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000年以来,广东省农垦总局立足垦区的资源和优势,提高投资服务水平,改善宏观投资环境,全面带动了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社会总产值23.83亿元,占垦区社会总产值的40.88%;GDP9.94亿元,占垦区GDP的39.76%;非公有制企业和经营单位6271个,从业人员47623人,上缴税金11531万元,实现利润19723万元,劳均年收入7087元。  相似文献   

2.
地处云南西部边睡的龙陵县,有国土面积2884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多年来,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全县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直到“七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只达1500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915万元,第二产业2555万元,第三产业2536万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66.1:17:16.9,农业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十五”以来,龙陵县围绕“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调快第三产业”的产业调整思路和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支柱产业建设。截止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0.61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6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38亿元,增长25.3%;  相似文献   

4.
《齐鲁粮食》2003,(4):42-43
2002年,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测算,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1055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这标志着我省综合经济实力跃升到新的台阶。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90.00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09.54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52.52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4.4:49.3:36.3变化为13.2:50.3:36.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0和0.2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64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  相似文献   

5.
北京郊区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向纵深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第一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比重的6.7%,比2000年下降了5.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45.6%,比2000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47.7%,比2000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2005年三次产业收入结构比为6.7:45.6:47.7,比2000年II.8:47.6:40.6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翼双飞,成为北京郊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云南农村经济》2003,(6):118-118
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使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宁蒗,损失最大的是旅游业。在封闭旅游的两个月中,门票收入和综合收入损失分别达101万元和1076万元。以致在上半年三大产业的同比增幅中,第三产业增幅最低,只有2%。而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比增幅则分别达5.6%和20%。  相似文献   

7.
《齐鲁粮食》2002,(4):58-58
2001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1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906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2254亿元,增长7.4%。  相似文献   

8.
《齐鲁粮食》2003,(4):42-42
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298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4533亿元,增长7.3%。  相似文献   

9.
松花江地区现有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0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1.0%;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5.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7.6%;小学文化程度的有40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3.8%;文盲16.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7.6%,我们把全区劳动力按着劳动技能分为六种类型,即:技术型、经验型、经营型、体力型、模仿型、模仿型、病呆型。从劳动力自然素质分析,属于年富力强的劳动力有62.3万人,年老的体弱的劳动力有17.8万人,游手好闲的劳动力8.4万人,病呆疾的有2.8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1%。从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有74.9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2.0%;第二产业有劳动力5.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9%;第三产业有劳动力11.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2.1%。  相似文献   

10.
《齐鲁粮食》2002,(5):32-33
2001年,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计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43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654.5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424.3亿元,增长10.7%。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9:49.6:35.5变化为14.4:49.3:36.3。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10465元,比上年增加91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  相似文献   

11.
一,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辽宁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在八十年代主要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绝对比重,进入九十年代后,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1.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看,1990年,乡镇企业的第一产业产值为112024万元,占总产值的2.46%,第二产业产值为3840854万元,比重为84.21%,第三产业产值为608258万元,产值比重为13.34%。到1994年末,乡镇企业总产值为2371410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679757万元,占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12.
农垦公报     
一、综合 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1649.49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47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2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461.60亿元,增长14.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8.3%、33.7%、28.0%。人均农垦生产总值13035元,同比增长11.9%。人均纯收入4835元,同比增长10.5%。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月份,上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步良好。一、一月份经济运行主要特征1.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第二产业增长领先1月份,上海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0.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月增长11.3%。第二产业增长最快,当月实现增加值132.69亿元,增长13.9%,高出GDP增长率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落后于第二产业,当月实现增加值134.01亿元,增长7.3%,其中金融保险业与上年持平。2.工业生产增长加速,产品销售率有所下降1月份,上海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4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月增长23.4%。这个增长率比上…  相似文献   

14.
1.1998年我国国有企业就业形势(1)“九五”期间我国要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双向选择的劳动合同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必然使企业将更多的富余人员推向社会,隐性失业正性化的趋势日趋明显。(2)1998年在全部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34地769万人,占50.5%;从事第二产业的有1618O万人,占23.5%;而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7901万人,占260。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加,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逐年下降,而第一产业继续向二、i产业转移劳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一、陕西“十五”发展概况 1、总人口与劳动人口 全省总人口:2005年为3720万,占全国的2.85%,比2000年增加1176万,年均增长4.1‰,比1979年至2000年降低8.3个千分点,比1953年至1978年降低17.5个千分点,做到了低生殖、低死亡、低增长。劳动力人口:2005年为1942万,比1978年增加80%,占总人口的52.2%,比1978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在劳动力人口中,第一产业49.3%,第二产业18.6%,第三产业32.1%,乡村74%。  相似文献   

16.
一、文山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1、农林牧渔业收入情况(总值及人均):2006年文山州国内生产总值达173.1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0.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6.48亿元,第三产业增值为65.72亿元;人均GDP为5121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8.94亿元,  相似文献   

17.
到2000年末,永仁县个体工商户2415户,从业人员4142人;私营企业36户,从业人员547人。2000年末个私经济注册资金4141.8万元,占国有经济注册资金3548万元的116.7%;占集体经济注册资金4565万元的90.7%;创工业总产值2082.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5243万元的13.7%;完成产值和营业收入4467.9万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3440万元的19.1%;  相似文献   

18.
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2.5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3.5%(可比价,下同),完成计划的103.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5.2亿元,增长18.3%,完成计划109%。第二产业完成67亿元,增长11.2%,完成计划101.5%,第三产业完成80.3亿元,增长10.7%,完成计划100.4%。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增长12.2%,完成计划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增长10.2%,完成计划100%;  相似文献   

19.
一、峨山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势在必行 峨山县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了11911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50万元,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46714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45455万元,增长7.1%。农业总产值5.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比上年增加417元,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10045万元,比上年增长42.2%。  相似文献   

20.
经济运行概况 经初步核算,预计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2286.60亿元,比上年增加305.07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0.96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845.46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630.18亿元,增长13.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5.5%、37.0%、2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