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加速了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因此,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也将逐步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比如不断出现的网络侵权事件.2009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36条对网络侵权责任承担作出专门规定,成为我国对网络侵权问题的原则性规定.该条第2、3款分别规定了特定情形下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的连带责任.对于此规定,很多学者持否定态度,但笔者将从共同侵权本质入手、 综合平衡各方利益来说明此规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达的时代,互联网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网络侵权行为也日益增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安全隐患,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定义出发,研究了服务提供者的类型和侵权类型,对不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进行了认定,分析了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律规制的不足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在为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新的商标侵权形式出现,如域名抢注侵犯商标权、文本语言元标记对商标的隐性侵权、网络广告和网络链接中的商标侵权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依法惩处互联网时代的商标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虚拟物也正是在网络的发展中而产生的.新事物的出现必定会带来许多的争议与问题,网络虚拟物也不例外.法律的发展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往往新法都是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最新问题而颁布的,2010年年初正式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亦是如此.通过对<侵权责任法>与虚拟物的分析,以找到它们之间的连接点,简要分析<侵权责任法>对虚拟物的适用.  相似文献   

5.
网络业的迅速发展,网络服务商的版权侵权责任也成为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有比较成功的典范,而我国对此问题的讨论,不管是理论界还是事务部门,都还比较混乱。网络服务商在IT行业分为四种,在法律上可分为网络联线提供者、网络内容提供者、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三种。再此基础上,结合国外的案例和立法,分别论述他们的版权侵权责任的承担的标准和形式,着重从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两个方面探讨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并建议借荐国外的网络服务商“安全港”责任限制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人们已从阅读传统纸质媒体过渡到电子阅读,著作权的领域也随之不断地扩展,导致网络侵权的案件不断上升,网络侵权案件备受关注。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商一般承担直接侵权责任,这是大家都比较认可的。而提供中介服务的网络服务商本身不构成直接侵权的主体,但是如果其客观上为直接侵权者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则可能构成"间接侵权"。对于间接侵权的网络服务商来说,严格责任更适用作为归责原则,有助于提高网络服务商的注意责任,减少网络侵权案的发生。而与一些发达国家关于"间接侵权"规则完善的规定比较,我国对网络服务商提供间接侵权责任较为分散,不足以解决现有的网络版权间接侵权问题,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间接侵权"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网络正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在给予了我们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本文仅就网络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问题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网络匿名的特性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网络犯罪、网络侵权、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网络实名制应运而生。文章从网络实名制的提出入手,阐述了实行网络实名制与公民表达自由权在本质上并不冲突的观点,并以韩国为例,简要分析其实行实名制失败的原因,提出我国实行实名制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技术在为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新的商标侵权形式出现,如域名抢注侵犯商标权、文本语言元标记对商标的隐性侵权、网络广告和网络链接中的商标侵权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依法惩处互联网时代的商标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网络信息传播的特征出发,本着追求利益平衡和民法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对网络的各类版权侵权主体、侵权方式和责任归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浅析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法院的一则判例入手,探讨网络侵权行为对于传统国际私法中侵权行为法律选择问题的挑战。网络侵权给国际私法中传统的法律适用带来了新的问题,并构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侵权。国外司法实践对于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采取了法律选择的单边方法,这一方法存在其自身的缺点,但仍然可为我国的有关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侵权问题。虽然《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但其过于原则性,对于竞价排名服务是否构成侵权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也尚未达成共识。文章通过分析竞价排名服务的商业属性和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理论,确定竞价排名服务商需承担帮助侵权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4,(11):184-188
互联网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个人网络隐私数据信息被泄露,侵权现象严重,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面临挑战。而要对网络隐私权侵权进行有效法律规制,首先得把握网络隐私权权利属性、法律特征,了解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状态、侵害原因和其他国家的规范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以一种尽量全面的视角视角,采采取"立法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自我提升为本"的综合保护模式,实现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权利保护,达到网络隐私权维护和网络产业发展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14.
微商作为新兴经营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出现了网络侵权案件。微商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某方面也在侵犯我们的利益。由于微商是新出现的经营模式,而且微商侵权的环境具有特殊性,侵权形式多样且不断变化,对微商侵权问题的研究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并且会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商与网络用户对侵权责任的分担,为处理相关网络侵权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条款规定没有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用户的责任分担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这些规定不能适用于形形色色的侵权案件之中,对处理司法实际问题没有实际意义,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对内容的复制、转载更为便捷,由此带来著作权侵权问题.本文以"今日头条"这种聚合类新闻媒体为例,分析深度链接行为侵害著作权的侵权认定标准,从法律途径和非法律途径两个方面指出具体的维权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各种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层出不穷。加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理论概述、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四个方面展开对网络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最近香港首宗BT下载案引出网络侵权问题。通过分析侵权主体,来讨论P2P这种新下载技术是否侵权及针对使用这一技术的侵权案应该采取何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网络服务商是指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的经营者,其在网络经济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第三人利用网络侵权的情形下,网络服务商也在不断的牵涉其中。网络服务商在提供网络服务的过程中有怎么样的法律义务,以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民事侵权责任?本文结合侵权法的基本原理和外国立法例对此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最后对我国的有关网络侵权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由于网络的广泛性、虚拟性、数据性、技术性的特点,网上个人信息很容易地被搜集,并遭到大范围的公开和传播。网络隐私权被侵犯后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网络盗窃、网络诈骗、人肉搜索愈演愈烈等等,这些侵权现象极大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个人精神安宁。所以,加强网络隐私权的相关立法势在必行。互联网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加强网络秩序与监管的同时,切实保护好人们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蓬勃兴起的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所引发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从网络语言、网络诚信、网络侵权等七个方面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从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等四个方面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受性别影响较大,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基本统一。笔者进而提出了一些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并总结了本次调研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