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清河 《上海金融》2003,(12):59-61
国际保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结算方式,以其独特的应用优势顺应了当今贸易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保理业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保理业务的运作及其风险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保理在国际范围内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业务,但目前我国的保理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加快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国际金融新形势的必然选择,也顺应了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国际保理业务中单保理和双保理运行模式的介绍,探讨保理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如何规避保理业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最早推出保理业务的是中国银行,该行于1987年试办国际保理业务,1993年加入了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1999年开始提供国内保理服务。其后,各商业银行陆续开展了保理业务,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保理业务起步晚,总体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尤其是国内保理业务,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需要。究其原因,有诸多因素制约着保理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凯  胡宇霆  侯俊 《海南金融》2003,(10):33-35
国际保理业务作为国外银行的一种成熟的业务,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国内银行纷纷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今天,正视其面临的法律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并提出了建立防范风险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结算方式被引入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加入WTO所带来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的商业银行如何加快应用和发展国际保理这种在国际上已成熟有效  相似文献   

6.
国际保理业务起源于国际贸易之中,是为贸易赊销方式提供的一种集销售账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信用风险担保和贸易资金融通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目前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的一些通行做法与国内法律环境不兼容,在此窘境下,国内商业银行无法全面满足客户要求的国际通行的国际保理业务需求。基于此,笔者参考了国内外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理论与实践,结合我国的法律环境,对国际保理的概念与法律特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简要的剖析,以期对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近十多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纷纷从事国际保理业务,保理方式成为银行传统业务竞争中的新亮点。国际保理涉及多方当事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厘清这些关系有助于银行避免和控制保理业务操作中的风险。本文分析了银行保理业务中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际保理是保理商为国际贸易赊销方式提供的将出口贸易融资、销售账务处理、收取应收账款和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金融服务.作为一项新型的金融工具,保理业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最近几年在中国部分省市也有了迅猛发展,国内的部分商业银行目前已在推广国际保理业务.但是,对于西部地区的商业银行和企业来讲,保理业务却还是一项非常陌生的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9.
保理业务是一项集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商业银行短期外汇贷款功能于一体的金融创新业务,研究该业务的及防范对策是成功开展此业务的首要条件之一。本分析了银行在开展国际保理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进出口商信用风险和国家信用风险,并提出了一套包括信用分析,信用额度控制交易过程控制在内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际保理业务有着其他贸易结算业务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要充分认识国际保理业务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的重要性,针对我国实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