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唐玉兔 《西部旅游》2023,(19):76-78
<正>旅游演艺作为文旅融合的产物,已经成为许多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核心旅游资源。为了促进湖南省常德市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打造常德市文化旅游品牌,文章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常德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现状,从决定性因素和辅助性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常德市旅游演艺产业的竞争力,发现常德市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进而针对当前常德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存在的营销方式单一、互动体验缺乏、文化挖掘不够和科技应用不足等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贾红分 《西部旅游》2024,(2):108-110
近年来,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作为热门旅游城市的陕西西安落地了一大批旅游演艺剧目,其中包括陕旅集团投资的《长恨歌》和《二虎守长安》、华夏文旅投资的《驼铃传奇》、宋城演艺的《西安千古情》、锋尚文化集团打造的《无界·长安》等,这些旅游演艺剧目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但也存在着演出内容平庸化、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品牌口碑效应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探讨西安旅游演艺剧目发展现状,分析西安旅游演艺剧目存在的问题,提出西安旅游演艺剧目质量提升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西安旅游演艺剧目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孙倩茹 《西部旅游》2023,(7):103-105
<正>甘肃旅游演艺业相关从业人员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满足人民群众新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梳理甘肃旅游演艺业的发展成就和不足,研判发展规律,调整全省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结合文旅融合态势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创新旅游演艺形式和内容,强化品牌塑造,更新推广模式,完善保障体系,多措并举激发行业复苏活力,使旅游演艺业成为建设甘肃文化大省、旅游强省的新动力,撬动旅游消费,筑造甘肃文旅经济发展高峰,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旅游业、演艺业紧密结合已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新景观。但旅游演出并非台台成功,有的投入巨资演出无几便难以为继。旅游演出涉及旅游业与演艺业两个市场,如何实现二者互联共需、互利共赢,着实成为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及经营者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利 《西部旅游》2023,(6):91-93
<正>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强旅游演艺人才培养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加强文化交流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旅游演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解构了旅游演艺人才的能力素养,分析了新时代下应当如何落实旅游演艺人才的培养,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沉浸式旅游演艺发展势如燎原,相关学术研究却较为滞后,与现实发展不相匹配。除此之外,以互动性和参与性为特点的沉浸式旅游演艺,其具身性是影响游客在地体验的最重要因素,它的具体维度也需进一步探究。因此,本研究以具身理论为指导,通过游客身体、感知和情境因素构建沉浸式旅游演艺体验质量评价;以网络评价为分析文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和IPA分析法,对沉浸式旅游演艺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游客对旅游体验质量较为满意;游客对具身参与和体验情境维度的评价较好,而对产品感知和服务感知的评价处于一般水平;IPA分析结果显示演艺内容要素处于重点改进区。本研究拓展了旅游体验质量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具身体验的研究情境,并为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品质升级和竞争力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2008年旅游绿皮书>的国内旅游发展报告中,我曾经说到中国国内旅游在"十五"期间是"稳健的大步",而"十一五"的这两年又表现为"适度的加速".这是中国国内旅游业日臻成熟的表现,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与演艺产业结合后让更多人在旅行中感受到了西北文化的独特魅力。然而,甘肃文化旅游演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艺术品质、培养演艺队伍、把握市场需求、驱动运营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全域旅游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一种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2017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已成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线。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旅游局也将2018年确定为"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一、全域旅游的内涵全域旅游是指在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或主导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旅游,许多人只想到背着行囊徜徉在青山绿水间所带来的惬意。而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旅游方式,则会带给你不同以往的体验。名校旅游。如今,到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名牌大学游览的客人越来越多。这些大学都有古色古香的园林及郁郁葱葱的草坪,可以说是处处有典故,处处有诗意。从历史上讲,自"五四运动"起,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都是在北大、清华、北师大的校园里发生的,这  相似文献   

11.
正三月花烂漫,踏春好时节。今春,贵州省以"春赏花"为主题,推出了涵盖民族风情、红色文化、非遗体验等多项旅游主题共41条游玩线路,并将陆续举办300多项文旅活动,以丰富旅游市场。"今年,贵州各地将继续以全区域管理、全方位服务等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进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玉广介绍说,贵州近年来依托全省县县通高速、高铁快线等交通优势,差异化开发了毕节百里杜鹃、  相似文献   

12.
会议奖励旅游近几年来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市场中的新兴项目,有人称之为旅游业的新"金矿"。但不容乐观的现实情况是,一些企业和个人把会奖旅游等同于公费旅游,在形式上是一种"填鸭式"的游览;市场缺乏定位清晰、具有特色的会奖旅游产品;相关理论研究亟待提高等等。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会奖旅游市场蛋糕的做大。中国会奖旅游市场究竟有多大?中国会奖旅游又该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3.
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崛起,已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生力军,民营演艺机构已经成为中国演艺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2005年底,文化部、财政部、人事部、税务总局4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再次以一系列规范、扶持、引导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本文呈现了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发展的看法,文中所采用的"中国旅游研究"概念是广义的概念。"中国旅游研究"这个术语既可以解释为中国学者对中国旅游所做的研究,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任何国家的学者所做的有关中国旅游的研究。根据写作意图,本文主要采用前一种解释。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相似文献   

15.
从景区与景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合作,到推出长三角、环渤海等旅游区域整体形象,到跨区域合作发展,再到跨国跨境合作,我国旅游业从"各据一方"到"联线成片",区域旅游合作方兴未艾,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1990年10月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提出:"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一般包括旅游、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本文就楼兰遗址旅游文化进行浅层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我国南疆旅游资源中的核心区域,其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任何包装的原始自然风貌,对游客来说这里将带给他们神秘性、体验性、原始性的旅游体验,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立足于克州当地特点及早推出和施行"西域"旅游项目,将会在高度、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西旅游》2004,(6):1-1
工农业旅游是我省相继推出自然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技发展旅游之后,全省旅游产品结构大力调整的又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9.
城乡旅游"对流"——进城看新貌下乡玩新鲜"城乡和谐游"是今年中国旅游的主题。我国旅游业着力于促进城乡关系和谐,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和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三方面,让每一名游客都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者。  相似文献   

20.
不要混淆了"休闲"与"旅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06,21(9):9-10
去年12月,在"京港城市旅游休闲与人文奥运研讨会"的大会发言时,一位先我发言的颇为著名的学者说,她完全同意某位权威学者的论断,在我们进行"旅游"研究的时候,应该认识到"旅游"是属于"休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