然系族总部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进行了"交叉补贴",但其并非在系族内"挑选胜者",而更多地考虑企业的投资机会在行业中的相对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回购市场挤提引起的银行恐慌。机构投资者是回购市场的需求者,他们向影子银行"存款",影子银行则以资产抵押支持证券保证"存款"的安全。当证券化资产的折价率大幅提高时,就出现了回购市场挤提,引起银行恐慌,从而导致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支特,"融资难"日益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薄弱,偿债和抵押担保能力差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我国金融环境,商业银行信贷机制以及担保体系的构建等三方面着眼并进行讨论,力图打破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解决其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井华 《国际融资》2007,79(5):76-77
资本市场正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在中国全球交易所的"上门竞争",也给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带来挑战.值得关注的是纳斯达克加速了在中国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深未见底,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风险.其中,受冲击较大的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在当前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及融资难点的分析,提出在当前经济下行之时,保增长首先应该保中小企业.而加快确立民间融资合法地位,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当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燃眉之急,也是确保经济增长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一、内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优势所在 1.香港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开辟了捷径. 香港作为亚洲和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具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及自由的投资环境,其国际化的市场一直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是亚洲地区流动性最高的资本市场.新兴的创业板市场继承和发扬了主板市场的优势,为国际大型投资基金分享亚洲经济增长成果提供了理想通道.同时,香港作为我国特别行政区,其创业板市场实际上相当于"本土境外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7~2012年上市的600家中小企业为样本,首先利用DEA模型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发现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呈现U型结构,金融危机后融资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融资效率低下。接着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银行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并增加了CPI、FINSIZE、EMPQUAND等控制变量,保证了结果的稳健,并通过对东、中、西部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了我国的地区差异性。最后本文的研究表明,银行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银行市场份额与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伞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显现,国外市场需求减少的形势下,作为"中国制造"主力军的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玉林地Ⅸ为视角,通过走访调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芒编工艺品、日用陶瓷、皮革制造业等,分析了当前出口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而临的难题,深入剖析了陷入困境的原因,并为当前各级各部门"保增长、促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较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的思考——基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创业板市场作为为成长性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融资意义重大。2008年3月21日,我国证监会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创业板的推出指日可待。通过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的经验,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设要注意:定位要准确;市场监管要严格;退市制度要科学。  相似文献   

17.
陈彦华 《时代金融》2009,(1X):65-67
随着"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产业关联度看,中小企业的问题不仅仅是局部问题,而且是关系全局的大事。中小企业不仅要正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挑战,及时采取措施,化危机为转机,国家也应该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思路,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扶持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推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井华 《国际融资》2003,(6):12-14
庞维仁先生是香港上市公司丰裕兴业国际有限公司创始人。现为香港企业资产及股权市场有限公司(简称香港产权市场)董事局主席。庞继仁先生在股本融资和策划中小企业收购与兼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业多年来,策划和促成的企业并购案涉及众多的行业,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和信赖。前不久,记者采访了庞维仁先生。请看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围绕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经济可持续增长建言献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最大冲击的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外贸依存度高的民营中小企业。然而,正是这些中小企业向全社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怎样扶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怎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尽管这场危机对中国金融领域的冲击不大,但这并不代表中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成熟,相反,亟待推出的法规政策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怎样稳定资本市场?怎样发展中国VC/PE市场?怎样让农业保险落到实处?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等等,对此,政协委员纷纷献策.  相似文献   

20.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严重影响,降薪裁员等人力资源的被动调整举措波及大多数行业,很多企业甚至没有来得及加以调整就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目前,金融危机的余波虽然还未远去,但经济分析人士和企业家普遍认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得到缓解,经济正在处于复苏阶段.复苏意味着挑战、更意味着机遇.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必须摆脱金融危机时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做的被动调整,尽快制定适应实际经济状况的管理策略,实现本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