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怎样成为“核仪器仪表和非标设备供应方面有特色的供应商”为主题的“关注中核制造业”座谈会于9月3日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由中国宝原工贸公司与中核集团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举办。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邱建刚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集团公司政研体改部、综合计划部、核电部、财会部、军工部,宝原公司和相关企业负责人、中核集团新闻中心负责人、记者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对宝原系统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之后如何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核工业一流的装备产业,以及面对中国核电发展新形势如何在设备制造、仪器仪表领域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座谈会部分同志发言内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怎样成为“核仪器仪表和非标设备供应方面有特色的供应商”为主题的“关注中核制造业”座谈会于9月3日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由中国宝原工贸公司与中核集团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举办。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邱建刚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集团公司政研体改部、综合计划部、核电部、财会部、军工部,宝原公司和相关企业负责人、中核集团新闻中心负责人、记者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对宝原系统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之后如何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核工业一流的装备产业,以及面对中国核电发展新形势如何在设备制造、仪器仪表领域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座谈会部分同志发言内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核工业发展的春天来了。宝原系统的春天在哪里?应该说核电产业的发展为核仪器仪表和设备制造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核仪器仪表和设备制造企业明确了战略投资方向。如何积极贯彻落实好中核集团公司《关于印发集团公司核电及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意见的通知》(中核体发[2004]92号)精神,如何实现集团公司提出的关于“成为核仪器仪表和非标设备供应方面具有专业特色的供应商”的宏伟目标,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核工业》2005,(6):F0002-F0002
9月3日.由中国宝原工贸公司和中核集团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举办的“关注中核制造业”座谈会在京召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邱建刚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强调宝原系统企业要算好三笔账。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就如何提高中核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核设备制造业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今年对中核核电有限公司将是充满巨大挑战和机遇的一年。中核核电将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同各成员公司一道,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将本次福岛核电事故造成的“核电危机”,转化成中核集团核电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核集团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中核集团公司非常重视核燃料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核电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核电的发展为核燃料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如何抓住我国核电快速发展的机遇,做强做大核燃料产业,本刊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中核集团核燃料部主任李广长同志。  相似文献   

9.
9月11-12日,中核集团新闻宣传中心和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联合在哈尔滨召开“关注国产设备服务核电发展”研讨会。这是首次由媒体和核电业主自发组织召开的研讨会,也是核电业主与设备制造企业首次在一起专门就核电设备国产化问题进行研讨。黑龙江省核电办领导、国内核电设备专家以及国内17家大中型设备制造企业主要领导等5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以及中国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媒体的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是存核电大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10.
2010年9月20日,在中国核工业创建55周年之际,秦山核电有限公司检修部何少华荣获“中核集团第四届技术能手”及“中核集团核反应堆核级设备检修首席技师”的荣誉称号。这不仅是他参加工作15年来获得的又一殊荣,同时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沉淀和升华.  相似文献   

11.
中国核工业经历50年的风风雨雨,今天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宝原系统各企业则是这棵参天大树的枝和叶。核工业的发展壮大,核工业设备制造、仪器仪表企业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凝聚着宝原系统各企业的几代员工在不同的年代为核工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的心血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核工业》2005,(6):1-1
在核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时,中核集团公司确立了“3221”中长期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包含了非常丰富和具体的内容,是一个涵盖了核军工和核电、核燃料、核应用技术、核仪器设备、核环保等集团公司重点发展并代表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卟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核集团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中核集团公司非常重视核燃料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核电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核电的发展为核燃料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如何抓住我国核电快速发展的机遇,做强做大核燃料产业,本刊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中核集团核燃料部主任李广长同志.  相似文献   

14.
经集团公司领导批准,2000年11月10日,政研体改部在原子能院组织召开了集团公司总部及部分在京单位中青年领导干部研讨会。来自集团公司办公厅、计划部、财会部、科技与国际合作部、投资经营管理部、政研体改部、审计部、核燃料部和宝原公司、金原铀业公司、原子能院的14名中青年领导干部代表参加了会议。科技委副主任郑庆云、人事劳动部主任杨映璜、财会部主任阮光立、政研体改部主任汪兆富等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研讨。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配合集团公司2001年工作会议的筹备,进一步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军民结合、发展核电,调整结构、突出效益,强化经营、科技兴核”的发展方针,研讨集团公司“十五”期间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会前,黄国俊副总经理对会议提出要求,希望参加会议的代表本着集团公司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使命感,解放思想,纵观国家和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找出我们的问题和差距。同时,站在集团公司的角度,对关系全局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把这次会议开好。会议期间,围绕集团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与会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本刊摘登10位同志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邓卫 《中国核工业》2007,(10):30-31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