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何国华  商登 《技术经济》2012,(10):38-46
利用1997—200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GMM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四大融资渠道——自有资金、政府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及三大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自有资金对全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持作用最大;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支持实用新型专利的生产;政府资金主要支持发明专利的生产;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小;金融机构贷款对东部地区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最显著;中、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更依赖于自有资金和政府资金。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结合RBC理论与国际技术扩散理论,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投资伙伴1990年~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溢出、自主创新与我国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最大的是FDI渠道的技术溢出,来自FDI的技术冲击能够减轻我国经济的波动;其次是进口渠道的技术溢出,然而通过进口渠道溢出的技术会加速我国经济波动;国内的技术创新对本国经济波动影响最小,而且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9-2007年面板数据,就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FDI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存在技术外溢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研发投入较之于人力资本投入在推动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制度约束纳入到FDI技术溢出渠道中,并选取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通过OP三步法获得技术进步指标以科学衡量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真实状态,然后采用系统矩估计(SYS-GMM),分析FDI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对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转轨过程中所特有的制度约束使国内企业难以实现技术进步;在这种制度约束下,FDI三种技术溢出渠道对国内企业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各异;FDI来源渠道所产生的技术溢出也不一样,制度约束显著影响国内企业技术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5.
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当今世界技术转移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溢出效应是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对溢出效应的产生渠道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FDI溢出效应的渠道主要有企业内部溢出渠道、产业内溢出渠道、产业间溢出渠道和劳动力的培训——流动溢出渠道。FDI的溢出效应在东道国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如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制约因素有MNCs(跨国公司)所在产业的特征,MNCs在东道国的经营战略,东道国的市场结构特征,东道国的经济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6.
外国直接投资(FDI)作为当今世界技术转移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溢出效应是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往的研究过多地注重于考察特定东道国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显著性,没有对溢出效应的产生渠道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而这正是导致FDI溢出效应国际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将以此为重点,深入分析溢出效应的产生渠道及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汪海滨 《经济师》2012,(5):206-207,210
文章运用1999至2010年安徽省不同来源FDI的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最大限度利用FDI,提高FDI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国华  刘林涛  常鑫鑫 《技术经济》2011,30(3):19-24,35
利用1991—2009年我国的相关数据,以专利数量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代理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人力资本、研发资本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协整模型对我国金融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市场需求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人力资本水平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速度最快;我国金融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存在时滞。提出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规模更有利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9.
FDI溢出效应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流通服务业FDI溢出途径入手,研究了FDI溢出效应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FDI溢出效应通过示范、竞争、产业关联和人力资源流动四个途径对我国流通服务业的自主创新产生影响。而本土流通企业通过企业的社会网络,利用自身的吸收能力消化外资企业的溢出成果并实现再创新。本文认为,要有效利用FDI溢出效应,提高本土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改良产业政策等方面做出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需要流通企业更新观念、引进人才、提高自身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0.
胡立法  唐海燕 《生产力研究》2006,38(9):65-68,70
21世纪以来有关外商直接投资(FDI)文献着重论述了国内金融市场在“FDI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弥补了以往FDI文献的空白。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国内金融市场是通过资本形成、就业增加、技术实现和投资效率提高等渠道诱使FDI促进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1.
以广义虚拟经济视角观察我国农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FDI)活动,可以发现,FDI效应分为物质态表现形式与信息态表现形式。对FDI信息态的有效利用,不仅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且与科研人员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有关。本文基于我国199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农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并利用面板数据的非线性门槛效应模型,分析我国农业领域FDI技术溢出差别的条件,结果表明只有科研人员积极性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FDI的信息态才是可吸收的。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丰富资金来源渠道;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力Ⅱ速全球化进程等等。宁波是我国东部兴起的港口城市,其自然环境和原有的经济基础使其具有引进外资的优越条件,加上又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带,是长江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整个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又带给宁波更大的商机。宁波外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FDI的大规模进入,本文主要针对FDI对宁波经济的具体影响做出一些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创新在参与国际竞争及促进国家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我国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时一直遭遇人才、资金及观念的困扰。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并针对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遭遇的难题提出构建中国式企业创新文化、树立大人才观及拓宽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渠道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4.
FDI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存在多种途径,东道国自身吸收能力、当地人力资本存量、当地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东道国企业研发水平、东道国金融市场效率等因素都将对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提高我国引进FDI的技术溢出效应需要调整我国利用FDI的战略和政策;提升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改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优化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FDI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存在多种途径,东道国自身吸收能力、当地人力资本存量、当地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东道国企业研发水平、东道国金融市场效率等因素都将对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提高我国引进FDI的技术溢出效应需要调整我国利用FDI的战略和政策;提升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改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优化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发展阶段出发,使用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研究国际直接投资(FDI)对39个发展中东道国自主创新的效应,得出的结论是:FDI对发展中东道国的自主创新产生正效应,但不显著;其作用的强度随经济发展阶段的升级而增强;处于工业化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的国家,在一个单位FDI作用下自主创新分别增加0.0946、0.106、0.120;FDI对自主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设计的正效应上,FDI溢出的不是大量的技术,而是工业设计体现出来的产品创新和营销技巧等知识。发展中东道国的自主发展是引进和利用FDI的基础条件,内源发展是从FDI一揽子经营资源中获利的前提。所以,发展中东道国必须促进经济阶段的升级,才能充分利用FDI的一揽子知识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国民经济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政策已经形成了信贷渠道、货币渠道和汇率渠道并存,三大渠道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三位一体"的调控模式。其中,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主要作用于内需部门,但信贷渠道的地位更加重要。汇率渠道能够同时作用于投资和外贸部门,不过政策时滞较长。据此,近期人行宽松货币政策会推动投资迅速、强力反弹,对出口的刺激也较大,但政策时滞较长。相对而言,宽松政策对消费的推动较弱,近期政策因素导致消费价格大涨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莉 《经济纵横》2005,(10):8-11
本文分析目前我国FDI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在肯定FDI对我国经济增长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同时,剖析了FDI对我国产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FD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对东道国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一个颇具有争议的问题。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已纳入我国经济振兴规划,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进而振兴我国经济的根本途径。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FDI与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基于我国装备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往对FDI技术外溢在中国的效用研究时,往往忽视本土自主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实证结果可能会产生偏差,造成对FDI技术外溢效用的高估。笔者通过1998年~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了自主创新能力变量之后,FDI技术外溢并未表现出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显著性的正面影响,而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通过引入两者的交叉项,发现FDI技术外溢与自主创新能力对提升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技术吸收能力将会大大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外资的利用将要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