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6年前10个月,东南亚地区及中国共发放了51个勘探许可证,勘探井和评价井钻井活动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发现了约50处新油气田。在中国南海发现的可采储量为4万亿~6万亿立方英尺的深水天然气田是2006年本地区的最大亮点。预计到2012年,东南亚地区及中国至少有170个新油气田投产,届时,这些新油气田将新增石油95万桶/日,新增商品天然气超过80亿立方英尺/日。其中,最为重要的新油气田包括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炽布(Cepu)油田、中国四川的普光气田以及马来西亚沙巴的基卡油田(Kikeh)和古穆苏特(Gumusut)油田。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些国家石油公司的民营化及一些产油国在上游领域的逐步对外开放,海外勘探开发的市场空前扩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如何把握海外勘探开发的机会,如何预测并有效规避海外上游作业的风险,如何制定合理的海外投资决策以及如何选择最佳地区并获得最佳投资回报,是所有到海外投资的上游公司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以上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希望对我国石油公司的国际合作与海外投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春修  贾怀存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1):58-64,111
东北亚是能源与地缘政治结合最紧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近期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地区能源总体特征表现为油气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不高,尤其是俄罗斯东部地区盆地勘探程度更低。东北亚地区油气可采储量为5635.95亿桶油当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华北及东北地区的陆上;待发现资源量为2274.4亿桶油当量。东北亚地区大型和巨型油气田多,储量规模大,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盆地,其次为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油气产量处于逐年稳步回升阶段。东北亚陆上勘探前景区主要为成熟区的深层系及蒙古东部新区;渤海湾近海、北萨哈林深水区及西西伯利亚盆地海域是海上勘探潜力区;俄罗斯东部北极圈也是有利的勘探接替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前不久召开的胜利油田地质论证会上,由海洋开发公司提出的胜利浅海地区下一步勘探有利方向及8个重点勘探目标地质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再次吸引了众多目光聚焦胜利海上油田的发展。胜利海洋采油人面对新形势庄严承诺:誓夺海上油田持续发展。“三大矛盾”:凸显资源接替不足油气资源是石油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陆地走向海洋获取新资源是胜利油田实现稳产的一个战略举措。“九五”期间,胜利海上油田每年探明储量都保持在千万吨以上,在胜利油田总探明储量中占有较大比重,成为胜利油田重要的资源接替阵地。但随…  相似文献   

5.
油气勘查开发经营决策涉及多个衡量因素和决策准则,投资风险大。如何提高投资分配正确性,降低投资风险,应针对油气勘查、开发、经济的地域特点,正确选择勘查开发过程中的盆地、区带和圈闭,优化勘查开发方案和投资分配,对油气加工下游产业项目进行分析评介择优。整个决策过程涉及石油、技术、化工、经营、管理、决策等多个领域。本文试图通过建立油气勘查开发经营辅助决策系统,来提高决策信息的全面性、决策方法的合理性、决策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九五”展望“十五”之际,作为集团公司“龙头”的油气勘探开发,如何认真贯彻“立足陆相,开拓海相,油气并重,走向国际,依靠科技,降本增效”的战略发展思路,更好地按照“储量,产量,效益三统一”的原则去部署敢勘探开发工作,是摆在我们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头等重要的任务,本文从六方面提出了“十五”期间油气勘探开发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7.
勘探开发     
《中国石化》2006,(5):85-85
东海平湖油气田新探井发现良好油气资源 东海平湖油气田新一轮油气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勘探人员在新探井——“平湖九井”内发现了良好的油气资源,上海天然气市场有望获得有效补给。据《解放日报》报道,东海平湖油气田是我国东海海域第一个发现并投入开发的复合型油气田,总开发面积24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工程从1999年投产以来,平均每天向上海持续、稳定供应天然气120万立方米,并生产相当数量的原油;2003年扩建一期实施后,日供气规模提高到18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8.
如今,“西气东输”工程,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殊不知,国务院在研究“西气东输”的会议上,还作出了另一项重要的决策:要把东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摆在优先位置。优先开发利用东海油气资源,是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出发作出的决策,这也是由东海油气田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重要而决定的。东海油气田资源丰富。中国石化集团新星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局的前身———原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于1974年至1978年间,在浩瀚的东海进行了综合地球物理概查,弄清了东海海域水深200米以浅的大陆架面积为46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9.
勘探开发     
《中国石化》2006,(7):86-86
中国勘探开发多项技术国际领先,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11.
<正>国际石油巨头正全面增加深海油气的产量。美国雪佛龙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开发的新油田已经或即将投产。今年2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再获重大发现,其合作伙伴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29/26区块发现一个新天然气田——流花29-1。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是一个油气资源大国,油气资源对于我国来说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石油就已经占到了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40%以上,是发展现代工业及经济的主要能源。而现如今,油气资源更已成为了制约世界政治和经济的重要因素及引发战争的根源之一。因此,我国一项十分重视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先后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开展这项工作。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的重点和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关金成  张抗 《中国石化》2002,(12):32-35
石油的供需状况,往往影响一个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因而石油战略始终是各国尤其是大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石油工业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各个方面的艰苦努力,虽然成就辉煌,但无论是资源、人才、科技、结构以及国家管理和扶持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石油工业既要克服自身的矛盾,又要面对世界石油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认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基本问题,对于确定本世纪初我国陆上油气勘探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一、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基…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球"深水金三角地区"的西非油气勘探开发仍十分活跃,深水油气项目陆续进入开发阶段,油气产量快速增长。近年全球获得的重大勘探发现中,有近50%来自深水,而西非集中了全球约22%的深水油气钻探活动。自1994年开始在刚果盆地进行油气勘探以来,西非的深水勘探蓬勃发展,在安哥拉、尼日利亚、加纳等国获得了多个大型油气发现,深水油气产量短期内大幅上升,在该区油气产量中所占比例也不断提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曾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生产和供应基地,随着地区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的能源格局变化,东南亚对国际能源体系的影响力相对降低,其在国际能源安全格局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油气生产消费和能源运输两个方面.当今,中国与东盟油气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双方应该在已有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化能源合作机制建设,开展油气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金融合作,创新南海油气资源合作思路,共同构建“能源命运和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多相流量计的原理与开发应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相流量技术就是将一种多相流量计直接安装在油气集输管线上,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对油、气、水三相在不分离情况下进行连续、在线和自动计量,从而可以取代传统的由测试分离器及其辅助系统组成的计量装置,简化油气生产工艺流程,降低投资,减少操作成本。它可根据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精度等级的多相计量装置,直接对油井产出液中的油、气、水三组分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9.
20.
以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出发点,结合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现行管理的特点,提出了质量体系的部分要素如何体现特点的建议。指出,勘探开发企业在设计和实施质量体系时应分析并充分体现自身的特点,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