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大观》2006,(4):F0002-F0002
中国标识协会(筹)中国标识业的行业组织,是由从事标识设计、制作、安装、维护、流通、科研等活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机构和相关社团自愿组成的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非营利性全国性行业组织。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07,(4):11-11
中国广告协会标识委员会(筹)是中国标识业的行业组织,是由从事标识设计、制作、安装、维护、流通、科研等活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机构和相关社团自愿组成的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非营利性全国性行业组织。  相似文献   

3.
《广告大观》2007,(3):9-9
中国广告协会标识委员会(筹)是中国标识业的行业组织,是由从事标识设计、制作、安装、维护、流通、科研等活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机构和相关社团自愿组成的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非营利性全国性行业组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广告大观》2006,(2X):14-15
《CNS标识》作为中国标识行业的唯一一本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一直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新的一年,《CNS标识》将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开展“标识中国行”活动。针对全国各地的标识行业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以期对中国标识行业的整体发展描画出一个大致轮廓,为标识行业的研究和再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豪斯 《广告大观》2005,(8):24-25
中国标识业终于要自立门户了!经过《中国标识》杂志一群年轻人的倡导,标识业人士在开始讨论建立自己的行业组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各种行业论坛多是由行业协会、行业主管机构或行业媒体来举办。近年来,各个行业中一些有责任感的企业,也开始尝试组织一些本行业的专业论坛对行业现状进行探讨,希望以一己之力推动行业的发展。来自深圳的西利标识就是其中一家。多年来,西利标识以对标识行业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研讨会,每届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的未来、标识设计师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等。西利希望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共学术平台,将不同的观点整合在一起,一同进行思想的碰撞。2010年12月10-12日,第四届中国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研讨会暨2010西利标识设计师年会在深圳西利标识研究院隆重召开,殷正声、李迪华、洪兴宇、郝玉鸿、王学林、张晖、訾鹏等多位业界专家和权威人士出席了年会并做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7.
《CNS标识》作为中国标识行业的唯一一本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一直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新的一年,《CNS 标识》将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开展“标识中国行”活动。针对全国各地的标识行业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以期对中国标识行业的整体发展描画出一个大致轮廓,为标识行业的研究和再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许勇 《广告大观》2006,(1X):14-17
展伴随中国房地产业的火热发展,标识公司的楼盘标识业务在这两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由此所产生的价格战,人才之争也热火朝天的进行着。但是随着房地产行业和城市建设的逐渐冷静,中国楼盘标识这块蛋糕将如何被瓜分?在各个公司的新年预算上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楼盘标识的规划、设计及制作等方面还需要进行哪些改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刘金国 《广告大观》2006,(1X):27-28
首先感谢《中国标识》杂志的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平台!作为从事标识行业近十年的我。很愿意与业内同仁一起探讨楼盘标识的点点滴滴,包括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0.
Flora 《广告大观》2007,(1):56-59
蓬勃兴起的中国标识制造行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市场发展格局已如上古春秋战国时期,狠烟四起、群雄割据。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中国的标识制造行业不但没有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反而被国外越落越远。时至今日,中国大部分标识制作企业仍处于割据、纷争状态,区域性经营还在谋求生存与壮大的空间,覆盖行业的品牌经营企业寥落星辰,中国标识制造业要迅速崛起,与国际标识业真正接轨还有待时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侯韶图 《广告大观》2000,(12):66-66
2000年11月2日,“中国国际标识展览研讨会”在北京举办。6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标识行业的资深人士出席了会议,就标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美国标识协会副秘书长Johnson先生专程从华盛顿赶往北京,就美国标识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做了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12.
正如大家在前一篇文章《浅谈标识行业术语(一)》和本篇文章中所见的大多数标识行业术语一样.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标识行业规范和学术理念的深入研究,大多数标识术语的称谓和定义在国内并没有一定之规。本文大多数标识术语和定义是参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的编译整理工作,在国内缺乏标准参照的前提下,可能会带来语义理解上的歧义,我们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标识业界同仁的批评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标识正名     
今天,我要特别感谢《中国标识》杂志社的主编陈徐彬先生安排这样一个活动。六月底,《中国标识》杂志社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中国标识论坛,探寻行业的发展之路,紧接着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了这一次高峰论坛,探讨行业协会成立的可行性。作为一个行业的代表,我们责无旁贷,积极地支持这个活动。刚才陈主编说,他抛砖引玉,他这块砖把我砸中了,我第一个来演讲。现在我就把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这么多年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谈一谈为什么必须成立中国标识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14.
6月29号上海的会议,汇集行业力量,促进行业研究和规范,为我们整个标识行业的发展,调整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今天的会议也主要体现了这一点,按会议的要求我主要讲两点。  相似文献   

15.
王海凤 《广告大观》2005,(11):38-38
记者:华英仁家展览展示公司成立十周年了,从事标识标牌的设计制作也已有多年的历史。这几年.在北京标识行业中树立了一定知名度,您是怎样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05,(6):12-12
此次由广告大观杂志社中国标识编辑部牵头组织的“中国标识论坛首届上海标识发展论坛”在历经半年的酝酿和多方大力支持下终于将在6月29日隆重开幕。这是我社第一次组织标识行业论坛,更是标识行业自发组织的第一次大范围、深层次、高规格的行业论坛。在组织过程中,每个接触的企业都对这次论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对论坛和行业的发展充满期待,这种令人振奋的情绪一直激励着我们,因而我们称这次论坛为激情上海论坛。我们将为论坛组织工作的尽善尽美竭尽全力,激情期待上海标识发展论坛圆满召开。  相似文献   

17.
标识行业近几年发展势头猛劲,其中不乏异军突起、独领风骚者,有幸在标识制造业沉积多年,面对似是而非的论调“标识制造就没有标准”“一个出卖劳力者”“按我的意思做,你们只能配合我们的执行”等等,常常无语以对,问题出在哪里?倘若找不到而任由其发展,必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阻力。  相似文献   

18.
蔡秋塘  黄星 《广告大观》2006,(2X):38-41
我们在与国内外一些标识行业同仁的交流过程中感觉到,由于国内标识行业术语和知识体系的构架体系的不完整,同时标识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地与广告、商业、建筑、环境等多种行业的理念和应用的交叉融合,以及与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学、信息学、人体工程学等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给标识行业的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实践以及其商业化的推广带来很大的障碍和困扰。为此,我们希望通过引入国外标识行业的通常概念和知识体系,以方便国内业界之间以及与国外同仁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许勇 《广告大观》2007,(1):36-40
“标识”这一来自中国北方的行业名称在这短短几年里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业内同行的认可,同时也确立了一个新兴行业的诞生。各种展会及刊物也孕育而生,为这个新生儿催打强兴针,但现实情况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么乐观,行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从业内公司的企业名称混乱中已明显的暴露出了这点,有叫招牌公司的,有叫牌业公司的,有叫标牌公司的,也有叫标志公司的等等。  相似文献   

20.
标识行业发展的方向将要由谁来引领?行业如何规范、标准怎样制定并有效施行?行业内部的沟通和交流应当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平台怎样搭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与工艺及其行业治理经验如何“洋为中用”?等等,无数个问题困扰着众多标识类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哪里?许多人苦苦求索……“中国标识行业协会必须尽快成立。”这是8月4日,在“2005北京标识行业高峰会”上来自全国各地50多家标识企业老总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